收藏 分销(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课堂PPT).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257695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6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现代史(,1949-,今)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曲折发展十年,(全面建设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新时期,今,十四大,“南方谈话”,1992,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1,年代,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工农业生产总值,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2,一、过渡时期(,19491956,),1,、含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比较,:,同:政治上,都是人民当家作主,异:经济上,所有制结构不同,3,、阶段,:,(,1,)巩固政权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2,)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19531956,),(一)、概况:,3,(二)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949-1952,),1,、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不改变所有制),2,、巩固政权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抗美援朝,(1950-1953),、,镇压反革命,(1950-1951),(建国初期三大运动),4,(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三大改造:,(,1,)背景:,1952,年底,政权巩固,,经济,恢复。,(,2,)指导方针:,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行,(,3,)法律保障:,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时间:,1953-1956,(,5,)方式:,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平改造,赎买政策(伟大创举),。,(,6,)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7,)评价:,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遗留许多问题,(过急、过快、单一)。,6,工商业:,资本主义私有制,农业,、,手工业:,个体私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改造前:,改造后:,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主要形式:,公私合营,(,方式:赎买),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7,2,、“一五”计划(,1953-1957,),(,1,),任务之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结果:,超额完成,课本,p47,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展生产力),(,2,)任务之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8,【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现实: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历史:重工业基础差,外部:苏联经验,9,根本,:“左”倾,冒进错误,(1),原因,:,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2),表现,(3),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极大破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受苏联冒进政策的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一大二公”、共产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10,“,大跃进”:,生产力,的高速度,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根源:,严重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教训,: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急于过渡,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源:,生产关系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训,:,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4),比较:经济建设“左”的错误,1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八字方针”,(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内容:,(,3,)作用:,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2,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启示二: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13,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逾地遵循,!,(一)背景:,1976-1978,徘徊时期,1,、继续坚持,“左倾”,错误,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奠定思想基础,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回归八大),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文革: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泛滥,文革:“阶级斗争为纲”,文革:两个反革命集团控制国家权力,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二)内容:,15,(三)、历史意义:,两大,转折,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体制,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三个,标志,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16,背 景,内 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17,巨变,结 果,任 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18,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含义,:,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前提,改革的内容,根本目的,19,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原因,(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地位,),材料二:,到,1978,年还有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状,),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20,(1),、地位:农业为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3),、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1,、原因,21,含义: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内容,(,2,)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22,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1950-1952,),(,1958,),(,1953-1956,),(,1978,以后,),23,长时段与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土地私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集体化,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24,2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6,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1976,年产粮,0.77,亿公斤,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4,、意义,:,27,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心环节,:,2,、开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内 容,基本任务,:,(,2,)意义:,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转移,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8,3,、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1,)原则: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2,)内 容,实行各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29,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第一阶段:经济特区(开始),1,、设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意义:特区成为“,window,”,和“,试验田,”,经济特区,“,特,”,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和,经济管理制度,。,材料:,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的谈话,1988,年海南省、,2010,、,5,新疆喀什为经济特区,30,(二)第二阶段:,14,沿海港口城市(扩大),1,、设立:,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城市,2,、意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福,(州),音,(烟),连,(云),南,(通),北,(海),,湛江到,(秦皇岛),浙江,(宁波温州)。,31,(三)第三阶段:经济开放区(进一步扩大),1,、,1985,年,开辟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2,、,1990,年,4,月,开放上海浦东,为对外开放区,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环渤海地区,3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浦东,1990,沿 海 开 放 城 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对外开放特点,图表复习法之地图,经 济 特 区,喀什,33,(二)、历史性跨越的标志,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1992),1,、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初),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关于发展问题,(,2,)意义,:,推进了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内,容:,34,2,、中 共 十 四 大(,1992,、,10,),、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内容:,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2,)意义:,35,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稳定市场,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计划经济的僵化,它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更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所有制形式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分配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吃“大锅饭”。,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否定市场及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36,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特点,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创建的国有企业,政府经营管理,国有资产,企业只是国家的生产车间。随着,国有资产的,增值和扩大,,计划经济不再适应对庞大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计划,经济必须,让位于市场经济,,让,市场经济提高,效率。,37,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80,年代的布票,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3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