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黄运刚
一、 教学目标:
1、 明确中考说明对该考点的要求,掌握考查的具体内容;
2、 掌握识记与理解的方法――平时积累。
二、 教学重点:
考点积累的方法掌握。
三、 教学难点:
课堂积累与平时积累的结合,摒弃死记硬背。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简单的导入语引入“名著导读”的内容;(PPT1)
2、 中考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了解主要内容、人
物形象及其主要情节。(PPT2)
3、 技巧点拨:①明确范围,重视文本。范围,不仅是指篇目范围,
还包括考查的具体内容(如“基本常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文本指的是节选名著的课文和课本上的名著导读知识。②精心梳理,构建网络。中外名著的掌握应该以“时间线索”“人物作品”两大类梳理。在时间轴上横向拓展,纵横交织。③比较异同,加强理解。是加强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知识识记与理解的好方法。把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在比较中找出不同点,有利于识记和理解。(PPT3)
4、 课堂积累引导:
① 《智取生辰纲》或《好汉歌》引出《水浒传》(PPT4)
② 《杨修之死》或《出师表》引出《三国演义》(PPT5)
③ 《敢问路在何方》引出《西游记》(PPT5)
④《香菱学诗》或《枉凝眉》引出《红楼梦》。(PPT5)
5、 考点延伸:(PPT6)(PPT7)
3、《西游记》吴承恩 明
4、《红楼梦》曹雪芹 清
2、《三国演义》罗贯中 元末明初
1、《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名著导读
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