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 题
8 彩色的梦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智慧和童心。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心。
学情分析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二年级学生对于诗歌有异常浓厚的兴趣,能借助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课文学习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盒、聊、坪”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森”等9个生字,能够借助偏旁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彩色铅笔所能创造出的奇妙感觉,体会对美好大自然以及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写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用彩色铅笔画的作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认识“盒、聊、坪”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森、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了解“彩色的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孩子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妙的绘画世界,去领略一个小画家关于绘画世界的梦想。
2.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感知大意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检查诗歌朗读,注意及时标出朗读错误并予以提醒、纠正。
3.引导学生再次认真朗读诗歌,边读边想一想自己都从诗歌中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1小节,指导学生再次朗读,并说说“彩色的梦”的样子(长、圆、硬),同时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在铅笔盒里聊天、在白纸上跳蹦),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跳蹦”指的是“绘画”。
4.学生交流对诗歌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进行归纳(诗歌主要写了“我”用彩色铅笔画出了色彩鲜艳、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朗读交流法,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有效进行随文识字,强化了对生字的朗读认知,同时,还能够从不同角度感知诗歌内容,为下节课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生字情况再次进行朗读规范指导,重点指导将几个后鼻音生字的发音发到位。
2.出示课后田字格内本节课需要书写的生字“彩、梦、森、拉”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抓住生字的结构、笔画等特点进行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及时进行书写反馈,并予以个别书写指导。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会写“结、苹、般、精、灵”5个生字,借助偏旁或联系语境理解词义。
2.流利、有感情地朗凑课文。
3.借助诗歌想象画面的美好,唤醒对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指名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进行生字朗读纠正。
二、探究学习,感悟诗情
1.质疑引人:这些彩色的铅笔到底都滑过了哪些地方呢?孩子们,读一读诗歌的第2小节,找出彩色铅笔滑过的地方。
(1)学生自主读画词语,同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2)质疑思考:诗歌最后一句“蓝得透明”为什么要用三个破折号隔开
2.过渡:孩子们,让我们随着彩色铅笔的脚尖再向前滑动,看,你们叉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1)引导学生再读第3小节,并想一想自己是否喜欢这幅画面。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对画面的喜爱之情。
3.延伸:如果让你用彩色的铅笔绘画,你最想域出怎样的画面(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大自然……)?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整首诗歌,注意读出作者美好的心愿以及对“彩色的梦”的喜爱。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剩下的5个生字“结、苹、般、精、灵”,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对它们的书写认知。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反馈书写情况并进行重点强调。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8.彩色的梦
草绿、花红、天蓝(色彩鲜艳)
彩色铅笔 (大森林的精灵)
雪松、小鸟、小屋、太阳(和谐美好)
课后反思:
28
课 题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与一般的、有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童话不同,它是自由诗、散文诗与童话的结合,具有特殊的艺术美感。课文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这篇童话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导语引导学生,理解较难的词语,把朗读与感知、理解融为一体,从而带领学生步入唯美的课文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渡、荫、蔽”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弟”等8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对课文中喜鹊一家在枫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与描述,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自然之间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我”对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
难点: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自然之间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课文中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鹊,鹊,鹊”叫声里面蕴含的内容;通过读“我喜欢”这个短语所在的句子,来说说作者喜欢的是什么,从而感受到作者那颗晶莹美丽的童心,以及呈现出来的美好的童心世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头饰,搜集关于喜鹊生活习性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认识“渡、荫、蔽”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弟、便”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体会“我”对枫树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学生边读边猜,课件出示喜鹊的图片。
2.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喜鹊有关的课文(补充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学习自主朗读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渡口、绿荫、遮蔽”等,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注意再次强化易读错的字、词。
(2)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3)小组开火车朗读同语,教师再次针对易错读音字词进行朗读强调。
(4)指名朗读好的同学担任小老师进行词语教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A.“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B.“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捌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C.“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等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4.引导学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先后共写到了几只喜鹊(七只)?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朗读法,让学生借助拼音进行字词及课文的朗簿,提升了自主识字、读文的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初悟文情
1.质疑引人:这到底是一裸怎样的枫树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村子渡口旁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课文中枫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枫树的样子。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枫树样子的句子。看看这棵枫树都有什么特点。
(3)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引导学生抓住“很大又很高、绿色太阳伞、遮蔽”等词语体会枫树茂盛的样子就像一把“绿色太阳伞”(随文理解词语。
(4)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自己还从这棵枫树上发现了什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句话中的“我喜欢极了”体会“我”对喜鹊窝的喜爱之情。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我”对枫树以及鸟窝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图文对照法,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感知了枫树招人喜爱昀样子,初步体会了课文作者对枫树的喜爱之情。
四、巩固识写
1.出示本节课时需要书写的四个生字“伞、姨、弟、便”,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及其占格情况,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及时进行书写要领强调。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会写“教、游、戏、母”4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对课文中喜鹊一家在枫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与描述,感受童真童趣,懂得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指名根据上节课学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适时进行简单归纳。
2.质疑交流:故事中的喜鹊一家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很大又很高、像绿色太阳伞的枫树上……)?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生齐读,注意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过渡引入:孩子们,生活在这棵枫树上的喜鹊到底上演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跟着作者去看一看。
二、精读探究,融境悟情
1.过渡引入:“我”喜欢枫树,更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孩子们,你们能猜到“我”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吗?
