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人教版八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1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差不多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峻的人口问题,从而明白得我国实行打算生育这一差不多国策的必要性;
2.我国人口分布的差不多特点
【教学难点】
1.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课前预备】
1.分组:将班级按4—6人分为一组,预备课堂讨论、分析资料、参与课堂活动等工作。
2.教师预备有关资料:1949年、1982年、1990年、1997年、2000年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总人数的详细资料;有关打算生育国策的内容和相关文件;近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数量和经济(物质方面)增长的总量和人均增长的比较;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资料;我国闻名人口学家的有关资料等等。
3.教学演示平台,电脑、软件等。
【教学设计】
1.由教师和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知识提出需要讨论的相关的问题,由学生利用有关资料,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和意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2.教师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借鉴;
3.就课文中提到的一些活动,进行分析、讨论,还能够就老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等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把握本节内容的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的行政区划的知识,明白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比如,北京确实是其中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在户口所在地的最高一级单位上,我们都填写“北京市”,对外地人来说,我们差不多上北京人,那么,假如我们出国了,别人问是哪里人,你如何样回答?(学生群答:中国人。)
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因此应该对我们国家人口的差不多情形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板书: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有的同学可能明白,我们国家在2000年进行了一次全国的人口普查,谁明白这是第几次全国人口普查呢?
(学生答:第五次)
这次人口普查的目的之一确实是要统计一下我国现在的人口总数。有谁明白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吗?
(学生回答:12.95亿)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2.95亿的人口是一个什么概念,多到什么程度。
第一,与全世界人口进行比较,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1%,也确实是说,世界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其次,假如可能的话,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围绕地球赤道40多圈。
另外,在世界上被称为人口大国的前五位国家中,除印度外,其他国家人口与中国相差悬殊,请大伙儿看世界要紧人口大国的排名图示(教师预备资料: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人口众多,能够称为人口的“超级大国”,不愧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我国人口如此之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的进展和资源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阻碍呢呢?请大伙儿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来讨论那个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请各组的代表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
(学生代表发言:略)
大伙儿的发言都不错,对人口的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问题分析得比较准确,那个地点,老师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请大伙儿参考:
在我国,由于人口过多,给我国的经济进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利的阻碍,给国家的进展带来了庞大的压力,同时,对我们的资源利用和环境爱护等问题带来了更大的负面作用,例如,我们能够从我们周围的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来说明一下(从交通、就业、基础生活条件、都市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资料加以说明,重点介绍有关环境问题)。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我们才下决心制定有关的政策来操纵人口的过多增长,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将打算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差不多国策,而且,全国各地坚决落实执行,取得了专门大的成绩。
下面,请大伙儿就自己的体会、课文中提供的资料等讨论一下,我国实行打算生育以来,在操纵人口增长、对世界和我国的进展方面做出了那些奉献?
(学生分组讨论:略)
请学生代表来谈谈我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发言:略)
能够看出,在我国实行打算生育差不多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除了打算生育政策,政府还采取了多项辅助措施,比如晚婚晚育来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多的问题,请大伙儿看课文中图:“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说明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阻碍?
(学生发言:略)
过渡:前面我们一直在通过分析我国人口普查出的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实际上,在每次人口普查中,我们还会注意到我们人口中的另一个问题,即人口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数量多少分布的问题。
先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少?我们自己所在的省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人口总数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哪几个?)
(学生回答:河南省最多,为9256万人;西藏自治区最少,为262万人。自己省的人口数量是XXX 万人。)
由于不同省份面积大小的差异,单纯看人口的数量,有时并不能专门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到底是多依旧不多,那么,请大伙儿讨论以下,为了比较不同地区人口的多少,我们应该如何办?
(学生讨论、说明:略)
对了,通常用人口密度的数值来进行比较。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课堂练习:人口密度的运算
地区
上海
河南
浙江
宁波
人口数(人)
1674万
9256万
4677万
530万
面积(km2)
0.58万
16万
10万
9365
人口密度(人/ km2)
课文中确实是用“我国人口密度图”来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的,请大伙儿看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差不多分布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略)
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能够看出,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专门是东南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每平方千米可达500—600人;西部人口密度较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可见,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多西少。
(板书:二、人口东多西少)
假如我们将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连一条直线,能够看出,这条线以西地区的人口密度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以东地区的人口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因此,我们称这条直线为我国的人口地理界限。(可介绍有关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的相关知识)
下面,我们来具体算算,真实的来体会一下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现状:
依照课文提供的资料,运算江苏、山东、新疆和西藏四省区人口密度,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区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简要分析形成缘故。
(学生活动:略)
请大伙儿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学生发言:略)
通过刚才的讨论、发言,相信大伙儿对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是十分清晰的,至于形成如此的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缘故,等我们学习完了中国地理总论有关的内容后,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今天,大伙儿的认识依旧不错的
最后,我们将今天学习的内容小节一下。
教学反思:
对初中学学生来说,真正明白得有关人口与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由于学生的社会体会和生活体会等的不足,对这些问题的明白得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专门是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形动身,从学生的亲躯体会和体会动身,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来分析、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因此,教师能够让学生去学习、了解、分析各种不同的资料、现象等,让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实来告诉学生有关我国的人口问题,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关注我国人口的数量和增长的趋势”,进而让学生明白得我国实行打算生育国策的缘故;另外,单纯采纳介绍和讲解的教学方法,即使对有关人口问题讲得十分清晰,细致,学生难免会没有太大的爱好,如何说这一部分内容依旧比较抽象的,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谓,因此,在教学中,建议教师更多地联系实际,介绍一些本地有关人口问题的突显现象,用典型的焦点问题、学生比较关怀的话题作为突破口,由局部扩张到全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学习的第二个重点是认识我国人口的分布大势,对人口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有一些比较直观的认识,课文中要紧借用了“人口密度”的概念来加以说明,由于上学期学生在学习有关人口问题时就接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因此那个地点不必详加说明,能够将有关概念简单复习说明一下,重点是指导学生阅读“我国的人口密度图”,课文中设计的活动是比较好的辅助学习方法,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完成其中的人口密度的运算和比较,加深学生对东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量化明白得,假如,学生提到人口分布不均的缘故问题时,教师不要回避,能够引导学生从家乡的生活条件(专门是自然条件的好坏)对人们的居住场所的阻碍等方面加以分析,指出自然条件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鼓舞学生学好自然地理,充分明白得有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
总的感受,要把本节课上好,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对资料的把握和应用,将有关的事实和现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会相结合等等十分关键,能够说,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质疑、说明个人的不同观点等,是本课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