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动机原理知识点.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25273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27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原理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动机原理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发动机的定义。 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气体膨胀做功将其转化 为机械能输出的机械设备。 2. 发动机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 ①20世纪70年代之前(提高生产力) 目标:追求良好的动力性能。 措施:提高压缩比,提高转速。 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最大爬坡能力。三个指标均取决于发动机及其 它动力装置。 ②20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 目标:追求良好的经济性能。 措施:降低油耗、增大升功率、减轻比重量。 指标:百公里油耗。 ③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污染) 目标:追求良好的环保性能。主要解决排放与噪声问题。 3. 常规汽车能源和新型替代能源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①汽油机:汽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由火花塞点燃。 ②柴油机:柴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自行着火燃烧。 ③天然气发动机LNG ④液化石油气发动机LPG ⑤酒精发动机 ⑥双燃料、多燃料发动机 4. 热力系统基本概念; 在热力学中,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构成一个热力系统。 系统以外的一切物质,称为外界,热力系统和外界的分界面,称为界面。 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当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的形式 发生了变化—能量守衡。吸收的能量-散失的能量=储存能量的变化量 6. 理想气体的四个基本热力过程; ①定容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容积(比容)保持不变的过程。 ②定压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压力保持不变。 ③定温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 ④绝热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的传递 7. 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进气过程、 压缩过程、 燃烧过程、 膨胀过程、排气过程 8. 发动机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的简化条件; ①忽略进、排气过程(r-a,b-r), 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 ②压缩、膨胀过程 (复杂的多变过程) 简化为绝热过程; ③把燃料燃烧加热燃气的过程简化成工质从高温热源的吸热过程,分为定容 加热过程(c~z’)和定压加热过程(z’~z); ④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9. 发动机的三种理论循环及其特点; 定容加热循环:加热过程在等容条件下很快完成,热效率仅与压缩比有关 , 热效率最高。 定压加热循环:加热过程在等压条件下缓慢完成,负荷的增加使得热效率下 降 。 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10. 为什么发动机(汽\柴)的压缩比不宜过高? 若压缩比定得过高,汽油机将会产生爆燃、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的现象。 对于柴油机,过高的压缩比将使压缩终了的气缸容积变得很小,对制造工艺 的要求极为苛刻,燃烧室设计的难度增加,也不利于燃烧的高效进行。 11. 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分别有哪些? 指示指标:从示功图测量计算得出的。 动力性指标—平均指示压力pi 经济性指标—指示热效率ηi 、指示燃油消耗率bi 有效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础的性能指标 动力性指标—有效功、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 12. 为什么说柴油机的热效率高于汽油机? 效燃油消耗率be和有效热效率ηet 柴油机:218~285 [ g/kw·h ]0.30~0.40 汽油机:285~380 [ g/kw·h ]0.20~0.30 13. 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倒拖法、灭缸法; 试验时,发动机与电力测功器相连,当发动机以给定工况稳定运行,冷却水、 机油温度到达正常数值时,切断对发动机的供油(柴油机)或停止点火(汽 油机),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给定转速倒拖发动机,并且维 持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不变,这样测得的倒拖功率即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机 械损失功率 当发动机调整到以给定工况稳定运转后,先测出整个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之 后,在柴油机油门拉杆或齿条位置、或汽油机节气门开度固定不动的情况下, 停止向某一汽缸供油或点火,使发动机恢复到原来的转速,重新测定剩余几 个汽缸的有效功率。 14. 