(1)认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到描写“我”心里想法的句子。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体会“我”善于想象以及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指名学生朗读,注意体会“我”内心的情感。
2.谈话交流: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没想到“我”又有了更有趣的发现,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与同学老师交流。
(2)课件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他们的快乐,同时运用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练习。
(3)引导学生抓住该段末的省略号,想象喜鹊妈妈可能还会教喜鹊弟弟做些什么事。
3.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6~12自然段,看看喜鹊妈妈都教会了喜鹊弟弟们哪些知识?
(1)学生交流。
(2)延伸想象:当月亮出来了,喜鹊妈妈又会教喜鹊弟弟什么呢?
(3)引导学生再读喜鹊阿姨与喜鹊弟弟生活的情形,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他们怎样的心情。
4.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交流:“我”为什么会觉得“真高兴”?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朗读想象法,让学生透过课文词句想象喜鹊一家快乐生活的情形,既感受到了“我”想象的有趣,同时,又体会了“我”对于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剩下的四个生字“教、游、戏、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字形及占格情况,说说写好这些生字的要领,教师适时进行书写指导。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并及时进行书写情况反馈与强调。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枫树:大、高、绿(太阳伞)
9.枫树上的喜鹊 (善于观察、敢于想象)
喜鹊:唱歌、游戏、学拼音(快乐)
课后反思:
课 题
10 沙滩上的童话
教材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故事,与孩子的生活贴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恶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在孩子们的童话中,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尽显人性之美。
学情分析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积累。学生在学习本课生字时,易多写或漏写笔画,教师需要重点讲述容易混淆的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及阅读习惯。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更喜欢情节性较强的故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堡、插、凶”等1 6个生字,会写“周、围、句”等9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沙滩上的童话故事,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及其心中对善良、正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沙滩上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孩子们对善良、正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思路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应加强朗读,在读中了解故事内容,重点抓住他们如何攻下城堡的对话。可以分角色朗读,还可以依照他们的样子找堆沙土玩一玩,体会他们对善良、美丽的公主的喜爱和对魔王的痛恨之情,以及他们勇于面对丑恶势力的精神和他们对妈妈的无限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童话的资料;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认识“堡、插、凶”等16个生字,会写“周、围、句、补”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孩子们创编的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创境激趣,引入课题
1.课件播放一组沙滩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并想一想:如果来到美丽的海边沙滩上,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交流,了解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标注课文自然段序号,同时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教师巡视监督学生自主朗读,并予以个别指导。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城堡、插上、凶狠、合力”等,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词语,遇到难读的词语再借助拼音进行强化训练。
(2)指名朗读词语,教师根据学生朗读词语情况进行朗读纠正指导。
(3)学生朗读词语巩固练习:小组开火车朗读词语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小火车开得最顺畅;师生随机指读、抢读词语游戏,教师再次抓住易读错字词进行朗读强调。
3.再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引导学生快速读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由城堡编童话故事(第3~14自然段)。
(2)引导学生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第3 ~14自然段,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小伙伴,试着练习读出他们说话时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朗读、交流、点拨、归纳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字词的读音,同时也初步感知了童话故事的大致内容。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过渡:今天的沙滩之旅就要结束了,可爱的生字朋友们也要嘲家休息了,看,它们来跟我们道别啦,有礼貌的孩子们,赶紧跟它们热隋地告别吧!
2.指名朗读生字,教师根据朗读情况再次进行纠正指导,同时引导学生齐读生字。
3.出示本节课需要书写的四个生字“周、同、句、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字形、笔画特点以及各曰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交流写好这些生字的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
4.学生自主描红、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反馈书写情况.并对重点笔画的书写要板书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巩固练习法,进一步夯实了学生对生字的识、写认知,同时提升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会写“充、药、合、死、记”5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及其心中对善良、正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生齐读,教师适时再次进行范读强调指导。
2.谈话引入:课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又是如何在沙滩上编织童话故事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沙滩上的童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复习法,让学生夯实了词语认读基础,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情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是什么激发了小伙伴们编织沙滩上的童话的想象力?
(1)师生共同交流(是我们垒起的一座城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城堡样子的段落,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感知城堡的样子。
(2)质疑交流:面对这样一座“城堡”,孩子们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呢(里面住着一个凶狠的恶魔,还有一个被抢去的美丽的公主……)?
