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立体几何公式.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182570 上传时间:2025-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立体几何公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立体几何公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立体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mh 圆 r-半径、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S=π(R2-r2) =π(D2-d2)/4 椭圆 D-长轴 、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 符号 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S0-中截面积 h-高 V=h(S1+S2+4S0)/6 圆柱 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h-高 V=πh(R2-r2) 直圆锥 r-底半径 、h-高 V=πr2h/3 圆台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径 、d-直径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 V=πh[3(r12+r22)+h2]/6 圆环体 R-环体半径 、D-环体直径 、r-环体截面半径 、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 =π2Dd2/4 桶状体 D-桶腹直径 、d-桶底直径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1)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2)判定点在平面内的方法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它还有其它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 (1)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2)判定若干个点在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上 公理3:经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1) 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2)判定若干个点共面的依据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1)判定若干条直线共面的依据 (2)判断若干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3)判断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的依据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线,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 空 间 二 直 线 平行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异面直线 空 间 直 线 和 平 面 位 置 关 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定义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 (3)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定义它和平面所成的角是00的角 三垂线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逆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空间两个平面 两个平面平行 判定 性质 (1)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3)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相交的两平面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线,这两个半平面叫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另作垂直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两平面垂直 判定 性质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1)若二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立体几何 多面体、棱柱、棱锥 多面体 定义 由若干个多边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棱柱 斜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棱锥 正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正棱锥。 球 到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或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欧拉定理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及面数F间有关系:V+F-E=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