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挖方路基施工技术方案III级报公司
45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1.1编制依据 2
1.2适用范围 2
2、 工程概况 2
2.1自然条件 3
2.2工期计划 3
2.3施工场地布置 4
2.4主要技术手段 6
2.5不利条件 6
2.6有利条件 6
2.7工程数量 7
路基填挖工程数量表 7
3、 资源配置 8
3.1资源配置 8
3.2组织机构 9
4、 图纸设计要求 9
5、 施工方案和方法 10
5.1施工前准备 10
5.3土石方的调配 12
5.4挖方路基施工 12
6、 质量保证措施 18
6.1质量保证体系 18
6.2管理方针与质量目标 22
6.3质量保证措施 22
7、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2
7.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22
7.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4
7.3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措施 25
7.4现场安全施工措施 26
8、 文明施工及环保规划 28
8.1文明施工 28
8.2环境保户规划 28
挖方路基施工技术方案
( K35+400-K47+940)
1、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施工招标文件、 图纸、 补遗书等相关资料;
1.1.2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 规程、 指南; 1.1.3贵州省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法律和要求;
1.1.4工程承包合同、 协议、 纪要等有效合同文件;
1.1.5建设单位明确的施工日期、 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及关键工程控制要点; 1.1.6现场踏勘获取的资料, 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 水电路临时租地等情况, 水文地质气象, 交通、 机械等;
1.1.7人力资源、 材料、 设备和经济方面的实际情况;
1.1.8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 工法成果、 机械设备、 技术水平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
1.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 沿德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路基挖方工程。
本方案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路基挖方施工要点的保证, 未涉及的各种施工技术要求, 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执行。
2、 工程概况
本合同路线起点位于官舟互通, 起点桩号K35+400, 终点位于官庄1号桥终点岸的路基上, 距离官舟水库边的G326国道约200m。本合同段终点桩号右幅K47+940( 左幅K47+904.736) , 全长12.54Km。主要工程为桥梁、 隧道及官舟互通、 官舟服务区。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 双线四车道, 设计车速80km/h。合同工期自 09月15日至 09月14日, 合同段总价为5.0917亿元。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有1座互通、 1处服务区、 4座隧道、 5座大桥、 2座中桥。其中主线路基长7.8公里、 桥梁长1520.6m、 隧道单洞长7261m。桥梁桩基共172根, 墩柱共102根, 盖梁49个, 地系梁47个, 墩系梁23个, 桥台28个。预制T梁319片, 其中30mT梁285片, 20mT梁34片。路基土石方填方共计240万m3、 挖方共计185万m3。涵洞及通道共42道, 其中盖板涵34 道、 钢波纹涵4道、 通道4道。
2.1自然条件
2.1.1自然条件
场区地处贵州东北部, 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接壤部位。贵州中北部黔北山地高原之南, 乌江中下游的黔东北德江县、 沿河县境内。本项目位于沿河县官舟镇, 海拔440-1296m, 为低中山丘陵区, 地势东南部及西北部高峻, 海拔最高1500m最低处仅262m, 一般地区多在800-1000m。山岳与谷地在区内呈北北东南向延展。区内可划分两大地貌: 山地和河谷阶地。该区灰岩十分发育, 卡期特地貌非常典型, 几乎遍布全区, 构成了复杂的地貌特征。路基接近官舟水库防护区。路基右侧紧邻326国道, 交通比较方便。
2.1.2水文、 气候
场区属长江流域之乌江水系。区域内气候宜人,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四季不甚分明, 气候温和, 阳光充分, 雨量充沛, 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 无霜期达295天, 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5℃ 左右, 最热月( 7月) 平均气温23℃左右。年降雨量900~1500mm, 年均降雨量1180mm, 一般五月至七月间和十月份雨量较多。全年日照时数为1115.4小时。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水热同季。
