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策划书
姓名:莫珊珊 班级:新二 学号:09060215
江苏两起醉驾致死案判决结果差别巨大引争议
——采访两起醉驾致死案及其判决结果的策划书
一.采访背景:
日前,江苏淮安、南通两地法院分别对两起“醉驾”致人死亡案作出判决。
淮安市民杜军(化名)酒后“醉驾”致三死一伤,淮安市楚州区法院判决被告人有期徒7年;
南通市民陆毅(化名)酒后“醉驾”致一人死亡,南通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无期徒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之一,就是同样的犯罪行为应受到相同的处罚,但在已发生的“醉驾”致人死亡案件中,同样的犯罪却有着不同的判决。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就“规范量刑”发出通知,这是维护公平公正、司法统一、法律尊严的重要之举。
二.采访目的、意义、目标:
本次采访通过采访了解这两起事故的发生原委、 解决过程,由此分析判决结果的依据,即:如何界定“醉驾”的量刑标准。意义上在于通过分析出判决结果迥异的原因从而使人们正确认识交通肇事的处罚标准,警示人们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正确认识自身行为,任何时候不要有侥幸心理,该承担责任时便承担起责任,逃避只会葬送自己的幸福,希望每个人都要在法律的准绳内控制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实现和谐社会。
三.采访资源需要
人力资源两名,物力资源: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笔,录音机一部,照像机一部;财力资源:车费
四.采访对象
目击者,民警,律师,当事人(司机),普通市民,法院方面,法学专业人士
五.采访开展(2010-11-26----)
(一)问题设置:对目击者:1.请问事故发生时你在做什么,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受害人主要是谁?事故发生后,司机是怎样处理的?
对民警 :1.你们是在现场将他带走的,还是后来经过追捕?
2.他们的酒精浓度是多少
3.他认罪态度怎样?
4.肇事者有没有履行将伤者送往医院的责任?
5.有没有表现的很被动?
6.对受害人的赔偿是怎样的?
对律师:1.你认为杜军酒后“醉驾”致三死一伤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陆毅酒后“醉驾”致一人死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依据是什么么?
对司机:你服从这样的判决吗?准备上诉吗?对发生这样的事有没有后悔?
对普通市民:你们是如何看待、认识这两起事故的判决的,认为合理吗?
对法院方面:这样的判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很多人认为肇事结果大不一样就应该有相应的处罚,请问为什么判决结果有这么大的差异?你们是怎样界定“醉驾”量刑标准的?
对专业人士:对这样的判刑,您是怎么看待的?
(二)链接材料 了解怎样算酒后驾车, 搜集各地的一些酒后“醉驾”判决案例。交通法律知识。
(三)从以上材料分析界定酒后“醉驾”量刑标准
六.采访总结 进行采访总结。根据采访得来的资料,编排、整理、成文。
七.采访操作人员:莫珊珊
八.新闻体裁:解释性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