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原创).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18724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原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原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钠及其化合物 2、镁及其化合物 3、铝及其化合物 4、铁、铜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 +11 8 2 1 (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 2Na + Cl2 2NaCl; 2Na + S Na2S等。 ②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 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 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多。 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⑤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 == 2NaH。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 (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 (4)钠的用途: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 2NaOH, 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 == 2Na2O2. (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作供氧剂)。 因此Na2O2常做生氧剂,同时,Na2O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实验:Na2O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实验研究表明是有:Na2O2 + H2O == 2NaOH + H2O2,2H2O2 == 2H2O + O2 反应发生。因为H2O2也具有漂白作用。当然过氧化钠也可以直接漂白的。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性质 Na2CO3(Na2CO3·10H2O) NaHCO3 性质比较 俗称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NaHCO3的颗粒比Na2CO3小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S(Na2CO3)>S(NaHCO3) 溶液酸碱性 显碱性 显碱性 同浓度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 热稳定性 稳定 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用于除杂质。 与酸反应 能与强酸反应 能与强酸反应 等物质的量时Na2CO3耗酸量大于NaHCO3 溶液中相互转化 Na2CO3溶液能吸收CO2转化为NaHCO3 Na2CO3 + H2O + CO2 == 2 NaHCO3 除CO2中的HCl杂质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用Na2CO3溶液 用途 用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制胃酸过多等。 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 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①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发生的反应:先①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后②NaHCO3 + HCl == NaCl + H2O +CO2 . ②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反应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如果用2mol的Na2CO3和2.4mol的稀HCl反应,采用①方法放出CO2是0.4mol;采用②方法放出CO2为1.2mol。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留意。 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4、侯氏制碱法 反应式: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 注意:在生产中应先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aHCO3晶体析出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Cl细末和通NH3析出NH4Cl晶体为副产品。NH4Cl晶体析出后的母液进行循环试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二、镁及其化合物 1、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镁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1.74g/cm3,是轻金属,硬度小。 (2)化学性质:镁是较活泼金属 ①与非金属反应:2Mg + O2 == 2MgO,Mg + Cl2 MgCl2,3Mg + N2 Mg3N2等。 ②与沸水反应:Mg + 2H2O(沸水)== Mg(OH)2 + H2 ↑. ③与酸反应: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是酸中的H+与Mg反应,有H2放出。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如浓H2SO4、HNO3,反应比较复杂,但是没有H2放出。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CuSO4溶液、FeCl2溶液、FeCl3溶液等。 Mg + 2FeCl3 == 2FeCl2 + MgCl2, Mg + FeCl2 == Fe + MgCl2. 2、镁的提取:海水中含有大量的MgCl2,因此,工业上主要是从分离了NaCl的海水中来提取MgCl2. 流程:海水中加入CaO或Ca(OH)2Mg(OH)2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用稀HCl溶解MgCl2溶液,蒸发结晶MgCl2·6H2O晶体,在HCl气体环境中加热MgCl2固体,电解熔融的MgCl2Mg + Cl2 ↑。 主要反应:MgCl2 + Ca(OH)2 == Mg(OH)2↓+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6H2O MgCl2 + 6H2O , MgCl2(熔融) Mg + Cl2↑。 3、镁的用途:镁主要是广泛用于制造合金。制造的合金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镁合金被大量用火箭、导弹、飞机等制造业中。 4、氧化镁(MgO):白色固体,熔点高(2800℃),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耐火材料)。是碱性氧化物。 MgO + H2O == Mg(OH)2, MgO + 2HCl == MgCl2 + H2O 。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n(Mg(HCO3)2):n(NaOH)=1:4:Mg2+ + 2HCO3- + 4OH- == Mg(OH)2↓+ 2CO32- + 2H2O; (2)n(Mg(HCO3)2):n(NaOH)=1:2:Mg2+ + 2HCO3- + 2OH- == MgCO3↓+ CO32- + 2H2O; (3)n(Mg(HCO3)2):N(NaOH)=1:1: Mg2+ + HCO3- + OH- == MgCO3↓+H2O 。 三、铝及其化合物 1、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4Al + 3O2 == 2Al2O3。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 ③与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⑤铝热反应:2Al + Fe2O3 Al2O3 + 2Fe。该反应放热大,能使置换出的铁成液态,适用性强。在实验室中演示时要加入引燃剂,如浓硫酸和蔗糖或镁条和氯酸钾等。 2、氧化铝(Al2O3):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沸点2980℃,常作为耐火材料;是两性氧化物。我们常见到的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是在宝石中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的表现。如红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工业生产中的矿石刚玉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用途广泛。