2.1.3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区内路线附近主要出露地层有第四系、 中生界的三迭系。根据地质调绘结果及综合地质勘察资料, 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有: 边坡失稳、 岩溶、 软土。地质状况从上而下, 分别有亚砂土、 河床砂、 淤泥层、 灰岩、 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
2.1.4不良地质状况
根据现场地质调绘, 场区无重大不良地质。
2.2工期计划
本工程路基开挖、 边坡防护及排水工程计划从 12月1日正式进入施工准备, 至 10月31日工程全部结束, 工期335日历天。
路基防护及边坡排水工程是随路基开挖一级边坡后随即开始, 路基开挖结束后, 防护及排水就进入收尾工程阶段。一些不能及时防护的边坡, 要有覆盖措施。同时保证, 防护、 排水及开挖均衡向前推进。
2.3施工场地布置
本工程根据路基填挖数量、 施工难易程度、 均衡工期进度计划的原则, 全线划分为四个路基作业段落, 路基一队施工范围从路线起点到下宅隧道进口, 之间包含官舟互通区、 官舟服务区; 路基二队施工范围从下宅隧道出口到K45+000, 之间有本标段最高填方段落, 以及最高挖方段落, 施工难度较大, 大总分填料需要外借; 路基三队从K45+000到青龙隧道进口, 之间填挖数量不是太大, 考虑能快速接通, 形成全线的纵向便道, 便于官舟1号桥的架梁施工; 路基四队施工范围从青龙隧道出口到终点, 之间有高挖方段落, 同时利于填料的运距也较远。具体布置如下图:
2.4主要技术手段
2.4.1挖方段, 都应首先清表, 即清除树根、 杂草和覆盖土, 避免混入填料中。
2.4.2边坡一般按8-10m一级进行分级。
2.4.3开挖要求: 严禁使用大爆破, 依地质条件, 边坡形式选用预裂爆破、 光面爆破等控制性爆破技术要求, 特别是临空设计坡面5m范围岩层开挖时, 可采用小孔( Φ40mm, 深1.5~2m) 、 小药量( 1~2 Kg) 爆破, 以保证边坡岩体的完整。边坡上方的取土爆破必须严格控制, 不得松动边坡岩层。自上而下逐级开挖, 逐级支护。雨季施工时, 必须做好所开挖坡面未防护前防水工程, 可采用遮挡、 拦截方式防止地表水对边坡的损害。
2.4.4对边坡稳定性较差的段落, 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 严禁一次开挖到底, 应开挖一级, 支护一级, 然后开挖下一级。同时也要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 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 造成新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 以利支挡及防护工程的施工。边坡开挖中, 如有地下水出露, 应将地下水排出系统, 不可堵死。
2.5不利条件
区段内有最高七级边坡的开挖, 我公司还没有现成的施工经验, 场区所处岩溶地质区, 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 无法绝对保证边坡的稳定, 以及运营过程当中坍塌事故发生。所有高边坡设计全部为主动防护网的防护, 防护条件是否安全?
图纸设计本标段的挖方料都要作为路基填料使用, 可是有一部分挖方弃料 是高液限粘土, 含水量较大, 按规范要求不能作路基填料, 这部分缺口需要外借, 同时一工区的土石方调运运距较远。
2.6有利条件
区段内交通条件较好, 施工便道可直达每个施工点, 区内石方调运也比较方便。除水稻田等软土地基作为弃方外, 其余岩层较好, 是作为路基的良好填料。
2.7工程数量
本项目各自解段落工程数量表如下:
路基填挖工程数量表
序号
起讫桩号
长度
填挖方量
填挖合计( m3)
左幅( m)
右幅( m)
填方( m3)
挖方( m3)
填方( m3)
挖方( m3)
官舟互通区
1
K35+400—K35+579
179
34861.1
10.6
119007.8
386634.
新寨中桥
2
K35+633.04-K35+751.40
118.369
26616.3
59.2
主线跨线桥
3
K35+845.133-K36+300
454.867
14515.6
180089.
匝A
4
AK0+000-AK1+042.91
1042.91
30303.8
134432.
匝B
5
BK0+111.86-BK0+321.69
209.835
0
46235.6
匝C
6
CK0+110.312-CK0+315.3
205.024
8368
208.2
匝D
7
DK0+063.882-DK0+280
216.118
0
23645.3
匝E
8
EK0+000-EK0+138.174
138.174
4343
1953.8
9
K36+300-K37+646.96
1346.96
269389.
55827.9
269389.3
55827.9
胡家中桥
10
K37+703.04-K38+360
656.96
58863.7
46089.6
58863.7
46089.6
官舟服务区
11
K38+360-K39+160
800
54295.3
52364.5
96595.2
350718.
1线
12
1K0+112.882-1K0+424.9
312.032
332.6
225349.
2线
13
2K0+111.353-2K0+448.0
336.672
41967.3
73004.9
14
K39+160-K39+626.5
466.5
63538
64827.2
63538
64827.2
枣树坝大桥
15
K39+815-K40+462
647
27397.9
146537.
