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全部知识点.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14956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全部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全部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全部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全部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全部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修 VI 环境保护1第一章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 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环境的分类:A.按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其他标准二、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2.社会环境因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三、环境质量 1.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分类:

2、A.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危害:A.威胁生态平衡 B.危害人类健康 C.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特点:突发性;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选修 VI 环境保护2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A.人类依赖

3、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1.采猎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对自然的态度:改造自然2.农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 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3.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蔓延的全球 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4.后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和谐 1.尊重和善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第二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一、自然资源的涵义1.概念:自然界

4、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只要他对人类有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2.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太阳能、风能、A.按照是否 潮汐能再生或恢复: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B.按照存在的空间分布:宇宙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选修 VI 环境保护3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A.表现:水资源短缺 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用水量加大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B.形成原因: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流域植被和湿地破坏严重 2.土地资源问题A.表现:人均用地减小、耕地资源缺乏、土地浪费 人口增长 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B.形成原因 土壤次生盐碱化 潜育

5、化以及环境污染 城市、公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3.矿产资源问题A.表现:人均拥有量低、后备资源不足、生产能力下降、面临着枯竭、矿区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B.形成原因 总量不足 浪费严重 开采时间过长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很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石油缺乏阻碍经济选修 VI 环境保护4增长 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2.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 加强石油资源勘探,增加可采储量 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二

6、、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地下采矿与环境:A.对环境的破坏:因地下采空而引起地表岩层断裂、塌陷和下沉 B.表现:对土地的破坏、损坏建筑、污染水资源 回填采空区 C.防治方法 土地复耕 污水处理排放 2.露天采矿与环境 A,对环境的破坏:因大规模地挖掘地表覆被层而破坏生态环境 B.表现:毁坏农田,占用大量土地;加剧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水污染 做好土地复耕和再种植C.防治方法 防治水污染 处理好剩余的矿石和尾沙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污染:煤炭燃烧释放的 CO2、SO2等导致温室效 1.煤炭资源利用 应、酸雨应、酸雨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燃煤释放的余热 2.改进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

7、,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选修 VI 环境保护5 A.优化用没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转化为二次能源(电能、煤气)的生产量 B.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C,加快废弃矿石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措施:植树造林 水源涵养带2、防护林带类型 水土保持林带 防风固沙林带 防风林 梯田3、较少流 轮作 失的耕作方法 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保护性耕地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A.土地开发的要求: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力B.做到:防治盲目扩大耕

8、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 荒漠化C.不合理利用土地的后果:石漠化 土地生产力退化,甚至消失 土地产量下降2.科学整理土地 A.土地整理的目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农村无用的沟坝、不整的道路沟渠、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B.土地整理的对象:工矿建设占用地和废弃地工矿建设占用地和废弃地 城市不合理用地城市不合理用地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选修 VI 环境保护6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1.生物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2.非生物成分:指生物的生存环境(空气、水、养分和气候因素)二、生态平衡 1.概念: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

9、括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续的动态平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2.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调节作用3.食物链和食物网三、受损生态系统 自然因素1.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 人为因素2.受损的生态系统的表现:A.原有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B.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森林覆盖率低1.我国的森林现状 人均拥有量少 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草场面积广大2.我国草场资源现状 草场严重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3.水土流失 A.我国的水土流失 分布: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

10、区 类型:风蚀和水蚀 B.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选修 VI 环境保护7 人为因素 C.危害 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三、土地荒漠化 1.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 2.成因: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现状3.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 减少的原因 人为原因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1.植被破坏 A.原因: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B.后果:水土流失、荒漠化 发展生态农业2.保护植被的措施 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A.作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B.现状:生物多样性正在锐减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迁

11、地保护第四章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防治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2.水体污染物:引起天然水体污染的物质 3.水体污染源:向水中排放或者释放污染物的发生源或者场所选修 VI 环境保护8 人体:中毒、致癌等4.水污染的危害 土壤: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死亡 水生生态系统二、水污染的防治:原则:预防、治理、管理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大气污染概述 1.概念: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

12、,并且持续足够的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2.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3.大气污染源: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4.主要大气污染类型:酸雨、光化学污染、温室效应二、大气污染防治 措施:控制污染物和绿化植被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一、固体废弃物污染概述 1、概念: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各类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危害: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健康。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收集,密封运输破碎、压缩、焚烧卫生填埋资源化第四节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一、噪声概述1.概念2.

13、分类: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 噪声:使人产生头痛、脑涨、多梦、失眠等3.危害 强噪声:使人听力受损选修 VI 环境保护9 极强噪声:影响胎儿发育和儿童智力发展 噪声振动:影响建筑物 声源控制二、噪声控制途径 传播途径控制 接收者的防护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涵义 1.概念:资源环境管理2.分类 区域环境管理 专业环境管理二、中国环境管理思想 1.基本国策 2.战略方针:A.三同步:规划、实施、发展 B.三统一:经济、社会、环境 预防为主3.管理政策 防治结合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一、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

14、管理政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二、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1.征收排污费制度 2.污染限期治理制度选修 VI 环境保护10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中国环境保护法体系一、宪法 相关环境规定 宪法:作用:是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归入我国环境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三、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标准第四节 环境保护任重到远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一、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 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 实施 ISO1400 系列标准 善待资源,善待地球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崇尚绿色 建立绿色社区 关注环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