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
(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 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
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晚年病目,闭门闲居。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书此又难为辞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 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D.①其人少贱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后闻常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问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悲鸣祝曰:“若见时,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①,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选自《玉壶清话》
①高虞晋叔:人名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段生以事系狱 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①乃特具车马 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①凡吴商驱车入秦者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①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①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唐语林》
① 比:并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因”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碌碌因人成事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振声激扬,伺者因此知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 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B.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C.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D.①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选自《搜神后记》
①周章:急得绕圈子。 ②周旋跬步:周围半步之内。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尔,便不相出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此狗见与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①生因暗行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境湖月
C.①以狗相与 ②眄庭柯以怡颜
D.①乃语路人云 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木八剌,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云。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①刺脔肉②,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鎞处。时一小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陨命。
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③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
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选自《南村辍耕录》
①金鎞:金钗 ②脔肉:切成块的肉 ③原:推求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置器中,起去治茶
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①乃向所失金鎞也 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已
C.①故带而去 ②单于视左右而惊
D.①而含冤以死 ②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
1、(1)D①动词,认为 ②介词,用 ③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着”“地”或不译 ④连词,因为
(2)C A动词,是;副词,于是、就 B介词,比;介词,在 C代词,那 D第三人称代词,它;第一人称代词,我。
2、(1)D和例句:代词,这; A动词,到……去 B无意义的衬字,不译 C结构助词,的
(2)A A①②都是动词,表动作、行为,可译为“写”“创作”;B①目的连词,用来②副词,才 C①疑问代词,为什么②疑问代词,什么 D①指示代词,那个②副词,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3、(1)B和例句:介词,从; A介词,比 C介词,表被动 D介词,对于
(2)D 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 B①连词,于是、就②动词,是 C①助词,相当于“……的”或“……的人”②助词,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 D①②介词,替。
4、(1)C和例句:介词,表依据,可译为“凭借”“依靠”; A连词,于是、就 B介词,趁机 D介词,因为。
(2)B A①介词,凭借、依靠②助词,表范围; B①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介词,“为”+“所”+动词,表被动②介词,为了 D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连词,表修饰。
5、(1)B和例句:假设关系连词,如果; A代词,你 C动词,像 D“若”与“夫”连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此处可译为“像那”。
(2)D A①动词,给 ②动词,结交、亲附; B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根据
C①介词,把②目的连词,可译为“用来” D①②副词,于是。
6、(1)A和例句:副词,暂且; B连词,即使 C连词,而且 D连词,尚且。
(2)C A①代词,指这件事 ②兼词,在那里; B①动词,是②副词,才
C①②连词,并且D①连词,表修饰②目的连词,译为“用来”。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译文
1、参考译文:
太祖有一次在后园里打鸟雀,有几个大臣说有急事求见。太祖立刻召见他们,他们所奏报的都是寻常的事而已。皇上大怒,责问他们(说有急事的)原因,一个大臣回答:我认为平常的事也还比打鸟雀要紧急些。皇上更加恼怒,用长柄斧子的柄打他的嘴,打落两颗牙齿。他慢慢的弯下身子拾起牙齿放在怀里。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放在怀里是想控告我吗?大臣回答道:我不能控告陛下,不过自然有史官写下这件事。太祖转而明白。高兴起来,赐给他金银绵帛作为慰劳。
2、参考译文:
胡旦,写文章文思敏捷文笔华丽,当时很被人推重。晚年眼睛有病,在家闲住。一天,国史实录院的人共同商议为一个高官写传记。这个人年青的时候地位低贱,曾经做过杀猪的工作,写史的官员们认为隐讳这个情况就不是如实记录;但写下来又难于措辞。于是一起去见胡旦。胡旦说:“为什么不说:‘这个人曾经拿着刀割肉,表示自己有宰割天下的志向?’”没有人不惊叹佩服。
3、参考译文:
有一姓段的大商人,养一只鹦鹉,它十分聪明,不仅能朗诵《陇客诗》和李白《宫词》,还能在客人来时,呼唤仆人上茶,寒暄问安。主人爱惜它,特别的宠爱它。有一天,段生因为一些事情被捕入狱,半年才获得释放。一到家,段生便走到笼子旁边对鹦鹉说:“我在狱中半年无法出来,朝夕所想的只是你,你安好吗?家人没有忘记喂你吧?”鹦鹉回答:“你在狱中几个月就忍受不了,比得上鹦哥我被关在笼子里这么久了?” 那个商人这话感动得泣不成声,于是答应它说:“我要亲自送你回去。”于是段生特备车马,将鹦鹉携带到秦陇,揭开笼子,一边哭,一边祈祝:“你可以归巢了,好自随意吧。”然而,这只鹦鹉整羽徘徊,好象不忍离去。后终飞走,后来听说它将巢筑于官道陇树的枝头,凡驱车入秦的吴地商人,这只鹦鹉必鸣叫着到巢外问:“客人回乡,见我段二郎否?”然后悲哀地祝愿说:“若见到时,请代我说鹦哥非常想念二郎。”
我从高虞晋叔那里知道这件事,这件事情发生在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4、参考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 “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可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