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5篇
一、教学内容
1.《创意美工》第3章“有趣的纸艺”:第1节“彩纸折叠”,第2节“彩纸剪贴”。
2.《幼儿手工》第4章“生活小制作”:第1节“环保笔筒”,第2节“小猪储物盒”。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彩纸折叠、剪贴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彩纸折叠和剪贴的技巧,废旧物品的创意利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彩纸、剪刀、胶水、废旧物品(如饮料瓶、纸杯等)。
2.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展示一幅用彩纸折叠、剪贴而成的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作的特点。
2. 例题讲解:
教师讲解彩纸折叠、剪贴的方法,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3. 随堂练习:
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动手进行彩纸折叠、剪贴练习。
4. 生活小制作: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如环保笔筒、小猪储物盒等。
5. 互动环节: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展示、评价各自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
1. 彩纸折叠、剪贴的基本技巧。
2. 环保笔筒、小猪储物盒的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利用彩纸折叠、剪贴技巧,制作一幅画作。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生活小物品。
2. 答案:
画作: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彩纸进行折叠、剪贴。
生活小物品:教师提供制作步骤,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 拓展延伸:
教师可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手工制作的方法,如泥塑、布艺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同时,鼓励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发挥手工制作的实用价值。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在选取教材时,需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大班幼儿,教学内容应逐步增加难度,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例如,在彩纸折叠和剪贴的教学中,应选择简单且易于操作的图案,如蝴蝶、小兔子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 技能目标:掌握彩纸折叠、剪贴等基本手工制作技巧。
2. 过程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1. 教学难点:彩纸折叠和剪贴的技巧。这些技巧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掌握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这是幼儿手工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作品或实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教学内容。
补充说明:情景引入应具有吸引力,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动物、植物、节日等主题。
2. 例题讲解: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示范操作,讲解手工制作的方法。
补充说明: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解速度和内容,确保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练习。
补充说明: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五、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1. 作业设计: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补充说明:作业难度适中,既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补充说明:反思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亲切、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使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确保吸引幼儿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约10分钟,配合示范操作,确保幼儿理解制作方法。
3. 随堂练习:约20分钟,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手工制作。
4. 互动环节:约5分钟,组织幼儿展示、评价作品,增强课堂氛围。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教学内容。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增强情景导入的吸引力。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本次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是否需要调整难度,以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环节是否流畅,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快,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四、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手工制作。
五、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有效巩固所学知识,作业难度是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