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次).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1659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次) 案例名称   十几减几 科目  数学 作者  李基盛  作者单位  弥勒县东山镇中心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3第1、2题。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一年级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学习的结果不感兴趣,而对学习的过程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设置丰富的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及本课特点,本节内容采取了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理解算理,能正确的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 2、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8+5= 7+8= 7+6= 15-9= 6+6= 5+7= 5+9= 13-9= 18-9= 14-9=  16-9=  利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进行。 通过复习来巩固算理,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 1、   出示金鱼图,引导学生观察。 2、  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3、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4、  教师有导向性地小结。 1、首先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调动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4、评议各种方法得出:8+5=13 13-8=5 13-8=5,5条黑金鱼,8条黑金鱼。 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自主提问,并鼓励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巩固练习 1、 先在教材上完成做一做。 2、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3第1、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3、口头举例子考考其他同学。 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 把枯燥的学习融入活泼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采用课堂作业进行评价 算一算: 16-7= 14-8= 12-5= 13-6= 13-7= 14-7= 11-5= 15-6= 12-6= 11-4= 看一看、写一写 ⊙⊙⊙⊙⊙⊙⊙⊙⊙⊙⊙⊙⊙ 13-6= 13-7= {★★★★★★★★★}★★★★★★★★ 17-8= 17-9=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十几减几   13-8=5 13-5=8 因为:8+5=13 10-5=5 所以:13-8=5 3+5=8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节课,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 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本节课根据学生的 特点设置情景,把计算数学蕴含在实际情景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计算的实际意义,孩子们初步学会了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可以采取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饿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本节课,采用算法多样化和算法选择的恰当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算法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使学生善学、乐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