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车道持力层换填施工方案灰土模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134036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道持力层换填施工方案灰土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车道持力层换填施工方案灰土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道持力层换填施工方案灰土 11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XXXX二期三标段工程 三号车道持力层 换填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XXXX车道持力层换填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 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 4、 根据甲方对工程的使用要求, 确保地下室车道地基不因沉降、 变形影响正常使用及寿命; 5、 素土换填含水率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雨季易产生橡皮土、 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车道砼面易开裂、 下沉, 对质量影响较大; 6、 车道受力要求较高( 换填土压实系数应大于0.95, 承载力fak>50KPa) , 为保证填方的强度要求和稳定性, 选用灰土换填至车道垫层下; 7、 夯实后的灰土具有很好的强度、 耐水性和整体性。灰土经分层夯实, 作为车道的持力层, 可提高车道下部地基强度, 并经过灰土层的压力扩散作用, 降低下部地基的压实力, 减少变形量。 二、 基本概况 1、 ±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98.80m, 三号车道底标高为-1.85米至-5.5米; 2、 该车道位于XXXX工程2#楼与3#楼之间; 3、 因2#楼、 3#楼地下室及主体施工需要, 将三号车道原有持力土层挖除并回填至-1.50米, 车道设计基础持力层全部超挖至-10.8米, 现为200mm厚C20砼面施工马道; 4、 2#楼、 3#楼主体施工已完成, 需进行附属工程的施工, 三号车道-10.8米以上均为素土回填, 不满足车道持力层承载力要求。 三、 施工准备 1、 劳动力组织: 由施工现场项目部根据现场需要统一安排, 选用有施工经验的负责的工人及机械工人操作。 2、 技术准备工作 (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掌握天气变化, 合理组织人员施工, 做好施工准备和防雨保护工作; (2).换填前, 应在地下室墙等上做好分层换填水平标志布置, 根据填方的填铺厚度, 在地下室墙等部位划线, 并放出道路坡道换填控制线, 定好角桩, 弹好标高线; (3).换填基坑前, 应清理干净杂物、 垃圾、 零散用具等; (4).换填灰土前先将基坑周围夯实; (5).换填施工单位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针对土方开挖、 捡底、 换填、 打夯压实的单位发出警报及时疏散施工人员。 3、 材料及施工机具配备 (1)土: 不得含有有机杂物, 使用前应先过筛, 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石灰: 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 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 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 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机具配备: 50型装载机1台、 小型挖掘机1台、 自卸汽车2辆、 蛙式或柴油打夯机2台、 手推车5辆、 铁锹10把、 筛子( 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 、 标准斗、 靠尺、 耙子、 平头铁锹、 胶皮管、 小线和木折尺等。 四、 换填范围 1、 3-33轴外侧5.55米宽, 3-V轴至3-H轴10.15米长; 2、 3-C轴至3-H轴6.90米宽, 3-33轴外侧19.85米长; 3、 车道混凝土垫层边缘, 每边向外放宽不少于1000mm。 换填范围示意图 五、 换填深度 1、 换填至原有土层, 随车道坡度及实际换填情况确定各段换填深度; 2、 最深处换填至地下室基础底标高-10.8M处; 2、 最小换填深度不得小于800mm; 3、 实际换填深度经相关技术人员现场确认, 以实际为准。 换填深度剖面图如下: 六、 原回填土方开挖 1、 三号车道位于2#楼和3#楼之间, 作业场地狭窄, 开挖深度较大( 最深处达-10.8米) ; 2、 土方开挖至原有土层, 随车道坡度及实际换填情况确定各段换填深度, 最深处挖至地下室基础底标高-10.8M处, 开挖时严禁扰动原状土, 实际换填深度经相关技术人员现场确认, 以实际为准; 2、 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 自卸汽车运输土方至指定地点堆放; 3、 开挖范围以换填范围为准( 图中阴影部分) , 开挖深度较大, 须进行放坡开挖, 局部采用三级放坡或二级放坡, 放坡坡度为1:0.5; 4、 土方开挖前将开挖范围拉上警示带, 并做警示标志,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 并用密目网封闭, 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 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5、 土方开挖后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 防止土方下滑掉落; 注意事项: 开挖地点位于2#楼、 3#楼及地下室旁, 开挖时须注意对已完工程的保护。 七、 换填施工 1、 施工工艺: 基坑清理→检验土质→灰土拌制→分层铺料→分层碾压夯实→修整找平验收 2、 主要施工措施: (1).换填灰土前首先将基底表面浮土、 淤泥、 杂物清除干净, 两侧设一定坡度, 防止夯压时塌方。且经过检查验收做好隐检记录; (2).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 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 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 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 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2).