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玩开心农场——图像色彩的处理》任务设计
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 胡凌燕
【教学内容】
《玩开心农场——图像色彩的处理》
【内容解析】
l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
b) 学会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
c) 学会设置色彩属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 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b)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Photoshop的兴趣。
l 教学重点:
1、学会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
2、学会调整色相、饱和度、明度
l 教学难点:
1、区分饱和度、明度
2、合理调整色相、饱和度、明度
【教学策略】
厨师选材讲新鲜,装修选材讲环保,那么我们教学选材讲什么?图像色彩处理中选择合适的参数是比较难处理的一个环节,单纯的讲解或者通过课本教材中“玉兰花”图片的调整,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能让学生做到“事半功倍”,让听课者“过目不忘”,让课堂氛围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我大胆地选取了“QQ开心农场”这个主题。通过展示学校“开心农场”的一些失真农作物图片,来激发学生调节图片色彩的欲望。从而顺利地引出本课的几个教学任务:先是通过调节色彩的属性,帮一幅幅色彩失真的农作物恢复自然,然后把这些农作物“种”到开心农场,最后添加告示牌的操作,既拓展了文本工具使用的知识点,又美化了作品。在课堂上贯穿着探究、协作等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作品。通过“玩开心农场”,即让学生过了一回游戏瘾,又在操作中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任务范例
《玩开心农场》
推荐人 胡凌燕
适用范围 八年级学生
【任务素材】
【任务描述】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色彩魔术——图像色彩的处理》一课的学习目标内容进行改编,考虑不同层次学生情况,以模仿玩“QQ开心农场”为主线,阶梯性编排学习任务。
l 任务一:改善农作物的视觉效果
通过展示学校“开心农场”失真农作物的图片来引出调整图片的任务;完成图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设置,以此来改善农作物的视觉效果。
l 任务二:将农作物 “种”到开心农场
将任务一中调整后的图片作为素材,转移到开心农场里。在图片组合的时候用到(图片缩放、旋转、扭曲、移动)等知识点的操作。即温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又为拓展任务中添加告示牌作铺垫。
l 拓展任务:美化开心农场
通过展示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提示学生添加告示牌来美化开心农场。在告示牌中添加文本任务的设置,为第七课《画龙点睛——文本编辑》埋下伏笔。(范例作品如图1)
(图1:玩开心农场范例)
【任务设置】
本课要求学生会设置图像的色彩属性。共设置2个基础任务和1个拓展任务,逐步呈现如下:改善农作物的视觉效果——将农作物种到开心农场——美化开心农场
【任务解析】
l 任务一:改善农作物的视觉效果
要求:通过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属性(包括色相、饱和度、明度)来改善图片画面暗淡、颜色失真的现象。
任务实施辅助方式:实物展示 ,学生自主探究
操作步骤:(以修改失真胡萝卜图片为例)
(1)在Photoshop中打开“失真胡萝卜.psd”(如图2)
(2)在菜单栏依次选择 “图像—— 调整”,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
(3)拖动滑块或修改数值,直到满意
(4)调整了“胡萝卜”的亮度和对比度后(如图片2),颜色还是比较怪异。教师引导学生调节图片的色彩属性。
(5)参考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方法,调整图片的色彩属性。
(6)在菜单栏依次选择 “图像—— 调整”,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7)拖动色相滑块,直到胡萝卜呈现橘色(如图2);
(8)调整色彩饱和度和明度。
(9)用相同的方式,调整素材库中其它不符合“标准”的图片。
本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师可提醒学生查看教科书的操作提示,对图片的颜色进行多次调节,直到满意为止。
实现目标:调节图片的亮度、对比度,设置图片的色彩属性,选择合理的参数。
设计意图:从黑、暗的胡萝卜引出调节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初步调节后,发现图片颜色还是不正常,引导学生调节图片的色彩属性,来改善图片的视觉效果。由于在设置图像色彩属性中,选择合理的参数是个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所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为素材。因为农作物的颜色学生都很熟悉,所以对色彩的参数也很容易把握。学生都能快速地找到合适的颜色,为后续的任务展开提供便捷。
失真的胡萝卜
