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23416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竹山县实验小学 华 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靠模仿与记忆,实践证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但是在实践与探索中,我发现很多小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而且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学生仍然关注的是“我怎么样。”而

2、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寻求有效的途径。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是形式化的。那么,如何才能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一、注重学习小组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合作技巧。许多合作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培养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在培养学习小组时,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分阶段培养学习

3、小组的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同时注意让学生轮流当组长。2、“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会很兴奋,开始“乱说”起来。究其故,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组间不同质。因此,我认为在组建3人以上(含3人)的多人小组时,“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

4、分组原则较为科学。3、 组员编号原则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5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和组内分工不同。比如,在组内组织能力强的都编为1号,动手能力强的编为2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编为3号,思维敏捷的都编为4号,善于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编为5号。让孩子们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在小组内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激励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教师要因势利导,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

5、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二、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以下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1、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内容。2、开放性内容,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拓展思维空间的内容。3、选择有探究性的内容,可激发合作欲望。4、选择有层次的内容,可以扩大参与面。以上这些内容可以兼顾所有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选择有挑战性的内容,适度挑

6、战性的内容,是学生产生学习激情的最好的“催化剂”,难度要控制在“跳一跳就可以摘果吃”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会努力的去摘。来之不易才难忘,太难太易都会打消一个人的积极性。所以说,选择恰当的内容才是合作学习中成功的关键。三、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恰到好处的点拨释疑是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教师应对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包括合作前的准备、合作中的参与、合作后的汇报几个环节。首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有一定的组织准备,如教师应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展开,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等,并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

7、起来,为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二,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学习团体中的一员,观察合作小组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干什么,有什么不理解,他们在合作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讨论无序或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第三,在合作后的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虚心倾听伙伴的发言,尤其要认真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意见,善于吸取其合理的部分,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展示交流环节若有学生未达及的知识领域和未领悟出知识点,教师应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释疑,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其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只有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让孩子们擦出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潜能。如果是只是简单的把“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小组合坐学习”,那只会方便学生上课交谈,差生坐享其成。成为最为失败的课堂。目前我们正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走出误区不是难事。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线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新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