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的实质。,2.,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3.,了解原电池的构成与设计。,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设计实验认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其原理,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2.,创新意识:利用原电池原理能设计原电池。,新知导学,达标检测,内容索引,新知导学,1.,实验探究,一、原电池工作原理,实验,步骤,解释或说明,_,_,_,_,_,_,_,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铜则不能,锌与稀硫酸反应,但氢气在铜片上产生,导线中有电流,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导线中无电流,乙醇是非电解质,与锌、铜都不反应,2.,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反应。,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论上,自发的,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具体条件是:,(1),具有,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2),溶液:两电极均插入,溶液中。,(3),导线: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化学,氧化还原,电,氧化还原,活动性不同,电解质,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分析下图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2),能量转化:,能转变为,能。,Zn,2H,=Zn,2,H,2,化学,电,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Zn,-,2e,-,=Zn,2,2H,+,2e,-,=H,2,归纳总结,例,1,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_,。,其他不能构成原电池的说明理由:,_,_,_,_,。,EFG,A,装置的两个电极的活泼性相同,电子不会流动形成电流;,B,装置为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装置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分开的装置中,不成形成闭合回路;,D,装置无导线连接电极,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它们均不能构成原电池,答案,思维启迪,原电池的判定方法:一看反应原理,(,能否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二看构成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装置形成闭合回路,),。,例,2,如图,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的质量减小,,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分别可以为,Zn,、,Cu,和稀盐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解析,解析,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解,质量减小,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D,项正确;,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时,可以构成原电池,且现象符合题意,,B,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项错误。,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钢铁的电化学腐蚀,(1),电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腐蚀。,电解质溶液,(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钢铁表面水膜中含有,,还溶有,O,2,等气体,电极,负极,材料:,,电极反应:,_,正极,材料:,,电极反应:,_,总反应,,进一步被氧化,,,,Fe(OH),3,易分解生成铁锈,(Fe,2,O,3,x,H,2,O),H,和,OH,Fe,C,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Fe,2e,=Fe,2,O,2,4e,2H,2,O=4OH,2.,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3),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e,=A,2,Cu,2,2e,=Cu,DABC,归纳总结,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一般比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强。,(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在,Zn,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则,Zn,置换出的铜和锌能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加快,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3),设计原电池,如:把,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可用,Fe,作负极,铜,(,或石墨,),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4),保护金属设备,如:船体是钢铁材料,在海水中易被腐蚀,在船体外壳焊接上比铁活泼的金属,(,如,Zn),,则构成以,Zn,、,Fe,为电极的原电池,,Zn,被消耗掉而,Fe,得到保护。,例,3,(2018,台州月考,),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答案,解析,解析,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选项,A,错误;,铁片负极腐蚀最严重,由于离子的移动,在正极区域生成铁锈最多,选项,B,错误;,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Fe,2e,=Fe,2,,选项,C,错误;,D,项,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铁作负极,碳作正极,选项,D,正确。,例,4,某原电池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正确的组成是,选项,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Cu,Zn,HCl,B,Zn,Cu,CuSO,4,C,Cu,Zn,CuSO,4,D,Cu,Zn,ZnCl,2,答案,解析,解析,将,Zn,Cu,2,=Zn,2,Cu,拆开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反应,),:,Zn,2e,=Zn,2,。,还原反应,(,正极反应,),:,Cu,2,2e,=Cu,。,则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比锌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中含,Cu,2,。,(1),依据: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或在负极上被氧化,),,氧化剂,(,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2),选择合适的材料,电极材料:电极材料必须导电。负极材料一般选择较活泼的金属材料,或者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失去电子的材料。,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方法,方法技巧,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2)NaOH,HCl,=,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3),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4),在,Zn|,稀硫酸,|Cu,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5),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2,3,4,5,答案,2.,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答案,解析,1,2,3,4,5,1,2,3,4,5,解析,A,项,铜作正极,锌作负极,因此电子由锌流向铜,故错误;,B,项,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C,项,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D,项,电子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由铜极流向锌极,故错误。,3.,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Fe,2,转化为,Fe,3,O,2,被还原,产生,H,2,Fe(OH),3,失水形成,Fe,2,O,3,x,H,2,O,杂质碳被氧化,A.,B.,C.,D.,答案,解析,1,2,3,4,5,解析,本题考查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在腐蚀过程中,负极,Fe,2e,=Fe,2,,正极,O,2,或,H,得电子,,Fe,2,与,OH,结合生成,Fe(OH),2,,,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失水形成铁锈。,A.,B.,C.,D.,4.,下列装置中四块相同的,Zn,片,放置一段时间后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答案,解析,1,2,3,4,5,1,2,3,4,5,解析,中的锌作负极,腐蚀速率最快;,中的锌与外界不接触,腐蚀速率最慢;,中的锌作正极,腐蚀速率比,中的锌要慢;,因此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为,,故,B,正确。,5.,在铜锌原电池中,(,如下图,),,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1,2,3,4,5,答案,解析,负,氧化,Zn,2e,=Zn,2,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铜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_,;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锌片溶解,正,还原,Cu,2,2e,=Cu,铜极变粗,Zn,Cu,2,=Zn,2,Cu,解析,CuSO,4,为电解质溶液时,铜锌原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所以锌片不断溶解,正极为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铜极不断变粗,原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1,2,3,4,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