27397.9
146537.
车田湾大桥
16
K40+719-K40+997.96
278.96
9421.2
56913.4
9421.2
56913.4
跳蹬大桥
17
K41+316.04-K41+820
503.96
237602.
114704.
275029.7
155822
18
YK41+820-YK42+135
315
27219.9
14025.8
19
ZK41+820-ZK42+134
314
10207.2
27091.9
卢洞溪隧道
20
YK43+168-YK43+235
67
12094.5
1101.2
41051.6
1649.8
21
ZK43+155-ZK43+220
65
28957.1
548.6
下宅隧道
22
YK44+250-YK45+915
1665
625830.
66557.3
1342904.
254137.
23
ZK44+228-ZK45+870
1642
717074
187580.
青龙隧道
24
YK46+902-YK46+980
78
44907.4
2678.6
100519.2
8713.9
ZK46+875-ZK46+965
90
55611.8
6035.3
官庄隧道
25
ZK47+533-ZK47+540
7
0
1544.6
0
1544.6
官庄1号大桥
26
YK47+758-YK47+940
182
88.2
87423
90.2
328925.
27
ZK47+700-ZK47+900
200
2
241502.
小计
2403808.
1858342
3、 资源配置
3.1资源配置
3.1.1劳动力资源
主要人员配备表
工班名称
人数( 人)
担负主要任务
开挖爆破班
48
钻眼、 装药、 爆破、 开挖等
运输班
80
填料运输
排水施工班
50
临时排水、 最终排水设施作业等
防护班
80
边坡防护( 专业厂家)
测量、 试验检测
6
测量放样、 试验检测
杂工班
25
便道养护、 垃圾清理
小计
289
3.1.2机械设备配备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施工工艺或内容
设备名称
施工能力
数量( 台)
备注
开挖
潜孔钻
6-12m
20
凿岩深度
挖掘机
1.5m3
20
装载机
2.8m3
5
自缷汽车
20T
40
3.2组织机构
为圆满完成此处高边坡挖方的施工任务,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下设专门的路基作业队, 具体负责此段路基的施工, 项目部设置如下部门: 工程技术部、 安全环保部、 工地试验室、 计划合同部、 财务人事部、 材料设备部、 综合办公室。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
项目经理: 刘晓阳
总工程师: 谢华
项目副经理: 程小军
工程技术部:
姚永庆
安全环保
部:
李伦
工地试验室:
刘凤杰
计划合同部:
魏治慧
财务人事部:
李积彪
材料设备部: 王朝霞
综合办公室:
蒋燕
路基施工作业队
4、 图纸设计要求
4.1合理确定项目的施工顺序, 为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稳定, 除采用合理的支挡加固措施外, 还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 工艺及程序, 避免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破坏, 造成重大损失, 甚至留下后患, 影响边坡的长期稳定和运营的安全。
4.1.1认真做好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充分考虑当地季节性气候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新开挖边坡未防护前, 雨天须对坡面进行遮挡、 防止水流对边坡侵蚀。
4.1.2开挖及支挡工程施工前须做好地表排水系统。
4.1.3在施工期间, 做好施工现场的地质观察和记录工作, 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现场情况与地质报告不符, 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以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方案。
4.1.4防护治理措施: 区内主要采用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以及部分段落的锚杆框架梁防护, 还有一、 二级边坡全部采用植草防护。
4.1.5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 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 应将路床深度内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 以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
5、 施工方案和方法
5.1施工前准备
5.1.1建立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人员到场, 所需机械设备按需进入现场。
5.1.2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图纸、 编制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 进行技术、 安全环保交底。使施工管理人员掌握关键工序的作业程序、 施工方法、 质量标准、 了解安全、 节能环保等有关注意事项。
5.1.3对场区进行控制点加密, 控制点进行联测, 边坡、 中桩恢复。
5.1.4完成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建设。
5.1.5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 人员、 材料、 机械设备等施工前的监理报批程序。
