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快速跑》,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奔跑技巧》中的第二节《50米快速跑》。详细内容包括: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起跑与冲刺的动作分解、呼吸调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和动作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起跑与冲刺动作的分解及要领掌握。
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的全程技术要领和呼吸调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口哨、秒表、标志物。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起跑线和终点线。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速奔跑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
讲解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重点强调起跑、冲刺动作的分解,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起跑、冲刺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安排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的全程练习,教师计时,学生互相鼓励,提高奔跑速度。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50米快速跑》
2. 重点内容:
起跑动作要领
冲刺动作要领
呼吸调节方法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练习50米快速跑,并记录成绩。
答案:成绩记录表(见附件)
2. 作业要求:每周至少练习3次,每次至少完成5组50米快速跑,记录最佳成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水平。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50米快速跑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起跑与冲刺动作的分解及要领掌握。
2. 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的全程技术要领和呼吸调节。
3. 学生分组练习时的巡回指导和纠正动作。
4.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练习与成绩记录。
一、起跑与冲刺动作的分解及要领掌握
1. 起跑动作分解:
站立姿势:双脚一前一后,前脚距起跑线约一脚长,后脚距前脚约半脚长。
起跑信号:听到发令枪声或信号时,迅速向前推离起跑线。
起跑步伐:前脚用力向后下方蹬地,后脚向前上方迈出,手臂配合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2. 冲刺动作分解:
倾听身体前倾,增大步长,提高步频。
双手摆动幅度加大,手臂快速摆动,配合腿部运动。
冲刺阶段保持呼吸节奏,不要憋气。
二、50米快速跑的全程技术要领和呼吸调节
1. 全程技术要领:
起跑阶段:迅速、平稳地推离起跑线,进入加速阶段。
加速阶段:尽快提高速度,尽量保持直线运动。
保持阶段:在达到最高速度后,尽量保持速度,避免减速。
冲刺阶段:全力以赴,加大步长和步频,力求冲过终点线。
2. 呼吸调节:
起跑阶段:采用快吸快呼的方式,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
加速阶段:保持呼吸节奏,避免呼吸急促。
保持阶段:调整呼吸,保持稳定,以免影响速度。
冲刺阶段: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加大呼吸力度,为肌肉提供氧气。
三、学生分组练习时的巡回指导和纠正动作
1. 巡回指导:
教师在学生分组练习时,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2. 纠正动作:
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纠正,避免形成错误的运动习惯。
采用示范、分解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动作。
四、作业设计中的实践练习与成绩记录
1. 实践练习:
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练习50米快速跑,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家庭亲子关系。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等活动,提高运动技能。
2. 成绩记录:
设计成绩记录表格,方便学生记录每次练习的成绩,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教师定期检查成绩记录,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重点关注起跑与冲刺动作的分解及要领掌握、全程技术要领和呼吸调节、学生分组练习时的巡回指导和纠正动作以及作业设计中的实践练习与成绩记录等细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50米快速跑技能。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简练、清晰,语调要富有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动作时,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模仿。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5分钟,通过趣味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课程铺垫。
2. 技术讲解与示范环节:10分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配合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
3. 学生分组练习环节:10分钟,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提高技能水平。
4. 随堂练习环节:10分钟,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适时提问,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四、情景导入
1.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有趣的实践情景,如“抓小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跑的乐趣。
2. 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方法运用:采用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50米快速跑技能。
4.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合理,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同时也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5.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发现部分学生在起跑和冲刺动作上仍存在不足,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指导。
6.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个别辅导、组织小组竞赛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语言语调、时间分配、课堂提问和情景导入等方面的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课后反思和改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