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XX年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1131643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9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XX年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   孔子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XX年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道义的传统,在孔子的思想中,“义”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对此我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与感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无所好。’”在我看来,符合道义的事,即使微贱或是难以做到,都值得去追求,只要不违背自己所坚持的义就好。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职业,但职业却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是符合道义的。在择业时,要树立平等就业观。既要符合“社会之义”,也要不违背“内心之义”,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因为眼前的名利、地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与地位,对于我来说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瞬即逝。一个人应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不为身外之物所打破。对于财富,不合道义,弃之如土。   那么,对于“义”,为什么要坚守呢?   “在这个时代,文化变成了一个看似非常喧嚣,但其实非常沉默的事情”蒋方舟曾这样说,看上去人人都在发表着意见,朋友圈和微博永远不缺热门话题,但你会发现:大家关注的信息越来越肤浅,越来越趋向统一,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人们只愿相信他们希望的真相。   当人们缺少“义”这一道德准线时,变的无限自由,失去对真实内心的尊敬,忘记不义之事不可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为了不在娱乐至死中失去自我,我们青年一代人,应当以“义”为行为准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戒去浮躁。不被世俗的眼光蒙蔽,追随自己的内心,真正找到有益于社会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情。   “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这与理学中重义轻利的观点相似,强调个人于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前,需先义后利。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这种重义轻利的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的文化性格。   当代青少年,应奋发立志,树立崇高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远离了硝烟,让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路上停下来适时回望,提醒我们炎黄血脉中依存的铮铮傲骨,不管以后走哪一条路,不放弃学习,去帮助别人,做到为往圣继绝学,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见义不为,无勇也。”在关于“老人倒了,扶不扶?”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反映出当下人们的怯懦和人之本“义”的丧失。人倒了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孔子说看见合乎道义的事却不做,是怯懦的人,人倒在地,路人在考虑是否要扶,毕竟碰瓷事件让人闻之惊惧,止步不前。为何社会上会存在这种现象?人心太拥挤,若每个人都能坚守本心的“义”,不义之事不为,社会就能良好的运行,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在无形中加强。   综而论之,孔子之“义”乃博大精深之物,我深感只得其千分之一二,而经过千年沉淀的“义”,是现世人们的无价之宝,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应当追寻本心的“义”,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