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 Al2O3是工业冶炼铝的原料,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电解时,难熔化,因此铝的冶炼直到1886年美国科学家霍尔发现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Na3AlF6),使氧化铝的熔点降至1000度左右,铝的冶炼才快速发展起来,铝及其合金才被广泛的应用。2Al2O3 4Al + 3O2↑。 3、氢氧化铝(Al(OH)3):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热易分解。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Al(OH)3 Al2O3 +3 H2O 4、铝的冶炼: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工业生产的流程: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用氢氧化钠溶解过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氢氧化铝氧化铝 铝。 主要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2Al(OH)3 Al2O3 +3 H2O ,2Al2O3 4Al + 3O2↑。 5、铝的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迅速风靡建筑业。也是飞机制造业的主要原料。 6、明矾的净水:化学式:KAl(SO4)2·12H2O,它在水中能电离:KAl(SO4)2 == K+ + Al3+ + 2SO42-。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已达净水目的。Al3+ + 3H2O == Al(OH)3 (胶体)+ 3H+ 。 知识整理: ①(Al(OH)3)的制备:在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氨水。AlCl3 + 3NH3·H2O == Al(OH)3↓+ 3NH4Cl 。 ②实验: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溶解。 反应式:先Al3+ + 3OH- == Al(OH)3↓, 后Al3+ + 4OH- == AlO2- + 2H2O。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现象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有沉淀,且不溶解。 反应式:先Al3+ + 4OH- == AlO2- + 2H2O,后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③实验: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有沉淀出现。CO2 + 3H2O + 2NaAlO2 == 2Al(OH)3↓+ Na2CO3。 ④将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混和有沉淀出现。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⑤实验: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有沉定,后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 H+ + H2O == Al(OH)3 ,Al(OH)3 + 3H+ == Al3+ + 2H2O 。 B、向稀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先无沉淀,后有沉淀且不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 4H+ == Al3+ + 2H2O ,3AlO2- + Al3+ + 6H2O == 4Al(OH)3↓。 Al ⑥铝三角: Al2O3 Al(OH)3 Al3+ AlO2- 上图中的每根箭头都有一个反应,请同学们试着写好。 四、铁、铜及其化合物 铁: 1、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纯铁的熔点较高(1535℃),防腐能力强。密度7.83g/cm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通常炼制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使铁的熔点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学性质:铁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形式,如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等。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3Fe + 2O2 Fe3O4(Fe2O3·FeO),2Fe + 3Cl2 2FeCl3, 2Fe + 3Br2 2FeBr3,Fe + I2 FeI2 ,Fe + S FeS。 ②高温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Fe3O4 + 4H2↑。 ③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使铁钝化。加热时,与强氧化性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非强氧化性酸:铁与酸反应有氢气放出。 ④与某些盐反应:如Fe + CuSO4 == Cu + FeSO4 ,Fe +2 FeCl3 == 3FeCl2等。 2、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Fe2O3·FeO) 铁元素的价态 +2 +3 +2、+3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水溶性 难溶 难溶 难溶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主要化学性质 有一定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三价铁的化合物 与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盐 化合物中+2的铁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3、铁的氢氧化物 Fe(OH)2 Fe(OH)3 主要性质 白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颜色变化为:白色-灰绿色-红褐色。反应式:4Fe(OH)2 + O2 + 2H2O == 4Fe(OH)3。因此在制备时常采取措施:除溶液中的氧;加有机溶剂封住液面;胶头滴管要伸入到溶液中。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受热易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能溶于强酸溶液,生成相应的盐。 4、Fe2+、Fe3+的检验: 离子 Fe2+ Fe3+ 常见方法 ①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变血红色; ②直接观察溶液是浅绿色;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沉淀的颜色变化是: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①直接观察溶液是黄色;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③滴加KSCN溶液,有血红色溶液出现。 5、铁三角: Fe 图中①:Fe与弱氧化剂反应,如H+、Cu2+ 、I2 、S等; ②:用还原剂如H2 、CO等还原FeO或用Mg、Zn、Al等还原Fe2+盐溶液。 ③:铁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Br2、浓H2SO4 、浓HNO3等。 ①   ④ ④:用还原剂如H2 、CO等还原Fe2O3或用足量Mg、Zn、Al等还原     ② ③ Fe2+ Fe3+的盐溶液。 Fe3+ ⑤Fe2+遇强氧化剂的反应如Cl2、Br2、O2、浓H2SO4、浓HNO3、   ⑤ H2O2、Na2O2、HClO等。  ⑥ ⑥Fe3+遇某些还原剂的反应如Fe、Cu、SO2、I-、H2S等以及少量的Zn、Mg、Al等。 请同学们书写相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6、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提供铁元素)、焦炭(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空气(提供氧气)、石灰石(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 设备:高炉。 主要反应:C + O2 CO2 , C + CO2 2CO (这两个反应是制造还原剂并提供热量),3CO + Fe2O3 2Fe + 3CO2 ,CaCO3 CaO + CO2↑ ,CaO + SiO2 CaSiO3. 从高炉中出来的铁含有2-4.5%的C和其他杂质,性能差,需进一步的炼制得到性能较好的钢。高炉的尾气常含有CO有毒气体,常采取净化后循环使用的方法。 7、钢铁的腐蚀及防腐: (1)钢铁的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钢铁等金属遇周围的物质接触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如铁与氯气的反应腐蚀。 电化腐蚀:是指钢铁在表面有电解质的环境下,铁失去电子,钢铁内的碳周围的氧气和水或氢离子得到电子而引起的腐蚀。如是氧气和水得到电子的腐蚀称吸氧腐蚀;而氢离子得电子的腐蚀称析氢腐蚀。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得铁锈就是钢铁得吸氧腐蚀得结果。