5.2弃土场的选择
5.2.1图纸设计本项目的土石方工程中的挖方, 土方比例占全部挖方的15%, 除清表后的草皮、 生活垃圾、 树根、 腐殖质的土作为弃方外, 其它挖方弃渣均按石方工艺填筑路基。
5.2.2本项目所选弃土场, 一是用来堆放本项目几段特殊路基的软土与淤泥。二是堆放与图纸设计有出入的高液限粘土, 这些挖方料不能作为路基的填料。
淤泥分布段落及数量表
段落桩号
数量( m3)
K35+400-K36+000
26478
K36+700-K37+500
43222
K37+900-K38+000
8464
K39+460-K39+620
13082
YK44+400-YK44+700
45075
CK0+110-CK0=270
3809
官舟服务区K38+360-K39+160, 长度800m,占地98亩, 根据前期勘察及土工试验此段挖方有35万方, 图纸设计是全部用于路基的填筑, 可是经过试验含水量、 液限都超限, 不能作为路基的填料, 只能作为弃方处理。
5.2.3弃土应不占或少占耕地, 在可能条件下, 弃土平整为耕地, 防止乱弃乱堆, 或堵塞河流, 损坏农田。根据就近原则, 本项目选择四个弃土场, 位置分别如下:
1号弃土场: 充分利用互通区的各匝道的包围圈, 存放K35+400-K36+000 K36+700-K37+500的淤泥。这些淤泥能够作为种植土使用。匝道形成天然防护。注意留出路基排水沟, 保证互通区排水畅通。
2号弃土场: 官舟服务区终点, K39+160右侧50m处有一自然低凹谷地50亩, 四周天然防护坝堤, 可存放弃渣35万方, 主要存放、 K37+900-K38+000、 K39+460-K39+620二处以及官舟服务区的粘土。此处不要任何防护措施, 弃土可平整为耕地。
3号弃土场: K44+400左侧30m, 有一自然天然河谷阶地20亩, 与此处一乡村道落差有15m, 可存放弃渣10万方, 主要存放在YK44+400-YK44+700的8万方淤泥。弃土场外侧施作一8m高的挡墙, 弃土堆上施工一条排水沟。
4号弃土场: K46+900右侧200范围有一天然山间谷地, 可能存放标段终点的弃渣。因设计图纸设计下一施工标段需要本项目的终点的挖方作为路基填料, 如果下一标段需要填料, 此弃土场可不征用。
5.3土石方的调配
5.3.1土石调配原则: 就近利用, 以减少运量; 半填半挖首先考虑移挖作填, 横向调配, 剩余部分再纵向调配; 一般不作跨沟调运, 在自然段内分配调用; 优先考虑从高往低处调配。
5.3.2路基一队施工区域除官舟报务区35万方要外借之外, 其余基本平衡。路基二队征用K44+900左侧山头, 自采100万方石渣作为路基二队的填料, 路基三队也从此开采30万方石渣作为K45+000到青龙隧道口路基的填料, 此处本项目的全高7 级边坡挖平山头。路基四队有32万的挖方弃渣, 10万方用于自有路基填筑, 其余调运至下一标段使用或作弃料。
5.4挖方路基施工
5.4.1路基挖方施工
测量放样: 按施工图及测量技术规范要求, 在坡顶位置放出开口线; 根据现场地形需要, 如开挖后, 坡面的雨水不能快速排出路基范围, 就要在坡顶施做坡顶截水沟, 选择截水沟开挖线时, 要结合现场地质条件, 尽量沿等高线布置, 所选截水沟位置标高, 纵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坡顶截水沟的位置在坡顶开挖线5m之外。
对所有要开挖的路基范围进行清表。清表后表层土统一堆放, 以备作为种植土用。
挖方路基施工
( 1) 路基挖土方施工
施工工艺: 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 开挖方式一般采用横挖法施工。横挖法施工, 每层台阶深度为3~4m, 以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 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工与挖机修刮完成。
施工方法: 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 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材料应作弃方处理。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得乱挖超挖, 严禁掏底开挖。开挖过程中, 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 应预留一定宽度, 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路基开挖中, 基于实际情况, 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 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时, 应及时按规定报批。边坡上稳定的孤石应保留。开挖至零填、 路堑路床部分后, 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 如不能及时进行, 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 30cm 厚的保护层。
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 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 其值经过试验确定。
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经过地面坑凹处时, 应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 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 不得渗漏、 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采取排导措施, 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 应采取设置渗沟、 换填、 改良土质、 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 路床填料除应满足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规定外, 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 开挖断面、 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 结合土方调配, 选用安全、 经济的开挖方案。
