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校园欺凌规制研究基于法社会学研究视角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一)选题的原因1、一起案件引起密切关注的传统社会问题“622永新围殴女生事件”2015年6月23日,有一起名为“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视频中,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对着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2015年6月25日,江西省永新县公安局通报“6.22群殴女生”事件最新情况,施暴一方9人中,已有8人归案,1人在逃。涉案人员中,已满17岁的刘E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其余7人年龄均未满16岁,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理。虽然事件通过公安机关的程序进行了处理,但仍然引起社会公众
2、的持续关注,随着更多的案件的涌现,校园欺凌问题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那么问题来了,事后追责能否真正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这些年追责了一批又一批而欺凌事件仍时常发生,证明了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法律并不足以解决。2、选题的必要性分析从中国来看,近年来校园欺凌呈现出低龄化、暴力性发展倾向,其残酷性、血腥性令人震惊! 校园欺凌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也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不仅对受害学生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受虐致死、受伤情况屡见不鲜,损害受害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影响着这些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为和谐社会秩序埋下隐患。从国际视角来看,各国均存在类似社会问题,如日本进
3、一步产生了“不登校”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予以应对。而我国仅于2016年4月28日出台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通知和意见对于相关工作进行了一定布置,但并未进行法律制度层面的规制,显然是由于该种问题的复杂性与社会性。为此,我们需要深入社会层面,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究校园欺凌的深层原因,将法律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真正解决校园欺凌问题。3、韦伯的解释社会学研究的工具依赖韦伯主张社会学的任务在于
4、理解人们的行动,发掘背后动机。精神现象在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自然网络中是独特的,社会现象也因此是独特的、不可复制或重现。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因果性并不等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因果性。人并非单纯的理性计算动物,而是工具、价值、传统、情感等因素的综合体。韦伯更倾向使用更为广义的“理性化过程”一词来取代“理性”一词强调灵活而多方面地、智识地理解生活的多样性。不得不说,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学研究正是致力于在被观察到的现象和被普遍认为有效的针对所观察之物的原因之间理性化地建立内部联系。由此,我们对于校园欺凌中的当事人应当不仅仅从“理性”的原因要素来进行分析,而应当分别当事人类型(欺凌者、受欺凌者、协助者、旁观者等)结
5、合其家庭、周遭环境、价值判断、目的动机等综合判断。而在分析当事人关系时,我认为可从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传统校园结构与当今结构,从时间跨度上探索其联系。(二)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我们的研究从表象入手,结合社会发展阶段,深入社会观念、家庭、学校层面。而现有研究大多仅仅从社会现状出发,忽略了时代变革的影响。而我们的研究将结合韦伯的方法论,真正探究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背后的动机,从而探究如何通过法与社会措施的结合解决校园欺凌。2、现实意义如上所述,校园欺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家长不放心学校,学生没有安全感。而国家尚未提出明确的制度化规制手段,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现实需要。现
6、实中,初中为校园欺凌的多发区,也正是青春期这一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校园欺凌研究具有现实价值。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知网以“校园欺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28篇硕士论文,其中2017、2016的成果数量分别为15篇、8篇,约占82.14%。而相关CSSCI期刊共97篇,其中2016、2017年的研究成果约占87.62%,而以比较研究为主题的共13篇,以法学为切入点的共13篇。已有成果中,期刊论文主要从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切入,而硕士论文多从社会工作、综合防范体制入手。硕士论文: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行为研究以 Q 省 L 小学为例辽宁大学14级硕士 强菲菲针对校园
7、欺凌者的社会工作综合介入方案华中师范大学2016届硕士 舒科文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兰州大学2016届硕士 郭润期刊论文: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杨岭、毕宪顺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月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苏春景 徐淑慧 杨虎民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月通过研究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研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以社会工作、教育学、法学领域研究者为主(系统性成果以实证研究为主,以地区、学校为样本进行社会工作;期刊论文中半数通过主要进行比较研究或涉及比较研究);其次,集中于近两年发表。我们应当看出,对于校园欺凌的系统化研究已经起步,正在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有