初步调节后的胡萝卜
再次调节后的胡萝卜
(图2)
l 任务二:将农作物 “种”到“开心农场”(各种农作物,可以“种”出不同的作品)
要求:将调节好色彩的农作物转移到开心农场,完成一幅丰收图。
任务实施辅助方式:学生探索实践、演示,教师演示点拨
操作步骤:
(1)将调整好的胡萝卜拖拽到开心农场,发现图片太大。
(2)将胡萝卜通过缩小之后,再拖放到开心农场的农田里。
(3)(另一种方法)将调整好的胡萝卜拖拽到开心农场,发现图片太大。
(4)用“编辑”—“变换”—“缩放”进行缩小。
(5)将其他农作物也转移到开心农场,完成一幅幅漂亮的丰收图。(过程图如图3)
实现目标:学会合理的组合多幅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调节好色彩的农作物分别一个一个拖拽到开心农场中,在开心农场的情景逼迫下,让学生自我摸索与尝试来复习缩放、自由变换等前面学过的编辑工具,而且在玩开心农场的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让学生演示不同的缩放方法。
(图3:组合后的图片)
l 拓展任务:美化开心农场
要求:学会在 开心农场中增加告示牌,并添加文字效果。
任务实施辅助方式:直接出示任务
操作步骤:
(1)打开告示牌素材。
(2)通过文本工具添加文字。
(3)修改字体属性,如字体、大小等。
(4)展示作品,分析总结。
实现目标: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设计意图:通过添加告示牌为例,然后引导学生把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通过工具栏中文本编辑工具“T”来添加告示牌文字,引导学生添加文字后,设置文字属性,如:字体大小、颜色等。完成本任务时,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文字编辑效果,如尝试编辑“变形文字”等。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请同学上台演示或者教师讲解,加深理解。
(图4:学生综合作品)
【任务评价】
通过展示作品,来分析总结本节课学生收获的知识,以此来反思任务的设计是否合理。
操作步骤: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用到的功能,并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工具和操作步骤。提示学生把作品分别保存为PSD格式和JPG格式的文件,上交作品。
自我能力等级达成评价表1
评价内容
获得星数
1. 能调节亮度、对比度。
2. 能调整图像的色相、饱和度、明度。
3. 能使画面整体色彩协调、美观。
4. 能通过“编辑”—“变换”—“缩放”调整图像大小。
5. 能利用文字工具,给告示牌添加合适的文字标题,增强图像内涵性。
自我能力等级达成评价表2
能力等级
等级标准
优
已经完全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并完成了作品,作品获得同学好评。
良
基本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基本完成了作品,作品效果还要改进一点点。
合格
初步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偶尔需要他人帮助,作品部分完成。
有点差
很多操作技能需要别人帮助,作品只完成一点点。
【任务启示】
本教学以图像色彩处理为背景,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那么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又该怎样操作?下面是我在有效教学设计中得出的一些方法总结:
一、任务要有合理性:
“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这句话说的真好,教学设计能否达到有效实施,与所设计的任务息息相关。合理的任务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配合自然、贴切,能明确指向相应的知识。如选用蔬菜水果作为调整图像的素材,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二来学生可以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食物的真正颜色,为突破本课难点埋下伏笔。
二、任务要有层递性:
学生对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呢?我们的学生分层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要为我们学生量身定做,考虑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差异设置有梯度的教学任务,能够自然、贴切地让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掌握本次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而不是以技术为终极目标。
三、 拓展要有过渡性:
一堂好的信息课,既要用到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又要为下一课的教学做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在有些一星期开设一节信息课的学校,学生已淡忘上节课的操作,又要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脱节”的知识体系。所以,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后练习来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