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TJDQ—OO1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天津二十冶管道工程处 5 月 31 日
工程名称
天津泰达西区5组团地下车库工程
工程项目
电气—防雷及接地工程
内容: -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 配合土建进度安排, 采用流水作业。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 接地体安装:
(1) 利用底板钢筋做按地体, 接地极采用基础桩基作为接地装置的接地极。
2、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1) 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操作。
(2)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3、 避雷网安装:
(1) 支架安装完毕。
(2)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 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二) 材料要求
1、 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 角钢、 圆钢、 钢管、 铅丝、 螺栓、 垫圈、 弹簧垫圈、 U形螺栓、 元宝螺栓、 支架等, 严禁采用非镀锌材料代用。
2、 电焊条、 氧气、 乙炔、 沥青油、 混凝土支座、 预埋铁件、 小线、 防腐油、 银粉、 黑色油漆等都是在防雷及接地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三) 主要机具
1、 常见电工工具:手锤、 钢锯、 压力案子、 大锤等。
2、 线坠、 卷尺、 大绳、 粉线袋、 绞磨(或倒链)、 紧线器、 电锤、 冲击钻、 电焊机、 气焊工具等。
二、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的规定。
项
序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1
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
第24.1.1条
2
接地电阻值测试
≤1Ω
3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
室外地坪—0.8米
4
接地模块的埋设深度、 间距和基坑尺寸
10×10或12×8
5
接地模块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
第24.1.5条
一般项目
1
接地装置埋设深度、 间距搭接长度和防腐措施
第24.2.1条
2
接地装置的材质和最小允许规格、 尺寸
第24.2.2条
3
接地模块与干线的连接和干线材质选用
第24.2.3条
三、 工艺流程
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
四、 操作工艺
(一) 接地体的安装
1、 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
(1) 利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少于两根φ16)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
(2) 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不少于2根)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预埋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
2、 接地体核验:
接地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请监理单位进行隐检核验(签署审核意见,并下审核结论),接地体材质、 位置、 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接地电阻应及时进行测试,当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测试; 当利用人工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回填土之前进行测试; 若阻值达不到设计、 规范要求时应补做人工接地极。接地电阻测试须形成记录。
3、 成品保护:
(1) 其它工种在开挖土方时,注意不要损坏接地体。
(2) 安装接地体时,不得破坏散水和外墙壁装修。
(3) 不得随意移动巳经绑扎完的结构钢筋。
(二) 接地干线安装
1、 接地干线安装的有关规定:
(1) 接地干线在穿过墙壁、 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 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 沉降缝处,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2) 接地干线应设有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测试点。一般采用暗盒装入,同时加装盒盖并做上接地标记。
(3)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或两点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或两点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4)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联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5) 支持件的固定; 支持件应采用φ10的镀锌圆钢支撑卡,尾端应制成燕尾状,入孔深度在7cm以上, 上端与建筑物的外侧形成45O, 其具体固定方法如下:砖墙、 加气混凝土墙、 空心砖墙上固定:根据设计要求先在墙上确定轴线位置,然后随砌墙将预制成50mm×50mm的方木样板放人墙内,待墙砌好后将方木样板剔除,然后将支持件放入孔内,同时洒水淋湿孔洞,再用水泥砂浆将支持件埋牢,待凝固后使用。
