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林省重点高中 Venn图 测试题
数学(理科)2018.9
本试卷共4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未命名
一、单选题
1.已知全集U={0,1,2,3,4},M={2,3,4},N={0,1,2,,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2,3} B. {0,1,2 } C. {1,2,3} D. {1,0}
2.已知全集U=R,N=xx(x+3)<0,M=xx<-1,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 集合是
A. x-3<x<-1 B. x-3<x<0
C. x-1≤x<0 D. x<-3
3.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或x>2},N={x|1≤x≤3}.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x|-2≤x<1} B. {x|-2≤x≤3}
C. {x|x≤2,或x>3} D. {x|-2≤x≤2}
4.已知集合U=R,A=x∈Z|x2<5,B=x|x22-x>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2 B. 1,2 C. 0,2 D. 0,1,2
5.如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B∩CU(A∪C) B. A∪B∪B∪C
C. A∪C∩CUB D. B∪CUA∩C
6.如图,I是全集,M,P,S是I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P∩S B. M∩P∪S
C. M∩P∩∁IS D. M∩P∪∁IS
7.已知全集U=R,集合A={0,1,2,3,4},B={xx>2或x<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0,1,2} B. {1,2}
C. {3,4} D. {0,3,4}
8.某校高三(1)班32名学生全部参加跳远和掷实心球两项体育测试.跳远和掷实心球两项测试成绩合格的人数分别为26人和23人,这两项成绩都不合格的有3人,则这两项成绩都合格的人数是
A. 23 B. 20 C. 21 D. 19
9.已知集合M,N⊂I,若M∩N=N,则( )
A. CIM⊇CIN B. M⊆CIN C. CIM⊆CIN D. M⊇CIN
10.已知R为实数集,集合A=x|(x+1)2(x-1)x>0,B=x|(x+1)(x-12)>0,则韦恩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1}∪[0,1] B. [0,12]
C. [-1,12] D. {-1}∪[0,12]
第II卷(非选择题)
未命名
二、填空题
11.若全集U=0,1,2,3,4,5,且B∩∁UA=1,2,A∩∁UB=5,∁UA∩∁UB=0,4,则集合A=_____.
12.已知集合A=x|x2-5x-6<0,B=x|2x<1,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
13.我校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标准化”争做最美和诚人的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动力十足,课余之际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共有28人参加,有15人打扫卫生一区,有8人打扫卫生二区,有14人打扫卫生三区,同时打扫一二区的有3人,同时打扫一三区的有3人,没有同时打扫三个区的,只打扫一区的有 _______人.
14.如图所示的Venn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B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若x,y∈R,A=x|y=2x-x2,B=y|y=3x,x>0,则AB= ________.
15.设全集U=N*,集合A=2,3,6,8,9,集合B=x|x>3,x∈N*,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
16.已知集合A、B均为U={1,3,5,7,9}的子集,且A∩B={3},(∁UB)∩A={9},则A=________.
17.如图所示的Venn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B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若x ,y∈ R , A=0 , 2,B=1 , +∞,则A#B=______.
18.某班共有学生40名,在乒乓球、篮球、排球三项运动中每人至少会其中的一项,有些人会其中的两项,没有人三项均会.若该班18人不会打乒乓球,24人不会打篮球,16人不会打排球,则该班会其中两项运动的学生人数是____.
19.如图,若集合,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___.
20.若全集,且, , ,则集合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2012·郑州三模)设集合U={x|x<5,x∈N*},M={x|x2-5x+6=0},则∁UM=( ).
A.{1,4} B.{1,5} C.{2,3} D.{3,4}
22.已知集合A={x|x2-3x-10≤0},集合B={x|p+1≤x≤2p-1}.若BA,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23.已知,若,求p的取值范围。
24.设集合A={|=,∈N+},集合B={|=,∈N+},试证:AB.
25.(本小题满分10分)
设集合 ,
(1)求集合;(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的值
26.设集合A={x2,2x-1,-4},B={x-5,1-x,9},若A∩B={9},求A∪B.
27. 已知集合A={x|(p+2)x+1=0},若A包含于R-,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28. B={x|x2-2x+a=0},A={x|x2-4x+3=0},B包含于A,求a值
29. A={x|-1≤x<4}
B={x|x>a},A∩B=A,求a范围
B={x|x>a},A∩B=空集,求a范围
B={x|x<a},A∩B≠空集,求a范围
B={x|x<a} B包含于A的补集,求a范围
B={x|x>a},A的补集∪B=R,求a范围
30. A={x|x2-3x+2=0} B={x|ax=1},B包含于A,求a值
试卷第5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N∩(CUM),先求出CUM,再求N∩(CUM)即可
【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N∩(CUM),
∵M={2,3,4},∴CUM={0,1 }
∴N∩(CUM)={1,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和韦恩图表示集合,属于基本题.