( 2) 路基挖石方施工
①施工工艺
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 风化程度、 岩层产状、 岩体断裂构造、 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开挖方案。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采用机械开挖, 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 采用预留光爆层光面爆破分台阶进行开挖, 在高边坡挖方岩层风化破碎地段, 采用小型浅孔松动爆破, 人工、 机械配合开挖的方法。
②施工方法
在石方开挖前, 应先查明空中缆线、 地下管线的位置、 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 居民居住情况等, 然后制定详细的爆破技术安全方案, 爆破作业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 的规定, 根据岩石不同类别经过试验确定爆破参数, 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本项目拟采用潜孔钻机和凿岩机钻眼, 分层、 分段深孔(浅眼)预裂爆破、 控制爆破和边坡成型光面爆破, 挖掘机、 装载机挖装, 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施工; 爆破时做到”二控制”: 控制飞石和控制爆破振动波, 最大限度地消除爆破振动对路堑边坡稳定及山体滑坡地段的影响, 石块粒径能够控制, 破碎效果好, 便于装运及做填料。
( 3) 半填半挖路基施工
半填半挖路基及路基填挖结合部最容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 因此应该采取一些处理措施, 防止造成路基质量事故。设计是采用挖台阶及加设土工格栅。
挖台阶法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将坡面的植被、 松土等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清理干净。
②在坡面上沿纵向开挖台阶, 台阶的宽度根据其地形情况挖成宽2m以上, 坡脚附近为2-2.5m, 高度约为0.5-1.0m, 并做成2%-4%的反向横坡, 当岩基面上的覆盖层比较薄时, 台阶应挖至弱风化岩层内, 且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 可予以保留。当坡面或坡脚处裂隙水比较丰富或有地下泉水时, 应在沿坡脚位置每间隔2-3个填层高度设置一个盲沟, 将丰富的裂隙水或泉水导流至填方区以外排水沟内。
③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或人工夯实, 其压实度按路基填土要求严格进行检测。
( 4) 高边坡施工
高边坡施工做好土石方开挖与支护加固工程施工的有机结合和进度协调, 坚持”分级开挖, 分级防护”的原则, 自上而下, 开挖一级, 防护一级, 工序衔接紧凑, 严禁一挖到底。
高边坡开挖应贯彻”动态设计、 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在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核对地质情况, 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 或地质有异常变化时, 立即通报有关部门。
坡面开挖、 整形: 土石方开挖采用挖机开挖, 分级进行。开挖前用木板按设计坡率做好坡度架, 安排专人指挥边坡开挖, 保证边坡坡面平顺、 平整。坡面整形主要以机械施工为主, 局部人工配合休整。对松散岩土及强风化岩层直接安排挖机休整, 对于硬度较大的弱风化岩层, 要采用爆破方法。
高边坡施工另见相关专项施工方案。
( 5) 钻爆施工: 为确保本标段优质、 安全、 高效的挖方施工, 首先进行爆破试验, 暂定为2~4组。然后在大规模岩石钻爆开挖前, 结合生产进行其它的爆破试验。
各项爆破试验参数表
名称
孔径( mm)
孔深( m)
孔距
( m)
排距
( m)
单位耗药量( kg/m3)
单孔药量( kg)
最大单响药量( kg)
装药结构
备注
深孔爆破
100
10.0
4.0-5.0
2.5-3.0
0.55
65-100
<200
连续耦合装药
粒料500mm以下
预裂爆破
80-90
10.0
0.8-1.0
0.3
3.0
<100
串状不耦合装药
Δ线=220-300g/m
近距离缓冲爆破
80-90
10.0
2.5
1.2
0.33
10.0
<150
间隔不耦合装药
减弱爆破
80
3.0
3.0
2.0
0.3
18.0
<50
间隔不耦合装药
炮孔布置图
①先开挖主爆区, 预留边坡缓冲区, 使受保护的高边坡处于爆破径向位置, 测定爆破的衰减百分比, 力争减少30~45%。
②选择不同单响起爆药量, 采用双孔和单孔微差进行爆破试验, 确定最大单响药量。
③选择不同微差时间进行试验, 利用微差降峰、 降振, 为正规爆破提供依据。
④加强现场爆破振动监测, 及时反馈资料, 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在施工前, 按已揭露的岩石情况和地质条件, 分析开挖区的岩石特性, 并根据岩性决定开挖料属何种可利用料或是弃料, 分别按不同的爆破试验成果进行施工。
A、 预裂爆破施工
