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春天举行音乐会》说课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六课,整首歌曲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风、春雷都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还把春笋比喻成小小指挥家。歌曲跳跃、活泼,多处运用了休止符,使音乐流动起来,充分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大地万物开始苏醒,花红柳绿的一片盎然景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后十六节奏。
二、技能目标:
1、能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
2、通过让学生去模拟雨声、风声、雷声和水声,让他们对声音的强弱的对比有一个鲜明感受,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强弱。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感受春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教学重点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
2、能将歌曲的强弱达到鲜明的对比。
突破措施:
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与示范作用,通过准确的启发与到位的示范帮助学生把握好歌曲的情绪。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想象春天的各种声响与不断的演唱实践中掌握好歌曲的强弱对比。
教学难点及突破措施
教学难点:
1、休止符处停顿恰当
2、掌握好后十六节奏的演唱
突破措施:
1、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将休止符想象成路边的盛开的小花“闻”一下再接着唱,这样在学生在“闻花”的时候就将休止符停顿的时间掌握了。
2、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在观察中对比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区别,在对比中掌握十六分音符节奏演唱的时值是八分音符的一半,从而掌握演唱速度也自然比八分音符快一些。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听唱法 2、感受体验 3、模仿表现 4、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天的气息
1、导入:“同学们,在课的开始老师给大家弹一首乐曲,你们猜一猜老师演奏的是哪一种会飞的小动物?”
2、演奏《杜鹃圆舞曲》。
(能够在课前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布谷鸟是春天的象征,引入本课。)
3、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对!是布谷鸟。老师演奏的这首乐曲叫做《杜鹃圆舞曲》,在我们学过的歌曲里也有一首歌是描写布谷鸟的,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手风琴伴奏,学生演唱《布谷》,作为发声训练。
(简单的发声练习,在不脱离欣赏的同时又为后面学习歌曲做了良好的练声准备。)
4、“布谷鸟欢快的叫声,预示着美丽春天的到来,现在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春天,去领略春天的美好。”
5、出示幻灯片,与学生一起感受春天的美景。
二、聆听春天的声音
1、导入春天的声音:“欣赏完春天的美景,春姑娘委托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位春天的朋友。闭上眼睛,猜猜他们是谁。”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2、播放课件中春水的声音并模仿:
(1)听声音,回答“这是谁?”
(2)出示课件春水的图片。(揭示答案)
(3)学生模仿春水的声音。
(4)引导学生模仿小溪水从远处向我们流淌过来这一过程中声音的变化。
(5)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并引导学生认识水流到身边时声音的音量是最强的。
(通过声音模仿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小溪水从远处流淌过来声音的变化,感受声音强弱的对比。培养低段学生的对声音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明确概念。)
3、播放课件中春雷的声音并模仿
(1)听声音,回答“他又是谁呢?”
(2)出示课件春雷的图片,即揭示答案。
(3)引导学生用最强的声音模仿春雷的声音。
(再次感受声音的强弱。)
4、课件播放春风的声音并用肢体语言模仿刮风时的状态。
(1)课件出示春风的图片,接着我们认识第三位朋友,回答“这位是谁呢? ”
(2)“春天的风是什么样的?我们用肢体语言来模仿一下春风的姿态,好吗?”
(3)深入引导学生模仿微风的声音。
(X X 0 X | X 0|)
沙沙 沙 沙
解决休止符号难点:“春天呀路边有许多小花盛开了请你们停留片刻闻一闻,再往前走。”
5、引出春天的最后一位朋友并解决本课难点之二后十六节奏型。
(1)春天的朋友还少了谁呢?
(2)播放课件春雨的声音和图片。
(揭示答案)
(3)解决难点之二:“我也来学学春雨唱歌”
(X X X X X|要求声音很弱)”
滴答答答答
如果学生声音过强提醒他们下起小雨的声音应该如何演唱。
三、学习春天的歌曲
1、初听范唱
认识了春天的朋友们,他们非常高兴,想和我们开个音乐会,他们组成了一支春之声乐队给咱们带来一个节目。我们来欣赏一下,听完请把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课件出示问题)
(以乐队的形式创造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的想象空间。)
2、填充课件内容并认识春天的朋友
“谁是乐队中的主唱?”
“谁是乐队中的键盘手?”
“谁是乐队中最有激情的鼓手?”
“谁又是最忠实的观众呢?”
(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追求时尚的心态)
3、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歌词:“小乐队的每一位成员想邀请你们参加到他们中间去,你们来模仿他们的声音好吗?”
师按节奏朗读前半句:
春雨唱歌呀 滴答 滴答
春风弹琴呀 沙沙 沙沙
春雷打鼓 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 哗啦啦啦啦
(2)与学生交换朗读歌词:“我们交换一下,你们来念前面的,老师来念后面的。”
师用手势提醒生注意声音的强弱。
(3)范唱歌曲第一部分:“老师还把这几句串上了音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师生交替演唱歌曲第一部分:“老师来唱前面半句,你们来唱后面的声音。”
(5)师生齐唱第一部分:“我们全部连起来唱一唱。”(第一遍熟悉歌曲,第二遍声音做强弱处理)。
(运用了师生互相接歌词的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前面环节中,基于学生对春天各种声音已有所了解,因此让学生先来朗诵后半句的象声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师生交替朗读歌词,生既学了前半句的歌词,又听到师对四种声音的鲜明对比。师的范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及强弱。)
4、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
(1)“这支乐队还少了谁呢?”
{课件出示“指挥家”}(春笋)呦,可真了不起。我最羡慕指挥家了。谁能为大家模仿一下指挥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看看歌曲中是怎样描写的?
(2)师范唱最后一句,学生学唱。{播放课件休止符处出现“花”}
(3)最后一句情绪处理并演唱。
“如果你是一场音乐会的指挥家,你会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自豪,威风……”“好,那就请你们在演唱时也将这种自信用声音表现出来吧!”
5、完整演唱。{出示课件歌谱}
“歌曲学完了,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唱一唱。”
(1)针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使演唱更加完美。
(2)学生分为4个小组,教师示范指挥后找学生指挥大家演唱。
6、配上打击乐器演唱。
(1)师:课前老师在你们每个小组的凳子下面放了一些打击乐器。轻声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拿的乐器适合表现什么声音?然后再按照歌曲中表现声音的节奏练习敲一敲。
生:练习。师走到学生中指导节奏型、美感、力度。
(2)听琴声坐好。各小组唱、奏(滴答答沙沙……轰隆隆哗啦)师给手势。
(3)师:这个声音真好听,相信这场音乐会有了大家的伴奏一定会更加热闹的。现在我们就完整地表现一下歌曲。
大家边唱边奏边表演。
四、拓展
1.引导学生唱其他关于春天的歌曲:“你们还会关于春天的什么歌曲啊?”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打开孩子们向往春天的心灵,培养他们自信地唱春天。)
2、演唱古诗词歌曲。
(引导学生不但我们喜欢春天,古代的人们也很热爱春天,并把古诗改编的歌曲送给学生,这首歌曲音乐既好听又琅琅上口,学生一学就会,并在这首歌曲中结束本课,比较完整。)
五、小结
“一个绿色的春天在你们的装点下变得五彩缤纷,希望你们的春天也同样的精彩,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时光,不要让时光从身边溜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