2.C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集合N,然后由Venn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N∩∁UM,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N=x|xx+3<0=x|-3<x<0,
由图象知,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N∩∁UM,
又M=x|x<-1,
∴∁UM=x|x≥-1,
∴N∩∁UM= x-1≤x<0,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集合的补集与交集,属于容易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在求补集与交集时要考虑端点是否可以取到,这是一个易错点,同时将不等式与集合融合,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交汇.
3.A
【解析】
【分析】
先观察Venn图,得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
由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中的元素在集合CRN中,又在集合CRM中,即CRM∩CRN,
又由M={x|x<-2或x>2,}N={x|1≤x≤3},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CRM∩CRN={x|-2≤x≤2}∩{x|x<1或x>3}={x|-2≤x<1},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其运算,以及Venn图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其中解答中观察Venn图,得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CRM∩CRN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集合U=R,A={﹣2,﹣1,0,1,2},B={x|x<2,且x≠0},从而CUB={x|x≥2或x=0},由此能求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A∩(CUB).
【详解】
:∵集合U=R,A={x∈Z|x2<5}={﹣2,﹣1,0,1,2},
B={x|x2(2﹣x)>0}={x|x<2,且x≠0},
CUB={x|x≥2或x=0},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CUB)={0,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求法,考查维恩图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
5.A
【解析】
【分析】
由韦恩图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是B中且不在A、C内部分所得,由韦恩图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易得答案.
【详解】
由韦恩图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是B中且不在A、C内部分所得,
即B与[CU(A∪C)]的交集组成的集合,
即:B∩[CU(A∪C)].
故选:A.
6.C
【解析】
【分析】
观察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它具有在集合P和M中,不在集合S中,利用集合元素的含义即可解决.
【详解】
依题意,由图知,阴影部分对应的元素a具有性质a∈M,a∈P,a∈CIS,
所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P)∩CIS,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属于基础题.
7.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韦恩图,判断阴影部分所满足的条件,得到其为A∩CUB,根据题中所给的集合,求得相应的补集和交集,得到最后的结果.
【详解】
因为全集U=R,集合A=0,1,2,3,4,B={x|x>2或x<0},
所以CUB=x|0≤x≤2,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CUB=0,1,2,
故选A.
【点睛】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集合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集合的补集,集合的交集,用韦恩图表示集合,属于简单题目.
8.B
【解析】
【分析】
设这两项成绩均合格的人数为x,根据集合关系建立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这两项成绩均合格的人数为x,则跳远合格掷实心球不合格的人数为26-x,则26-x+23+3=32,得x=20,即这两项成绩均合格的人数是20人.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关系的应用,建立Venn图表示集合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分析】
作出韦恩图,根据图形判断结论.
【详解】
∵M∩N=N,∴N⊆M,
若把I看作全集,作出韦恩图如图所示:
∴N的补集包含M的补集,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包含关系,考查韦恩图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0.D
【解析】
【分析】
首先确定集合A,B,然后结合Venn图求解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即可.
【详解】
求解分式不等式(x+1)2(x-1)x>0可得A=x|x<-1或-1<x<0或x>1,
求解二次不等式(x+1)(x-12)>0可得B=x|x>12或x<-1,
则A∪B=x|x<-1或-1<x<0或x>12,
韦恩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CRA∪B=-1∪x|0<x<12,即{-1}∪[0,12].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运算,Venn图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1.3,5
【解析】
【分析】
画出利用韦恩图,直接得出结果.
【详解】
全集U={0,1,2,3,4,5},且B∩∁UA={1,2},A∩∁UB={5},∁UA∩∁UB={0,4},
由韦恩图可知A={3,5}
故答案为:{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集合的描述法、列举法表示,集合的基本运算.若利用韦恩图,则形象、直观.
12.x|0≤x<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得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UB,解不等式求得集合A,B后可得所求.
【详解】
由x2-5x-6<0,解得-1<x<6,
所以A={x|-1<x<6}.
由2x<1,解得x<0,
所以B={x|x<0}.
又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B)∩A,
因为∁UB={x|x≥0},
所以∁UB∩A=x|0≤x<6.
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x|0≤x<6.
故答案为x|0≤x<6.
【点睛】
由文恩图得到集合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解不等式得到所求,考查分析理解和运算能力.
13.9
【解析】
【分析】
利用韦恩图法可得只打扫一区的有15-3-3=9人.
【详解】
由图可得只打扫一区的有15-3-3=9人.
