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篮球教学部分,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篮球基本技术”中的第二节“原地运球”。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相关篮球规则。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控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篮球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体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力度和节奏控制。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篮球、哨子、计时器、篮球架。
2. 学具:篮球、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篮球运动员是如何控球的,引出原地运球的重要性。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身体挺直,眼睛平视前方,手腕灵活,用手指拨球。
(2)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
(1)讲解原地运球时,手腕和手指的用力方法。
(2)讲解原地运球的节奏控制,让学生体会运球的力度和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小游戏(10分钟)
设立篮球运球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
身体挺直,眼睛平视前方
手腕灵活,用手指拨球
2. 原地运球节奏控制
力度适中,节奏均匀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练习原地运球,每天至少10分钟。
(2)观察并记录自己在运球时的不足之处,下次课与同学分享。
2. 答案:
(1)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
(1)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战中。
(2)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或校队,提高篮球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力度和节奏控制。
2. 技术讲解与示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3. 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练习情况的点评和指导。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组织篮球比赛和拓展活动。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原地运球的力度和节奏控制
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指导学生用手指拨球,而非手掌拍球,提高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
力度控制:让学生体会适当的力量,避免用力过猛或过轻,保持运球的稳定性。
节奏控制:引导学生保持均匀的节奏,可以采用拍子器或口令进行练习。
二、技术讲解与示范解析
1. 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身体姿势:挺直身体,保持头部、肩膀、腰部和膝盖的自然弯曲,双膝微蹲,保持稳定。
手臂动作: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用手指轻轻拨球,控制球的高度和方向。
眼神:眼睛平视前方,观察场地和队友,提高反应速度。
2. 练习方法
逐步提高难度:从简单的单手运球开始,逐步过渡到双手交替运球。
模拟实战: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在对抗中练习原地运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作业设计解析
1. 点评和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进步和问题。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如力度、节奏、动作协调性等方面。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技能水平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2. 组织篮球比赛和拓展活动
定期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提高竞技水平。
开展篮球拓展活动,如篮球知识讲座、篮球电影欣赏等,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简练,语调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动作时,用简单的口令或词汇强调动作要领,便于学生记忆。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篮球比赛视频,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深入讲解原地运球的技巧,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小游戏:10分钟,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原地运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2. 结合实际比赛场景,讲解原地运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内容安排较为合理,从基本动作讲解到实践练习,再到拓展活动,循序渐进,让学生充分掌握原地运球技巧。
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课堂氛围: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组教学,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5.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高篮球技能。
6.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原地运球时力度和节奏控制方面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力度和节奏控制的练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提高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