有效转矩、升功率、燃油消耗率、有效热效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有效转矩: 升功率:燃油消耗率: 有效热效率: 15. 增压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增加充气量,可以提升发动机动力(提高功率,增大扭矩)和燃油经济 性,同时减少发动机有害废气排放量。 16. 高增压系统为什么必须加装中冷器? 空气因压缩、废气加热而升温。对柴油机中引起增压条件下进气密度减小, 功率下降。汽油机除了功率下降外,最主要的是爆燃倾向增加。 17. 机械增压和废气涡轮增压各有何优缺点? 机械增压优点:转子的速度与发动机转速是相对应的,所以没有滞后或超 前,动力输出更为流畅。 缺点:由于它要消耗部分引擎动力,会导致增压 效率不高。 废气涡轮增压:优点:不直接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增压效率高于 机械增压。 缺点:在低转速时,废气流量小,涡轮增压器没有介入,同时废气排出不畅 (泵气损失),发动机扭力输出较弱;加大油门后一般需要等片刻,稍后发 动机会有惊人的动力爆发。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涡轮迟 滞。 18. 增压系统如何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机械增压:直接利用发动机曲轴带动压气机,增压效率不高;低转速时扭力输 出大,但是高转速时功率输出有限。 废气涡轮增压:由发动机废气驱动压气机,增压效率较高;低转速时力不从心, 但高转速时功率输出强大。 复合增压:克服了前两种增压方式各自的缺陷, 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 耗率低、噪声小,但结构复杂。 19. 简述换气过程; ①膨胀过程后期,活塞到达下止点之前,排气门开启,高压废气从气缸排出, 气缸压力迅速下降,直到排气上止点后的某一位置排气门关闭。 ②在排气上止点之前,进气门打开,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气门叠开。 ③进气门开启后,新鲜充量流入气缸,直到进气下止点后的某一位置进气门 关闭为止。进、排气门提前开启,推迟关闭,存在气门叠开。 20. 何谓排气提前角?排气为什么要提前? 从排气门开启到活塞行至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一般为30º~80º曲轴转 角。 排气门提前开启的原因:①换气效率-气门开启的速度有限,流通截面积不 能瞬间达到最大。②有效功-为了减少活塞回程时有效功的消耗。 21. 何谓扫气,简述扫气的作用; 残余废气越少,可以吸入的新鲜充量越多,充气效率越高—扫气。 22. 进气迟闭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在压缩行程开始时,利用气缸内的压力暂低于大气或环境压力,靠进气 气流的惯性使新鲜气体或可燃混合气仍可能继续进入气缸。 23. 试分析排气提前角对换气损失的影响? 随着排气提前角的增大,膨胀损失增加,而推出损失功减小,因此,最有利 的排气提前角,应当是使两者之和(W+Y)为最小。 24.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进气终了的压力,降低进气终了的温度,减少残余废气,降低转速 25. 如何理解汽油机的负荷调节属于“量调节”,而柴油机的负荷调节属于“质调节”? 汽油机的负荷是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来调整的,这样相应地改变了进入 气缸的混合气的数量,而混合气的浓度变化不大,故称为“量调节”。 柴油机的负荷是通过改变循环的供油量来调节的,而循环的进气量并不变, 所以工质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因而称为“质调节”。 26. 为什么要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低速时,较小的进气迟闭角及较小的气门升程,防止新鲜充量向进气系统的 倒流,增加转矩,提高燃油经济性;高速时,最大的气门升程和进气门迟闭 角,以减小流动阻力,利用惯性进气提高充气效率,满足动力性要求。 27. 本田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控系统 (VTEC)结构原理。 低速工作时:控制油路压力较低,锁定销没有将两侧摇臂与中间摇臂锁定:高 速凸轮驱动中间摇臂,对气门不起作用;低速凸轮单独驱动两侧 摇臂控制气门。气门开启时间较短, 气门升程较小,适合低速需 求。 高速工作时:控制油路压力升高,锁定销右移将两侧摇臂与中间摇臂锁定, 高速凸轮驱动中间摇臂带动两侧摇臂控制气门—三个摇臂都被 高速凸轮驱动。气门开启时间较长, 升程较大,适合高速需求。 28. 简述汽油机的三种供油方式: 缸内直接喷:射燃油直接向缸内喷射,混合气在缸内形成 进气管内喷射单点喷射:大喷咀位于节气门之前原来化油器的位置,各缸共 用一个喷油器。存在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用于部分小排量汽油机, 趋于淘汰。 进气管内喷射多点喷射:多点喷射系统中,每缸有一个喷油器。喷油器通过 绝缘垫圈安装在进气歧管或进气道附近的缸盖上。各缸喷射均匀,但结构复 杂, 成本高。 29. 对燃烧过程的要求是什么? ①完全:燃烧完全,才能充分利用燃油的热能 ,同时减少排出废气中的有 害物含量。 ②及时:在上止点附近(上止点后12°~15°CA)燃烧完毕,循环功最多。 ③正常:正常燃烧,才能保证发动机稳定、可靠的工作。 30. 画出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展开示功图,简述各个时期的进程。 Ⅰ着火延迟期(滞燃期) Ⅱ明显燃烧期 Ⅲ补燃期(后燃期) 31. 点火为什么要提前? 混合气从点燃、燃烧到烧完有一个时间过程,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作用就是在 各种不同工况下使气体膨胀趋势最大段处于活塞做功下降行程。这样效率最 高,振动最小,温升最低。 3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 压缩比过高会引起爆震 33. 什么是爆震燃烧?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在火焰前锋到达之前,末端混合气的自燃。 2)点火角过于提前,发动机过度积碳,发动机温度过高,空燃比不正确,燃 油辛烷值过低 3)预防措施:①推迟点火;②缩短火焰传播距离;③冷却混合气;④采用分 层燃烧或稀薄燃烧。 34. 什么是表面点火? 