(3)再读孩子们的对话,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2.过渡:随着童话故事的继续深入,文中的伙伴们又变成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解救公主的?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第7~l4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勇士”们各自都商量出了哪些解救公主的办法。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述随说准的办法更好,同时说说原因。
(3)重点研读课文第14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小勇士”们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的形式,用三个“欢呼着”表达了孩子们炸死魔王、救冉公主后的开心与激动。
3.再读课文第15-19自然段,想想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1)学牛交流(“我”把妈妈当成了公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我们”开心的样子,妈妈是如何表现的:微笑着望着我们)?
(2)质疑探究:妈妈“微笑着望着我们”,说明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我们”进行评价(“我们”是一群具有丰富想象力、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孩子),教师补充板书:富于想象、善良正义。
(3)再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会把妈妈当成公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我们”开心与激动的表现,体会“我们”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所编织的童话故事中。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我们”说话时的语气、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融人到故事情境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中,真正感知编织童话的趣味,更体会到了孩子们的美好情感。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课文剩下的五个生字“充、药、合、死、记”,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并交流对它们的书写认知,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书写。
2.教师进行书写修正。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适时进行书写情况反愦。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0.沙滩上的童话
(商量办法)
魔王抢公主 勇士救公主
富于想象、善良正义
课后反思:
课 题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想象自己变成一只虫子后的生活。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充分表现了小孩子神奇的小脑瓜里藏着的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的心思。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小事物,想象力丰富,因此对于课文中所写到的内容,学生会感同身受,容易接受、体会。
教学目标
1.认识“屁、股、昏”等16个生字,会写“屁、股、尿”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虫子有趣的生活状态,体会“我”对于昆虫的喜爱之情,并从中读懂“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我”渴望当一只小虫子的原因。
难点:读懂“我”对白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思路
用温情、亲切的话语带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用提示、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小虫子叫声的音频资料;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认识“屁、股、昏”等16个生字,会写“屁、股、尿、净”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我”喜欢当虫子的愿望。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
1.课件播放各种小虫子的图片并配以奇妙的叫声,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图画上小虫子的认知。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同时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课件、谈话创设情境法,让学生由对虫子的感知激发对虫子世界的探究欲望,从而为“倾听”文中孩子的心声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轮读课文,自主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在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并予以提醒、纠正。
3.检查学生字词朗读情况: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课文第2~4自然段。 5.质疑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的愿望是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想当小虫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
A. 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B.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当我很快乐的时候,会使劲叫哇叫,所以,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你就一定能找到我!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以上两个句子,想一想自己从这两句话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朗读生字,教师予以个别生字正确朗读纠正指导,生齐读生字。
2.教师进行生字范写指导。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8个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根据他们的书写情况给予纠正、强调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归类识字写字法,通过抓结构相同的字找书写共性要领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知,使得写字教学省时、高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虫子有趣的生活状态,体会“我”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并从中读懂“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复习巩固,引入学习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教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字词正确范读指导。
2.指名说说“我”的愿望是什么(当一只小虫子)。同时说说在“我”的印象中,小虫子的生活如何?教师谈话引入:小虫子的生活是不是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虫子的世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诃语认读巩固,让学生有效实现了基础认知的夯实,同时,、舀“我”对小虫子生活的感知创设探究情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认识小虫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精读课文,感知文趣
1.质疑引入:小虫子的生活中有没有危险呢(有)?课文哪一自然段给我们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存在的危险(第2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在虫子的世界里.都存在哪些危险?