【点睛】
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14.x|0≤x≤1或x>2
【解析】
【分析】
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思想确定出集合A,B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弄清新定义的集合与我们所学知识的联系:所求的集合是指将A∪B除去A∩B后剩余的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详解】
因为A={x|0≤x≤2},B={y|y>1},
A∪B={x|x≥0},A∩B={x|1<x≤2},
所以AB=∁A∪B(A∩B)={x|0≤x≤1或x>2},
故答案为:x|0≤x≤1或x>2.
【点睛】
本小题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集合交并运算的知识,借助数轴保证集合运算的准确定.
15.2,3
【解析】
【分析】
由阴影部分可再对应的集合为(∁UB)∩A,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可再对应的集合为(∁UB)∩A,
∵全集U=N*,集合A={2,3,6,8,9},集合B={x|x>3,x∈N*},
∴∁UB={1,2,3}
∴(∁UB)∩A={2,3},
故答案为:2,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根据条件确定集合的基本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3,9}
【解析】由Venn图知A={3,9}.
17.0,1
【解析】分析:根据Venn图,图中阴影部分实质是A∩(CRB)
详解:A#B={x|0<x≤1},
故答案为(0,1].
点睛:Venn图是集合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种重要方法,一定要掌握集合的运算与Venn图的表示方法,基础是掌握交、并、补运算的Venn图表示,由此可用集合的运算表示出图中各个阴影部分.
18.22
【解析】设只会乒乓球、篮球、排球分别为x1,x2,x3.会乒乓球和篮球,篮球和排球,乒乓球和排球分别为y1,y2,y3,由题意可知x1+x2+x3+y1+y2+y3=40,x2+x3+y2=18,x1+x3+y3=24,x1+x2+y1=16,求y1+y2+y3。把第一个式子的2倍减去后三个式子得
y1+y2+y3=80-(18+24+16)=22,填2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集合元素个数的关系,n(A∪B∪C)=n(A)+n(B)+n(C)-n(A∩B)-n(A∩C)-n(B∩C)+n(A∩B∩C)
19.
【解析】图像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 ,故,故填.
20.
【解析】
由图得
【答案】A
【解析】U={1,2,3,4},M={x|x2-5x+6=0}={2,3},
∴∁UM={1,4}.
22.p≤3
【解析】
【错解分析】:由x2-3x-10≤0得-2≤x≤5.欲使BA,只须
∴ p的取值范围是-3≤p≤3.
【正解】①当B≠时,即p+1≤2p-1p≥2.
由BA得:-2≤p+1且2p-1≤5.得-3≤p≤3.
∴ 2≤p≤3
②当B=时,即p+1>2p-1p<2.
由①、②得:p≤3.
【点评】错解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即B=时,符合题设.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B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
23.
【解析】
【错解分析】有关集合的问题,忘记考虑空集的情况。
∵抛物线y=过点(0,1)
∴∴
【正解】∵
(1) ∴解得:
(2) ∵抛物线y=过点(0,1)
∴∴∴p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空集φ作为一个特殊集合,既是解题的切入点,又是设置陷阱的幽灵,注意到“一般”与“特殊”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解题时应适时考察“特殊”,自觉去构建“特殊”与“一般”的辩证统一.
24.见解析
【解析】
【错解分析】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予以重视.反映集合与集合关系的一系列概念,都是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定义的.因此,在证明(判断)两集合的关系时,应回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去.
【正解】任设∈A,则==(+2)2-4(+2)+5 (∈N+),
∵ n∈N*,
∴ n+2∈N*
∴ a∈B故 ①
显然,1,
而由B={|=,∈N+}={|=,∈N+}知1∈B,
于是A≠B ②
由①、② 得AB.
【点评】(1)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其基本方法是归结为判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
(2)判定两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
25.(1)、
【解析】略
26.解:由9∈A,可得x2=9,或2x-1=9,
解得x=±3,或x=5.
当x=3时,A={9,5,-4},B={-2,-2,9},B中元素重复,故舍去;
当x=-3时,A={9,-7,-4},B={-8,4,9},A∩B={9}满足题意,故A∪B={-8,-7,-4,4,9};
当x=5时,A={25,9,-4},B={0,-4,9},此时A∩B={-4,9}与A∩B={9}矛盾,故舍去.
综上所述,A∪B={-8,-7,-4,4,9}.
【解析】略
27. p≥-2
【解析】 无
28. a≥1
【解析】 无
29. (1)a<-1 (2)a≥4 (3)a>-1 (4)a≤-1 (5)a<-1
【解析】 无
30. {0.5,1,0}
【解析】 无
答案第11页,总1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