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 35. 冷却液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如何? 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使燃烧室壁面过热,爆燃及表面点火倾向增加。同时进 入气缸的混合气温度升高,密度下降,充量减小,使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 下降。 冷却液温度过低时:燃烧不良易形成积炭;不完全燃烧现象严重,使排污增 多。同时循环散热量增多,发动机热效率降低,功率下降,耗油率增加;润 滑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差,润滑效果变差,摩擦损失及机件磨损加剧。 36. 什么是分层燃烧?它对汽油机的性能有何影响? 火花塞附近混合气较浓,保证可靠点燃;其余部分混合气较稀,经济性好。 优点:①可采用更高的压缩比和燃用更稀的混合气,因此循环热效率较高。 ②汽油机功率由变量调节改为变质调节,可大大降低在低负荷时由于节气门 节流而引起的泵气损失,提高低负荷时的经济性。 ③火焰温度有所降低,有利于减少热损失和热分解,显著降低排气中有害成 分含量。 ④汽油机在稀混合气下工作时,其末端气体不易产生爆燃。 37. GDI区别于普通发动机的三个技术手段是什么? 立式吸气口,弯曲顶面活塞,高压旋转喷射器 38. 简述GDI的两步喷射过程。 ①在进气冲程中喷射少量汽油,燃油首先进入缸内下部,随后在缸内 均匀分布,形成稀混合气.同时降低缸内温度,适应高压缩比; ②在压缩冲程后期喷射汽油,浓混合气在缸内上部聚集在火花塞四周, 形成上浓下稀的层状混合气形态,实现分层燃烧。 39. TSI的含义是什么? 双增压+分层燃烧+喷射 40. 简述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个基本方式和特点。 混合气形成特点: ①缸内进行: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由喷射系统直接喷入燃烧室内。 ②混合时间短:难以形成均匀的混合气,燃烧室内的工质成分随时间和地点 而变化。 ③采用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柴油本身粘度大,蒸发性不好。 ④混合气在高温、高压下多点自燃着火燃烧,且混合过程、着火过程和燃烧 过程共存。 混合气形成的基本方式:①空间雾化混合②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41. 影响混合气形成过程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燃料的喷雾、空气运动、燃烧室的结构 42. 什么叫供油提前角和喷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向汽缸内供油时,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喷油时,活塞距离上止点的曲轴转角。 43. 简述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现象。 ①二次喷射:主喷射结束针阀落座后,在高压油管内压力波反射作用下,针 阀再次升起进行喷油的现象。 ②滴油:在正常喷射结束后,如断油不干脆,仍有少量柴油滴出。 ③断续喷射:进入喷油嘴燃油量不稳定,压力波动引起。 ④不规则喷射和隔次喷射:低速(怠速)时,油压不足,压不开针阀。下一 循环时油压聚足,压开针阀喷射。致使怠速运转不稳定。 44. 简述柴油机燃烧室的分类。 分隔式:涡流室式,预燃室式 直接喷射式:开式,半开式 45.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着火延迟期,急燃期,缓燃期,后燃期 46. 电控高压共轨(HPCR)燃油喷射系统如何克服了常规燃油喷射的缺陷? ①HPCR能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 ②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管,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 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 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③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喷油量大小取决于共轨管内的压力 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47. 概念(及其变化规律):发动机的特性、负荷特性、后备功率、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外特性、万有特性。 ①发动机的特性:指发动机性能参数随参数调整情况或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 ②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的变化关系。 ③后备功率:发动机在某车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与部分负荷时的功率之 差 ④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在油量调节机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要性能 指标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 ⑤外特性:当油量控制机构在最大位置时,测得的特性为全负荷速度特性 ⑥万有特性: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内燃机各种性能参数在全工况范围内的变 化关系的特性称为万有特性。 48. 发动机的三类典型工况分别是什么? ①恒速工况:发动机的功率变化时,转速几乎保持不变。 ②螺旋桨工况:内燃机的功率与转速接近于幂函数关系。 ③车用工况:功率与转速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49. 综合分析,为什么柴油机比汽油机的经济性好? ①柴油机比汽油机be低, 且曲线平缓。②汽油机排温比柴油机高 50. 发动机与汽车的经济性分别用什么来衡量? 汽车的经济性:行驶百公里消耗的燃油数。 发动机的经济性: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