(2)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播放小鸟捉虫子的画面,引导学生明确小虫子不喜欢小鸟的原因。
(3)生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2.认真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看看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第4自然段写小虫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第5、6自然段写小虫子的伙伴很有趣)。
3.认真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虫子“自由自在”生活的词语。
(1)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理解动词“伸懒腰、洗干净、擦得亮亮的”,引导他们从中感受小虫子生活的惬意、自在。同时引导他们抓住第三句话体会出小虫子因为可以去免费旅游,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注意想象小虫子快乐生活的画面。
4.自主研读课文第6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小虫子的哪些伙伴,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不同虫子各自有趣的特点。
6.拓展延伸:对于大自然中的小虫子,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1)学生自由交流对于虫子的了解,教师提醒他们可以从虫子的有趣样子、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进行介绍,同时肯定他们对虫子的了解。
(2)教师适时再次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结合前面对小虫子生活情形的了解,说说自己都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了课文作者怎样的情感。
(3)引导学生再次感情齐读最后一段话注意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质疑、探究、交流法,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深入到课文对虫子生活画面的描写中,然后再利用交流互动的形式不断补充认知,从而更好地感知小虫子的有趣,自然理解了作者对小虫子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生活:自由自在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喜欢、渴望)
伙伴:各有特点
课后反思:
课 题
语文园地四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5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玩具中识字。“字词句运用”让学生积累形容心情的词语,并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写话”让学生以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为主人公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表示时间的词来讲故事。“书写提示”让学生注意全包围的字和三包围的字怎样书写。“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三句名言。“我爱阅读”通过一则手影戏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的道理。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书写已能轻松掌握,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还需教师指导,不能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说重了。“我爱阅读”也需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写话”依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玩具名称词,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的丰富累积。
2.能够准确感知表示情感色彩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
3.通过写话训练,不断培养学生具体流畅地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4.观察与练习相结合,准确感知三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要领,提升书法审美能力。
5.通过诵读三则名言,进行传统文化的积累,并初步感知诚信的重要意义,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6.自主阅读短文《手影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效进行浯言文字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难点:能够具体、流畅地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思路
1.识字及书写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完成。
2.需积累的词语请学生课前先搜集。
3.写话这一教学难点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与心情有关的词语。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玩具名称词,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的丰富积累。
2.能够准确感知表示情感色彩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
3.通过写话训练,不断培养学生具体流畅地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激趣导入,引出“识字加油站”
1.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这里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玩具(课件出示玩具“陀螺、毽子、不倒翁”等),你们认识它们吗?
2.引导学生交流对图片中玩具的了解,教师适时补充出示玩具名称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试着准确拼读,并与同桌进行认读交流。
3.指名朗读玩具名称词,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4.延伸拓展:
(1)你对其中哪些玩具比较熟悉?简单介绍它们的样子、玩法,教师适时给予补充,注意引导他们将玩具的有趣玩法介绍清楚。
(2)说说除了这些玩具之外,自己还玩过哪些有趣的玩具,教师注意再次补充一些玩具图片,唤醒学生的记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品读、交流巩固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积累词语的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朗读认知,并在拓展交流的过程中丰富了他们对玩具名称、特点以及玩法等的认知。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课件播放有趣的表情图,引导学生观图并试着猜一猜每幅图画上人物的心情(生气、开心、伤心……)。
(1)依次出示“生气、高兴、难过”三种表情,同时出示有关词语的范例“愤怒、兴高采烈、悲伤”,引导学生明确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2)指名汇报展示。
2.课件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引导学生回顾并说说这句话出自哪篇课文,同时说说这句话的主要表达特点(运用了排比句式,按照“总分”的结构形式写了同一事物的不同几个方面),课件适时绘兰个“一会儿”补充着重号,引导学生齐读句子。
(1)试着照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练习,教师提醒学生三个排比句都必须围绕句首的中心句来进行表达。
(2)指名学生说句子(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提示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想的内容),教师适时予以规范表达指导,注意句子意思的完整性。
三、教学“写话”
1.谈话激趣:孩子们,还记得《沙滩上的童话》这一课吗?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可真是善于想象的孩子,他们居然可以根据自己垒起的城堡编织了那样一个有趣的童话!其实,我们也可以的,不信,今天咱们就来试一试。
2.出示“写话”部分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事物(小虫子、蚂蚁、蝴蝶,还有半个鸡蛋壳)。
3.学生自主创编童话故事,教师提醒他们注意按照时间的顺序,同时与同桌交流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
4.指名说一说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抓住四幅插图的内容。
5.学生自主练写故事,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提醒他们按照四幅图的顺序,同时用上给定的四个时间词。
6.指名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师生共同点评,看看谁的故事编写得最具体、生动、有趣。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1.观察与练习相结合,准确感知三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要领,提升书法审美能力。
2.通过诵读三则名言,进行传统文化的积累,并初步感知诚信的重要意义,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3.自主阅读短文《手影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初 备 案
复 备 案
一、激趣引入,教学“书写提示”
1.出示“书写提示”中的两组汉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结构,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2.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两组汉字,看看各自在书写的时候都有什么特点。
3.教师范写指导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学生在课本中认真临写,注意老师指出的书写要领。
4.教师检查学生生字临写情况,及时指出书写不足,同时予以强调提醒。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观察发现与范写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渗透了汉字书法知识,提升了学生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二、教学“日积月累”
1.故事引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经典老故事《狼来了》,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昕完故事后说说对故事中的那个孩子的认知,教师归纳小结。
3.课件出示三则名言,教师范读名言。
4.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注意将句子读通顺。
5.指名朗读名言,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三则名言。
6.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名言,并试着进行背诵,同桌间进行背诵比赛,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好。指名进行背诵展示。
7.引导学生再次研读名言,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名言大意的理解,教师适时进行补充。
三、教学“我爱阅读”
1.激趣:课件出示“手影戏”精彩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很有趣、很奇妙……)。
2.学生自主朗读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