吸氧腐蚀是钢铁电化腐蚀的主要形式。 (2)防腐措施: ①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 ②在钢铁中加入一定量得铬、镍元素,改变钢铁内部结构; ③在钢铁表面镶嵌比铁活泼得金属如锌;在腐蚀时,锌先失去电子; ④将需要保护得钢铁接在不断有电子输出得电源得负极,使铁不可能失去电子。 铜: 1、铜的性质:铜是紫红色的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广泛用作导线,密度8.9g/cm3,是重金属。铜是较不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有少量的单质铜存在,大部分是化合态如黄铜矿(CuFeS2),孔雀石(CuCO3·Cu(OH)2)等。铜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2Cu + O2 2CuO(黑色),Cu + Cl2 CuCl2 (有棕黄色的烟),2Cu + S Cu2S(黑色) ②Cu +2 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 ③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 (稀)== 3Cu(NO3)2 + 2NO↑+ 4H2O . ④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Cu + 2AgNO3 == Ag + Cu(NO3)2. 2、铜的冶炼: 工业上是高温冶炼黄铜矿得到粗铜,然后用电解方法精练得到纯度很高的精铜,电解中将粗铜连在电源的正极,精铜连在电源的负极,用可溶性的铜盐做电解液。这样通电一段时间后,粗铜上的铜就不断溶下,在精铜表面析出。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新课程高考题选 .(08年广东文基·66)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07年高考广东文基·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08年广东理基·3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7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的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08年广东理基·33)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08年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和SiO2 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 .(08年广东文基·64)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08年广东文基·66)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08年广东化学·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08年广东化学·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08年广东化学·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 NA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  D.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 NA   .(08年广东化学·1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08年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 .(08年海南化学·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07年高考广东理基·28)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07年高考广东文基·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B.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8)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 .(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9)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07年高考理综山东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 、HCO3- 、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 = C(金刚石,s);D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铝箔 红墨水 .(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1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07年高考广东理基·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27)下列有关生铁炼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添加必要的元素,改善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B.适当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杂质 C.加入硅、锰、铝等合金元素调整成分并脱去钢水中的氧 D.除去生铁中的非金属元素 .(08年山东理综·28)(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 、 (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I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的实验现象为 。 .(14分)(08年宁夏理综·26)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铁红的化学式为         ;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               ;氧化铜               。 .(11分)(08年广东化学·22)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2 Cu5FeS4 Cu2S CuCO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     。 (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     。 (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     。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成分是碱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有 B 铜表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铁比铜活泼 例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8分)(08年江苏化学·16)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 (3)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 .(10分)(08年海南化学·16)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2MgO;②3Mg+N2 Mg3N2;③2Mg+CO22MgO+C; ④Mg+H2OMgO+H2↑;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 。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原因是 。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 .(11分)(08年海南化学·29)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内容 实验现象 1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3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4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5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6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 ;正极反应是 。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 。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答两种方法)。 .(2007年高考理综山东卷·29)(15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