为使开挖面符合设计要求, 保护开挖线基岩的完整性和开挖面的平整度, 在高边坡开挖施工中采用预裂爆破技术。
预裂爆破施工程序为: 测量放样→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钻机就位→钻孔→验孔检查→装药、 联网爆破→进入下一循环。
钻孔: 首先, 按设计图进行现场放样, 标出边坡开挖线, 确定开挖范围轮廓和钻孔深度、 角度, 便于技术交底和作业队操作。其次, 根据作业指导书要求, 安排钻机设备就位, 按现场放样的孔间距要求依次排开4台潜孔钻同时作业。钻机就位时, 采用架尺对钻机、 钻孔角度和定位点进行校对, 开孔后应进行中间过程的深度和角度校对, 以便及时调整偏差, 确保开挖后的岩面不平整度小于15cm。
装药: 预裂爆破的装药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 选用φ32mm乳化炸药, 线装药密度拟采用220~300g/m。
现场施工时, 先拟定爆破方案,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扣进行试验, 并根据爆破效果和不同岩石级别调整线装药密度、 孔底和孔口的装药密度, 以保证最佳的爆破效果。
预裂爆破起爆网络采用非电导爆系统、 导爆索传爆、 电力起爆方式。
B、 光面爆破施工
光面爆破施工程序为: 测量放样→技术交底→下达作业指导书→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检查→装药、 联网爆破→平台清理→进入下一道工序。
钻孔: 根据不同高程的台阶进行放样, 并用油漆标出每个钻孔的位置。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将钻机就位。根据现场施工道路情况, 采用高风压钻机、 潜孔钻机或手持式气腿钻进行钻孔。钻机就位时, 采用样架尺对钻孔角度定位校准, 开孔后应进行中间过程的深度和角度校核, 以便及时调整偏差, 确保开挖后的不平整度小于15cm。
装药: 台阶水平光爆装药采用φ32mm乳化炸药不耦合装药, 线装药密度220~300g/m。
现场施爆的钻爆方案必须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 按不同岩石级别以及爆破试验成果及时进行各种参数调整, 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光爆起爆网络采用非电导爆系统、 导爆索传爆、 电力起爆的方式。
保护层上部采用手风钻进行垂直钻爆, 其孔底距水平光爆孔0.5~0.7m, 该手风钻垂直爆破与水平光爆一次爆破形成。开挖爆破石渣采用推土机集料, 装载机配合探挖机出渣。
C、 弱振动爆破施工
鉴于开挖区岩性可能存在断层破碎带、 溶洞溶槽及危岩体, 在爆破开挖施工中, 岩石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 在岩石破碎带、 危岩体拟采用弱振动爆破法施工。
根据岩性的变化, 采用中小直径钻孔、 中深孔及浅孔爆破方案, 严格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超过50kg。必要时采取单孔单段装药, 同时采取少打孔、 勤爆破, 控制一次最大起爆药量, 将爆破的地震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确保特殊缺陷地段岩石边坡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装药结构示意图
( 6) 防护与排水的施工
开挖高度每3-4m在挖机作业高度范围内应对开挖的坡面进行一次修整, 按设计坡率、 线形采用机械进行, 同时应采用全站仪对已开挖的边坡进行一次复核, 以确保坡面不欠挖不超挖, 保证边坡需顺直、 圆滑、 大面平整。
边坡上的松石、 危石要清理干净, 对坚质岩石, 边坡表面凹凸尺寸不大于20cm;对软质岩石凹凸尺寸不大于10cm。修整边坡时, 坡面上的松动块石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开挖工作应与装、 运作业面相互错开, 严禁重叠作业。
路堑边坡因过量超挖需用浆砌片石补砌坑槽, 保证上部边坡岩体的稳定性。
高边坡防护采用主动防护网防护, 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施工方法, 主动防护网外委给专业厂家施工, 防护方案参见专门的防护方案。如果不能及时防护及进行防雨布覆盖。为防止雨水对坡面的侵害, 图纸尽管未在每级平台设计排水沟, 但要在每级平台设计排水沟.排水沟侧墙尺寸宽*高( 20*30cm) 。同时考虑施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平台排水沟示意图
( 7) 土工格栅施工
本标段路基半填半挖、 填挖交界段等均需铺设土工格栅。
填挖交界的铺设: 为保证填挖过渡段路基的整体稳定和路面平顺, 避免不均匀沉降带来路面裂缝破坏, 在填挖交界处设置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分层铺设; 对地面纵坡陡于1:5的填挖交界处, 沿路基垂直方向开挖台阶, 台阶宽不小于2.0m, 台阶低做成向内倾斜的4%的坡度, 在设置土工格栅时挖方一侧锚固端深入挖方路基基岩或锚固持力层, 且伸入挖方不小于3m, 填方边坡侧反包2m以上。
半挖半填的铺设
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2.5的半挖半填路段, 除要求开挖台阶外, 应在路面底面以下铺设4层土工格栅, 伸入挖方区不小于2.0M, 台阶底做成向内倾斜4%的坡度, 同时增加强夯或重锤夯实等补充压实工艺。
材料要求: 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抗力聚丙烯土工格栅, 每延米横向设计抗拉强度>50kN/m,标称抗压强度下的伸长率( %) ≤10%, 宽度≥3.5m
