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升初古诗词总复习含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182674 上传时间:2025-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2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古诗词总复习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升初古诗词总复习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限学源小升初古诗词总复习 一、 诗人简介 【知识清单】 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行路难》、《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3、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练一练】 1、 诗仙是( ),诗圣是( ),诗魔是( ),诗佛是( ),诗鬼是( ),诗豪是( ),诗杰是( ),小李杜是( )和( )。 2、 “三苏”指( )、( )和 ( )。 3、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 》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传说作者先用了“过”、“到”、“入”、“荡”,为什么他最后用的是“绿”? 4、 王昌龄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请背一首有关他的边塞诗。 5、 李白,字( ),号( ),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与( )齐名,人称“( )”。 6、王维,字摩洁,与孟浩然同为盛唐( )诗派代表,其作品被( )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7、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带横线的词语在诗中指的是谁,填在括号里。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二、 古诗分类 【知识清单】 1、古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 爱国诗: 咏物言志诗: 说理诗: 写景诗: 送别诗: 思乡诗: 三、考查方式 1、古诗对对碰 (1)抢填“花”诗句,再连线。 遥知不是雪, 。 唐代 杨万里 ,夜静春山空。 元稹 接天莲叶无穷碧, 。 宋代 王安石 不是花中偏爱菊, 。 王维 2、读古诗,填修辞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3、根据古诗写成语。 危楼高百尺( ) 读书破万卷( ) 粒粒皆辛苦( ) 有心栽花花不开( ) 此曲只应天上有(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4、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用 “ ” 祝你来年学习进步。 (2) 、小明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他认为书读的越多越好,正如杜甫所言 , 。”但我认为,还要照朱熹说的做“ , 。”才能感受到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 , 。”两句诗的意思。 (3)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5)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6) 、“ , 。”两句诗是唐朝诗人 借马发出想建功力业却不被赏识的感慨。 (7) 、“粉骨碎身全不怕, 。 ”这又是 代 (填作者)借咏 咏自己 的高尚情操。 (8) 、 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 。”和 “劝君更进一杯酒,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了“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9) 、 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 》中写到“ ,疑是银河落九天”。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黄河入海流”。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 (10)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 (11) 、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正如王安石所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重阳节登高之际,忽然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去扫墓,正值细雨绵绵,看着路上行人很多,脑海中闪现出唐朝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 (12) 、豪放派诗人苏轼写的《题西临壁》有两句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两句是 , 。 还有两句是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要只看局部,还要看到整体,这两句是 , 。他是( )代诗人,他还写了很多诗,请你再写出其中一首,如《 》,其中的一句是 , 。 (1)“_明日复明白,明日何其多,此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0)“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5)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