灰土拌合: 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 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为2: 8或3: 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 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 至少翻拌两次, 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灰土施工时, 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 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 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 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4).换填应分层铺摊, 铺设厚度为200-250mm。底面标高不同时, 土面应挖成斜坡搭接, 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搭接处应夯压密实。分层铺设时, 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 每层错开0.5~1.0m,并注意充分捣实。每层土铺摊后, 随之采用机械、 铁锹找平; (5).采用蛙式打夯机往复打夯压实, 往复次数以简易测定密实度合格为准, 打夯机移动时, 每行应搭接三分之一, 且碾迹重叠0.5~1m, 以防振动面积不搭接, 往复次数以简易测定密实度合格为准;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蛙式打夯机 200-250mm 3-4 (5).分层分段压实, 分段接槎处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 墙角、 柱墩, 车道转角弯道等重要部位; (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 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7).填方全部完成后, 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 凡超出标准高程的地方, 及时依线铲平, 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 应补填找平夯实; (8).换填根据车道的标高及坡度进行换填, 按总平图标高进行控制; (9).换填灰土宽度每边不小于混凝土路面垫层宽度的1000mm, 并按45度角放坡, 并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10).夯打完毕后及时加以覆盖, 防止日晒雨淋。 3、 防雨水、 地下水施工 (1).下雨天严禁施工; (2).换填应当日铺填当日夯压, 入槽换填土不得隔日夯压; (3).作好基坑降、 排水工作, 保证换填过程中不受积水干扰。 八、 质量保证措施及标准 1、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把好换填土使用实验关, 质量部门对换填料进行含水率、 粒径控制验收, 换填的灰土应符合灰土换填规范及使用功能要求, 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及施工规范等要求施工; (3).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5).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高。 2、 质量标准: (1).基底处理,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2).换填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规定; (3).换填料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并现场抽样检查, 保证压实系数应大于0.95, 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到工序。 (4).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 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 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灰土质量密度标准如下表 项次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 b/cm3) 1 轻亚粘土 1.55 2 亚粘土 1.50 3 粘土 1.45 3、 允许偏差项目: 顶面标高:+30mm, -30mm; 表面平整度:30mm。 九、 成品保护 1、 换填施工时, 应妥善保护好轴线定位桩, 防止碰撞位移, 并应经常复测; 2、 对外侧外墙伸出的各种管线, 均应妥善保护, 防止换填时, 碰撞或损坏; 3、 已换填夯实完毕的部分严禁意外水泡; 4、 施工时, 对定位标准桩、 轴线控制桩、 标准水准点等, 填运时不得碰撞,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 夜间施工时, 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 严禁用汽车直接将换填料倒入基坑(槽)内 ; 6、 操作打夯机时, 前面应有人牵引, 不得碰撞。 十、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 施工前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好安全帽, 带好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前检查机械线路是否符合要求, 用电保护接地良好, 各传动部件均正常后方可施工; 3、 操作和传递导线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4、 机器作业时, 电缆线不应张拉过紧, 应保证有3~4m的余量, 递线人员应依照夯实线路随时调整, 电缆线不得打结和缠绕, 作业中移动电缆线时应停机进行, 应保证打夯机有可靠的漏电保护措施; 5、 操作时不得用力推拉或按压手柄, 转弯时不得用力过猛, 严禁急转弯, 行驶速度控制在6m/min; 6、 两台以上打夯机在同一工作面时, 左右间距不得小于6m, 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7、 作业后切断电源, 卷好电缆, 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如有损坏, 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维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8、 换填时, 注意边坡变化, 由于换填时的振动有可能造成局部坍塌, 如有异常情况应即时通知管理人员, 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采取即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