6、 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 总工程师为质量直接责任人, 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的质检工程师负责制, 经过专职质检员和各部门主管, 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 检测、 信息反馈和质量问题的处理, 同时接受业主委派的监理工程师及其代表对整个工程的监督工作。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质量保证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质量管理体系图见质量管理体系图。
项目经理: 刘晓阳
总工程师: 谢华
项目副经理: 程小军
工程技术部:
姚永庆
安全环保:
李伦
工地试验室:
刘凤杰
计划合同部:
魏治慧
财务人事部:
李积彪
材料设备部: 王朝霞
综合办公室:
蒋燕
四工区路基施工作业队
组织管理图
竣工验收检验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确 认
确 认
工序交接证
工程检验
试 验 报 告
施工规程检查
施工程序监督
施工检查记录
竣 工 文 件
全 面 检 查
工程试用检查
施工队内部交接检查
施工队之间交接检查
隐蔽工程检查
工序交接检查
专 业 试 验
专 业 检 验
主材物理试验
砼、 砂浆试验
巡 回 检 验
工序定点检验
工班自检、 互检
工人自检、 互检
专 业 试 验
专 业 检 验
投 料 检 验
发 放 检 验
入 库 检 验
退 库 检 验
自检 、 互检
专业检验
材料检验
工序检验
工程检验
质量检验流程图
6.2管理方针与质量目标
6.2.1管理方针
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 优质高效、 顾客满意、 以人为本、 健康安全、 保护环境、 建筑一流。
6.2.2质量目标
( 1) 全面实施精品战略, 打造精品工程。
( 2)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优良率达95%, 交工验收为合格, 竣工验收评分≥90分, 确保优质工程。
( 3) 杜绝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无一级一般质量事故, 有效防止发生二三级一般质量事故, 无重大质量隐患, 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基本消除质量通病。
6.3质量保证措施
6.3.1认真做好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充分考虑当地季节性气候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新开挖边坡未防护前, 雨天须对坡面进行遮挡、 防止水流对边坡浸蚀。
6.3.2开挖及支挡工程施工前须做好地表排水系统。
6.3.3对边坡稳定性较差的路段, 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 严禁一次开挖到底, 应开挖一级, 支护一级, 然后开挖下一级。同时也要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 使边坡松驰范围变大, 造成新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 以利支挡及防护工程的施工。边坡开挖中, 如有地下水出露, 应将地下水排出系统, 不可堵死。
6.3.4在施工期间, 做好施工现场的地质观察和记录工作, 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现场情况与地质报告不符, 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以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方案。
7、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 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
组 长: 刘晓阳
副组长: 谢华 程小军
组 员: 吕喜乐 李伦 马同远 赵阳
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 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 对标段所属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 检查的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部长李伦担任办公室主任, 负责处理日常安全管理事务; 马同远为联络员, 负责同各分部、 工区保持联络, 下发、 收集安全相关资料、 报表等。
主 任: 李 伦 联系电话:
联络员: 马同远 联系电话:
为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经理部组建了重、 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分部组建了应急组织体系框图、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自控体系、 安全检查程序框图如下:
项目经理: 刘晓阳
主管安全副经理: 吕喜乐
总工程师: 谢华
安全管理部: 李伦
实验室
综合办公室
财务人事部
协调环保部
工程技术部
质量巡检部
计划合同部
材料设备部
路基作业队
桥涵作业队
隧道作业队
钢筋加工场
拌和站
7.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工作保障
施工过程检查
开工前检查
收尾工作检查
1、 施工组织是否有安全设计
或安全技术措施;
2、 施工机械机具是否符合技
术和安全规定;
3、 安全防护措施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