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清政府腐败无能不能救国
B.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C.李鸿章是革命先驱的代表
2.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大规模对日作战
B.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中正面战场上发动的大规模作战
C.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3.“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说明( )。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C.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4.下图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天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5.辛亥革命后,1912年革命党人建立了临时政府。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中央临时政府建立在南京
6.一首纪念某重大事件的诗歌写道:“美帝侵朝霸亚洲,敌锋已到绿江头。口口口口倡正义,雄师百万复开州。”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中的是 ( )。
A.辛亥革命
B.抗美援朝
C.国共合作
7.在家庭生活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
A.勇于承担家庭责任
B.同商议,共承担
C.爸爸是一家之主,他说了算
8.1911年4月27日,领导广州起义是( )。
A.孙中山
B.黄兴
C.林觉民
D.喻培伦
9.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应该( )。
A.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
B.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
C.随心所欲,满足自己
10.1980年,中央设立了多少个经济特区?(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
1.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 ),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 ),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 )的意义。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 )。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家人的( )、( )相对丰富,我们与他们在( )、( )、( )、行为方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4.家风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5.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 )、心中有( )、心中有( )。
6.主动与家人( ),能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
7.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应该( )。
8.( )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 ),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
9.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 )正式爆发。
10.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 )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 )体系,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公园中的长椅没有人坐,我可以站在上面又蹦又跳。( )
2.我们自己的小卧室构成我们的私人生活空间。( )
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参加了开国大典。( )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的是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5.香港的回归,宣告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 )
6.面对家庭矛盾,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
7.在沟通时,遇到父母不同意的事情,小芳用吵闹来解决。( )
8.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9.在闭关自守的清朝时期,林则徐曾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四洲志》,说明他有放眼世界的思想。( )
10.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将公共标志和它设置的目的、出现的场所连起来。
保证安全 保持安静 指示方向 提示排队 保护文物
加油站 图书馆 影剧院 公交站台 博物馆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填一填。
想一想,这个表格的内容说明了什么?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六.简答题(共5题,共40分)
1.近代清朝时期鸦片带来了哪些危害?
2.改革创新的实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3.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4.社区是我们美好的家园,有人说: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环境做贡献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小学生做不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建议?(请列举4条)
5.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很多普通人和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为打赢这场战争默默地无私奉献,请你列举2个人物或事例。
七.辨析题(共1题,共4分)
1.雯雯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雯雯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雯雯的这一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韦唯一曲《爱的奉献》,脍炙人口,至今流传。其实《爱的奉献》并不是在春节晚会上演唱的,而是当年春节前的一台节目中,韦唯唱给一位身患重病的女青年。那充满情感的歌声让不少在场观众流下了同情的热泪。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美好的生活需要奉献精神,请用身边事例讲述一个自己或周围人奉献故事,并说说做出奉献后的感受。
2.读下面的故事,谈一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十分好学,但家境贫寒,靠种田为生。村子里有一家人,三番五次地把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食庄稼。朱冲多次带上草料,连同啃食他家庄稼的牛,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主人很惭愧,再也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
九.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优秀家风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1)请写一写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
(2)中国优秀家风中蕴含着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少写出三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B
6.B
7.C
8.A
9.A
10.B
二.填空题
1.丰富多彩;需求;人生
2.力量
3.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
4.社会风气
5.他人;集体;国家
6.沟通
7.行注目礼,默唱国歌。
8.家风;风尚;家庭文化
9.鸦片战争
10.经济;工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
说明李晓欣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她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就会造成原本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有点紧张。
六.简答题
1.①国库空虚,大量白银外流②官员百姓身心俱损③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2.改革创新的实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
3.要懂得珍惜,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从自己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这种说法不对。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们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
(1)探访社区老人、陪老人聊天等。
(2)清除社区墙壁上的广告。
(3)捡拾社区草坪里的垃圾。
(4)浇浇花草。
5.①武汉市民沈子龙和他的朋友们组建了一个志愿者群,每日为医护人员送餐。
②沈杰41天逆行为武汉3000名医护人员义务理发。(答案不唯一)
七.辨析题
1.答雯雯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文明有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公共意识。 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的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八.材料题
1.我看到我家附近环卫工人很辛苦,就去买了一些矿泉水,送给了那些环卫工人。那些环卫工人笑着说了声“谢谢”,我看着他们高兴的笑脸,心里暖融融的,我感觉到帮助别人很快乐,我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九.综合题
1.(1)勤俭持家,相互尊重;(2)爱国、敬业、奉献、公平、正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