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理数)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科)
本试卷共6页,共23小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
和考生号,并将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
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A.(0,3] B.[1,2) C.[-1,2) D.[-3,2)
2.已知,i为虚数单位,若复数,且则a=
A. B.1 C.2 D.1
3.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
4.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三千多公里的溯流博击,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一个环保组织曾在金沙江中放生一批中华鲟鱼苗,该批鱼苗中的雌性个体能长成熟的概率为0.15,雌性个体长成熟又能成功溯流产卵繁殖的概率为0.05,若该批鱼苗中的一个雌性个体在长江口外浅海域已长成熟,则其能成功溯流产卵繁殖的概率为
A.0.05 B.0.0075 C. D.
5.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及圆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3 B. C. D.
6.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R,“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命题“若,则 ”的逆否命题是“若,则”;
“”是真命题,则一定是真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是
A. B. C. D.
7.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学启蒙》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
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
竹何日而长等。意思是现有松树高5尺,竹子高2尺,
松树每天长自己高度的一半,竹子每天长自己高度的一
倍,问在第几天会出现松树和竹子一般高?如图是源于其
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5,y=2,输出的n为
4,则程序框图中的 应填入
A. B.
C. D.
8.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 B.
C. D.
9.在中,,
则
A. B.
C. D.
10.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上
恒成立,若,令,,则
A. B.
C. D.
11.设等差数列满足:,
公差,则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大值为
A.100 B.54 C.77 D.300
1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四个这样相同等腰三角形底边围成正方形,如图,若这四个三角形都绕底边旋转,四个顶点能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四棱锥,则围成的四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2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14.展开式的的系数为 .
15.已知F为抛物线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B两点,若,则= .
16.如图,在△ABC中,∠ABC=90°,AC=2BC=,P是△ABC内一
动点,∠BPC=120°,则AP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上,并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证明:.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BB1=4,
A1C1⊥BB1,且∠A1B1B=45°.
(I)证明:平面BCC1B1⊥平面ABB1A1;
(Ⅱ)求二面角B-AC-A1的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重点中学将全部高一新生分成A,B两个成绩相当(成绩的均值、方差都相同)的级部,A级部采用传统形式的教学方式,B级部采用新型的基于信息化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期末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级部中各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记成绩不低于130分者为“优秀”。
(I)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别求出A,B两个级部的数学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的估计
值(精确到0.01);请根据这些数据初步分析A,B两个级部的数学成绩的优劣.
(Ⅱ)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优秀”及教学方式有关?
是否优秀
级部
优秀
不优秀
合计
A级部
B级部
合计
(Ⅲ)①现从所抽取的B级部的100人中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再抽取25人,再从这25人中随机抽出2人去参加“信息化的自主学习”的学习体会座谈,求抽出的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为“优秀”的概率;
②将频率视为概率,从B级部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5人去参加“信息化的自主学习”的学习体会座谈,记其中为“优秀”的人数为X,求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附: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a>b>0)的离心率为,直线:x+2y=4及椭圆有且只有一个交点T.
(I)求椭圆C的方程和点T的坐标;
(Ⅱ)O为坐标原点,及OT平行的直线及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及直线交于点P,试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I)求的值;
(Ⅱ)若当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及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O为极点、
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方程为
(I)求直线和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已知点P(a,1),设直线及曲线C的两个交点为A,B,若.求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且.
(I)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
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B 2.D 3.A 4.C 5.D 6.D
7.B 8.D 9.D 10.C 11.C 12.A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6 14.172 15. 16.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7.解:(I)由①,可得②.
①一②得:,所以 …………2分
故. …………4分
当时,,所以 …………6分
(Ⅱ)由(I)得,
……………8分
所以. ………12分
18.解:(I)过点在平面内作的垂线,垂足为,连接
平面 …………1分
平面. …………………2分
由题可知
在中,
,在中, ……3分
平面. …………4分
平面,平面平面. …………………5分
(Ⅱ)由(I)可知两两垂直,故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轴正方向,
的方向为轴正方向,的方向为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又
………………7分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则有即
可取 …………9分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则有 即
可取. ……………11分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2分
19.解:(I)设A级部的数学成绩的中位数为则
解得分. 众数:分,………2分
设B级部的数学成绩的中位数为,则
解得分. 众数:分.
从A、B两个级部的数学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的估计值看,B级部的数学成绩的三个数据都大于A级部的数据,故初步分析B级部的数学成绩优于A级部的数学成绩. …………4分
(Ⅱ)
是否优秀
级部
优秀
不优秀
合计
A级部
7
93
100
B级部
24
76
100
合计
31
169
200
……………5分
由列联表可知的观测值: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优秀”及教学方式有关; …………8分
(Ⅲ)①依题意B级部的100个样本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再抽取的25人中“优秀”的有6人,“不优秀”的有19人.则这25人中随机抽出2人至少有一个为“优秀”的概率为
. ……………10分
②由题意可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25,0.24),
则 ………12分
20.解:(I)由,得,则椭圆的方程为,
则 消去,得①,由,得
椭圆的方程为 …………4分
由①得,所以点的坐标为. …………………5分
(Ⅱ)设直线的方程为,由 得点的坐标为,
所以. ……………6分
设 联立 消去得
则有 ………………7分
,所以
. ………9分
同理 所以
,
, ……………10分
所以为定值. ………………12分
21.解:(I),所以直线过点(0,1),故,
又,
由于直线的斜率为1,所以,所以.
综上. ………………4分
(Ⅱ)由(I)可知,即.
所以在时,恒成立.
设,显然
又,设
则. …………6分
当时,,故单调递增,所以,
故也单调递增,所以,及题设矛盾;………………8分
当时,,故
①当时,,在上,故单调递减,
又 故也单调递减,所以恒成立; ………10分
②当时,,当时,,
当时,,此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又,
所以在时,故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及题设矛盾.
综上,. …………12分
22.解:(I)因为 所以 所以,
故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分
由,得
又 所以,所以
故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4分
(Ⅱ)设的两个参数分别为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6分
由,得
因为,所以或 ……………8分
当时, 解得,
当时, 解得,
综上或. ……………10分
23.解:(I)设 ……………1分
由,得
故
…………………3分
所以
当时,,得,
当时,,得.
当时,,得.
综上. ……………5分
(Ⅱ)
……………10分
另解:由柯西不等式可得
17 / 17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