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学生有了前面几篇新闻的学习基础,所以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学生课后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二、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重点、难点
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2、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3、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走入太空第一人,登月第一人,中国飞天第一人,引出课题《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二.文本感知
你认为杨利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新闻速写:
新闻速写也称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消息文体。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更生动,又比通讯更简略。
1.放声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a.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b.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c.用一大段话说或几小段话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2.这是一篇报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作者却只写了一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杨利伟奉命出征送行的场面
3.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
他们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出人命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出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三.合作探究
知识补充:
场面描写
是指描写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若干人物之间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应的行动,由此而构成的生活画面。
场面描写对揭示背景,表现主题,发展情节,刻画人物都有重要作用。
1.课文记叙场面是又突出写主要人物的活动。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杨利伟奉命出征送行的场面
杨利伟走出问天阁
杨利伟受命
杨利伟踏上征程
2.写人物主要从细微处入手,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要求的优秀航天员?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语句,并对其进行分析。
“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了杨利伟的沉着老练和极为优秀的心理素质,更表现了他承担这样一个光荣任务的自豪和对圆满完成任务的自信。
申请出征的“报告”,干净利落,斩钉截铁,刚劲有力,不可阻挡。
“标准的军礼”,不仅表现了杨利伟优秀的军人素质,也表达了中国宇航员征服太空的无声誓言和永不动摇的决心。
“激动地”“握手拥抱”和“不停地”“挥手致意”中,融会着千言万语,交织着丰富的感情,有为自己、为战友、为民族共同的梦想就要实现的无比高兴,有对人民和战友的信任的感激,有绝不辜负战友和人民重托的决心。
对五星红旗的“深情”“注视”,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对祖国行注目礼,他用自己的目光传达着决不让祖国失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的誓言。
果断的“转身”动作,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他用这个动作在向太空宣告:我来了!中国人来了!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就在送行的人群里,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话是什么?
2、现在杨利伟已经圆满完成了飞天任务,顺利返航。如果你有机会采访他,你打算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记者采访:
1.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和运行过程中,你都干了些什么,感觉怎样?
2.从昨天到今天,从默默无闻到轰轰烈烈,21小时之间你的人生发生了重要变化,你有什么感受吗?
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们中国将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五.学习感悟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
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珠,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