现浇混凝土墙上固定:先根据设计图要求弹线定位、 钻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调平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
(6) 明敷接地线安装:当支持件埋设完毕,水泥砂浆凝固后,可敷设墙上的接地线。将接地圆钢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将圆钢固定,经过隔墙壁时穿跨预留孔,接地干线连接处应焊接牢固。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成品保护:
(1) 电气施工时,不得磕碰及弄脏墙面。
(2) 焊接时注意保护墙面。
(3) 在土建喷浆前,必须先将接地干线用纸包扎。
(4) 拆除脚手架或搬运物件时不得碰坏接地干线。
(三) 支架安装
1、 支架安装的有关规定:
(1) 支架应有燕尾,避雷支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
(2) 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 接地干线支架的端应距墙面20mm。
(3) 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 垂直间距不大于1.5m,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
(4) 埋设支架所用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不应低于1:2。
2、 支架安装:
(1) 应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或铁件。
(2)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及分档定位。
(3) 用手锤、 錾子进行剔洞,洞日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4) 首先埋设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设其它支架。在埋设前应先把洞内用水湿润。
(5) 如用混凝土支座,将混凝土支座分档摆好,先在两端支架间拉直线,然后将其它支架用砂浆找平找直。
(6) 如果女儿墙预留有预埋铁件,可将支架直接焊在铁件上,支架的找直方法同前。
3、 成品保护:
(1) 剔洞时,不应损坏建筑物结构。
(2) 支架稳固后,不得碰撞松动。
(3) 支架稳后应保护好,防止土建外墙装修或内墙喷浆时污染支架。
(四) 避雷引下线敷设
1、 避雷引下线需要装设测试点的部位、 数量按图施工设计。
2、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的有关规定:
(1) 利用主筋作暗敷设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主筋,每根主筋直径不能小于φ14mm。防雷引下线最好为对称位置。
(2) 现浇混凝土内敷设引下线不做防腐处理。
(3) 主筋搭接处按接地线要求焊接,当主筋连接采用压力埋弧焊、 对焊、 冷挤压、 丝接时其接头处可不焊跨接线及其它的焊接处理。
3、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做法:
(1)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距室外地面0.5m处焊接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焊接出屋面一定长度的引下线φ12的镀锌圆钢,以备与避雷网连接。每层各引下点焊接后,隐蔽之前,均应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同时应填写隐检记录。
4、 成品保护:
(1) 安装保护管时,注意保护好土建结构及装修面。
(2) 拆架子时不要磕碰引下线。
(五) 避雷网安装
1、 避雷网安装的有关规定:
(1) 避雷网卡固时应加镀锌弹垫、 平垫。
(2) 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
(3) 避雷线如用扁钢,截面不得小于48mm2; 如为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
(4) 遇有变形缝处应做煨弯补偿。
2、 避雷网安装做法:
(1) 避雷线如为扁钢,可放在平板上用手锤调直; 如为圆钢,可将圆钢放开一端固定在牢固地锚的夹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绞磨(或倒链)的夹具上,进行冷拉调直。
(2) 将调直的避雷线运到安装地点。
(3) 将避雷线用大绳提升到顶部,凋直、 敷设、 卡固、 焊接连成一体,同引下线焊接。焊接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及银粉。
(4) 建筑物屋顶上有突出物,如金属旗杆、 透气管、 金屑天沟、 铁栏杆、 爬梯、 冷却水塔、 电视天线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接成--体。顶层的烟囱应做避雷带或避雷针。
(5) 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外应做防雷跨越处理。
(6) 避雷网可靠性就越好。网格的密度应视建筑物的重要程度而定。重要建筑物可使10m×10m的网格; 成品保护:
(1) 遇坡顶瓦屋面,在操作时应采取措施,以兔踩坏屋面瓦。
(2) 不得损坏外檐装修。
(3) 避雷网敷设后,应避免砸碰。
(4) 避雷网敷设完毕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外墙装修污染避雷线。
1、 成品保护:
(1) 注意保护土建装修。
质量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 规定
施工注意事项:
( 1) 将作为引下线的柱内两根主筋逐层在钢筋端头上用色漆做标记。各搭接面焊接要饱满、 无夹渣咬肉、 气泡、 裂纹等现象。
( 2) 避雷网支撑卡是否稳固, 间距是否均匀合格。
( 3) 防雷网必须连成闭合环路, 测试接地电阻是否合格达到设计要求。
( 4) 各搭接面焊接要饱满、 无夹渣咬肉、 气泡、 裂纹等现象。
交底人签章
操作班组长签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