8、成果的优点主要有:意识到该问题的复杂性,并选择一个方面深入研究。教育学、社会工作、法学领域均有研究成果,且有部分论文采取实证研究,更具代表性。现有成果已颇具规模,覆盖了各学科,且切入角度不同。各文研究对象涉及旁观者、欺凌者或受欺凌者。这些都为本项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该主题近两年引人关注,已有一定现有成果,但研究层次有待提高,亟待有水平、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对更多问题作出回应。下面我们从几篇现有成果来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以“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为例。该文将校园欺凌与其他名词相对比,并对其基本特点进行论述,以概念界定为中心,最终作出归责处理。可以
9、说,在这样一个有待研究的领域,作者对于概念的界定是必要的。但我们应当看出,该文是典型的法学研究,即“明确概念、确定规制范围、理清法律关系、分配法律责任”,以事后追责为研究中心,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该种社会问题仅发挥反推作用。再来看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这篇系统性研究成果。首先,该文介绍了现有的一些相关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该文以研究者个人所在班级的一个同学为研究对象,为深入研究提供了较强的现实基础。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该文研究对象有限,更多从被欺凌者角度切入,好处在于挖掘较深,但同时使得在事件较为复杂时,文中的措施可能并不能如期发挥作用,甚至会发生反作用。解决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10、终究要有系统意识,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法。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一文较有代表性,该文不同于许多其他成果从单个主体出发进行分析,从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及家庭结构入手,着重把握家庭教育与校园欺凌之间的联系,对于校园欺凌的产生及趋势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建议。该文最出彩的地方当为这种“生态系统”型的研究方法,对于从根源上多手解决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值得借鉴。总的来说,现有成果论文为主,系统性研究成果较少,更是缺乏历史维度下的系统研究。而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恰恰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性研究。而我国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社会各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社会问题也决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进程。三
11、、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创新鉴于我国改革开放时间尚短,本项研究将从校园欺凌在我国的发展入手并对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一定研究,真正将校园欺凌在我国的前世今生弄清楚,为提出“服水土”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对校园欺凌进行定义以明确主体及之间的关系,聚焦于校园欺凌中各主体的特点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进行调查。期间运用社会角色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理论、解释社会学理论等对于社会关系、有关主体进行一般与特殊的分析。相较现有成果而言,我们将采取稍广的样本和范围。此处“范围”指对于数个特定欺凌关系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对于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及其各自家庭背景、身体状况、性格等要素进行分析
12、以类型化,对于“生态系统”进行模型化,从而对于“生态系统”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校园欺凌防范的目的。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一)研究方法本项目拟主要采取长期观察与访谈的研究方法,辅之以大数据的问卷调研。其中,大数据问卷以收集在校及已毕业学生的校园欺凌相关经历及校园欺凌的影响为主要目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于问卷进行分析,对各主体及其“混同”占比、对其生活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各要素间相关程度等做出分析,也为抽取典型样本提供基础。长期观察采取多区域多样本(典型地区和非典型地区内分别选取样本)的方法,对于学生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询问,真正理解“生态系统”内各主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二)研究思路不同于法律
13、的为理清社会关系以分配责任的界定概念,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更加全面的审视“生态系统”,而非结合当前法律制度,力求二者契合以归责。我们拟设以下角度:校园欺凌与挫折训练的关系及其转化。校园欺凌各方当事人的活动性及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受欺凌者、欺凌者的家庭关系及经济状况是否具有同一性,家庭对其有何影响?(欺凌者父母是否曾涉及校园欺凌,欺凌者or受欺凌者?)父母的态度、社会关系网对于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的态度具有怎样的影响?受欺凌者在何等条件下会向欺凌者转换,欺凌者是否存在受欺凌的转化性,其时空要素如何?学校、教师在校园欺凌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事实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社会工作中角色扮演的作用及其心理态势。学生活动的影响。 五、研究的优势从研究工具上,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问卷调查及分析等工作往往不限于线下人工的进行,可以通过网上有奖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合适模型的选择,对于各要素的关联性可以给出更加科学的解答。从研究者背景上来看。已有成果往往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缺乏数据模型的支撑,这也是学科背景及研究领域的限制,而研究的科学性很大程度受制于数据模型的选择。我们项目组拟从各领域(主要为统计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选取人才作为小组组员,为项目推进提供充分的基础。同时,本项目希望从各学科观点碰撞与交汇中获得灵感,以社会研究为核心,兼以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加以对比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