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案《趣谈鼻子》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材《身体的大世界》中的第二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趣谈鼻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鼻子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鼻子结构图、PPT、实物(如:纸巾、手帕等)。
2. 学具:画纸、彩笔、镜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脸上有什么器官可以帮助我们呼吸吗?”引发幼儿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鼻子。
2. 讲解:利用PPT展示鼻子的结构图,讲解鼻子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让幼儿初步了解鼻子的基本知识。
3. 实践: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并在画纸上描绘出鼻子的形状。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保护鼻子,如遇到灰尘、感冒时要注意什么。
6.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保护鼻子的好方法。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趣谈鼻子
2. 内容:
(1)鼻子的结构:鼻梁、鼻翼、鼻孔、鼻毛、嗅觉细胞
(2)鼻子的功能:呼吸、嗅觉
(3)保护鼻子的方法:不挖鼻孔、遇到灰尘用纸巾捂住口鼻、感冒时戴口罩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鼻子,并标注出鼻子的各个部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鼻子的结构和功能,但部分幼儿在保护鼻子方面的意识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
(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共同讨论保护鼻子的方法。
(2)开展“保护鼻子,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目标中关于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的部分。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关于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的部分。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和描绘鼻子的形状。
5. 作业设计中的画出自己的鼻子并标注各个部分。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关于提高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和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一、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1. 观察能力:通过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培养他们观察细节的能力。
2. 表达能力:在互动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合作能力:在随堂练习中,让幼儿分组讨论保护鼻子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具体做法如下:
1. 讲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时,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2.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讲解保护鼻子的方法,让幼儿明确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
3.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幼儿对鼻子知识和保护方法的掌握。
三、实践环节
1. 观察鼻子:教师引导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注意提醒他们观察鼻子的各个部分,如鼻梁、鼻翼、鼻孔等。
2. 描绘鼻子:让幼儿在画纸上描绘出鼻子的形状,并在旁边标注鼻子的各个部分。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互动环节
1. 鼓励幼儿分享观察到的鼻子特点,给予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教师针对幼儿的分享进行点评,纠正错误的认识,巩固正确知识。
五、作业设计
1. 作业要求幼儿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的鼻子,并在旁边标注鼻子的各个部分。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同时了解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注意检查幼儿对鼻子各部分的认知,给予针对性指导。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幼儿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保护鼻子意识。
2. 拓展延伸:
a.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共同讨论保护鼻子的方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鼻子像个小山丘,帮助我们呼吸新鲜空气”。
2. 语调亲切、温柔,语速适中,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环节:约5分钟,通过提问和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解环节:约10分钟,简洁明了地讲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3. 实践环节:约10分钟,让幼儿观察和描绘鼻子。
5. 随堂练习:约10分钟,分组讨论保护鼻子的方法。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如“你们知道鼻子有哪些部分吗?”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活场景导入,如提到灰尘、感冒等,让幼儿认识到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2. 结合实物、图片等教具,增强情景的真实感,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但需注意讲解时的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导致幼儿难以理解。
2.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观察、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但需注意在实践环节中,对幼儿的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鼻子的基本知识。
3. 课堂氛围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导入等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但需注意在互动环节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4.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活动,巩固幼儿对鼻子知识的掌握,提高保护鼻子的意识。但需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程度,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
a. 增加课堂互动,让幼儿更多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b. 优化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c.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