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的欺负。如果我们受到了欺负,应该( )。
A.忍气吞声
B.伺机报复
C.找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D.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哭
2.与小麦有关的物品有( )。
A.豆腐
B.塑料杯
C.面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浪费食物会导致环境污染
B.在饭店吃饭,吃剩的菜打包带走,会让人笑话
C.我只喜欢吃肉,所以蔬菜都扔掉
D.快过期的商品搞特价,可以多买些
4.下列属于不合理消费项目的是( )。
A.早上刷牙的牙刷
B.写作业用的铅笔
C.早上要喝的牛奶
D.用于娱乐的游戏机
5.当同学获奖时,你应该( )。
A.不服气
B.向他学习
C.到处说他坏话
6.下列属于产生冲突原因的是( )。
A.在走廊奔跑打闹
B.待人谦逊有礼
C.讲文明,懂礼貌
D.遵守上下楼梯的规则
7.( )是消费者更换、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
A.钞票
B.发票
C.票据
D.数据
8.周末小丽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回家后她发现在超市买的彩笔有几支笔没水了,返回超市要求退换,超市员工说她拆了包装就不能退换了,这时小丽该怎么办?( )
A.大吵大闹
B.自认倒霉
C.首先与超市老板协商这件事,如果协商未果,保存好购物发票和彩笔,向消费者协会去投诉
9.下列哪项属于过度消费,入不敷出?( )
A.买东西不知节制超出预算。
B.按实际需要采购日常用品。
C.饮食适量按需就餐。
D.有储蓄可以进行投资理财。
10.下列( )不是关于诚信的成语。
A.立木为信
B.一诺千金
C.拔苗助长
D.一言为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
1.学会( ),根据实际需求( ),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
2.尽管人们从事着(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一员。
3.将来,我们也可以( )、( )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4.节约粮食是( ),更是( ),大家都从( )做起,从( )做起,为形成( )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5.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 )和( ),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 )的情况。
6.我们都渴望( )友谊,但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 )的友谊。
7.当你购物遇到保安翻看你书包时,你有权( ),你的依据是( )。
8.与朋友在一起是那么( )、( ),这正是成为好朋友的基础。
9.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古时也叫(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0.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 )。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买水果的时候用手乱捏是不文明现象。( )
2.风俗不能变革,更不能淘汰。( )
3.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 )
4.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我们就直接和商家吵架来解决。( )
5.天津“泥人张”是清代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流派。( )
6.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
7.对于一些冲突,我们可以使用拳脚去解决。( )
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 )
9.汽车、作业本、文具盒、冰箱等都来自于农业生产。( )
10.科学家值得尊重,清洁工人不值得尊重。(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连线题
北京 木卡姆艺术
安徽 休宁刺绣
新疆 维吾尔京韵大鼓
江苏 滚灯
浙江 皮影
陕西 得胜鼓
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
1.填表题。
2.用图表将家乡的交通变化写下来。
家乡的交通变化
六.简答题(共5题,共37分)
1.下图是在某学校食堂拍到的照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为该校杜绝这种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2.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3.你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请举一例?
4.说说你了解到的“中国创造”有哪些?
5.很多劳动者从事的工作看起来也许非常普通和简单,但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请举例说明。
七.辨析题(共2题,共13分)
1.明理导行。
(案例)四(1)班王谦在打球时认识了六年级的李强。有一次李强向王谦要了5元钱,答应还钱,可是后来不仅没有还钱,还不断向王谦要钱,还扬起拳头要揍王谦。王谦同学很烦恼,他应该怎么办?请你支招。
2.小明说:“服务行业犹如清洁工,这是又脏又累的工作让别人看不起,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将来我们不要从事这样的工作。”他说得对吗?为什么?
八.材料题(共1题,共8分)
1.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洪涝灾害。
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易引起山体滑坡。
图上呈现的是丽丽家乡的情景,这里原本有成片的森林,近年来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乱砍滥伐,破坏了山坡上的森林和植被。当雨季来临时,这里时常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公路阻断,人们无法通行。不仅如此,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
(1)丽丽的家乡经常出现哪些自然灾害?(请至少说出三种)
(2)请结合资料分析,丽丽家乡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们乱砍滥伐行为有着怎样的关系?
(3)人们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九.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交朋友,但有些人却很难交到朋友,这是什么原因呢?下列说法不能交到朋友的请在括号里打√号。
( )同学获奖后玲玲有些不服气,她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如果参加他哪有机会赢啊?
( )凯凯不舍得让同学替自己新买的足球,他说你们踢得太狠了。
( )雅丽觉得新转来的同学又土又笨,从来不和他玩儿。
( )张磊经常欺负班上弱小的同学。
( )小明是一个热心肠,总是喜欢帮助别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B
6.A
7.B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克制;合理消费
2.不同的劳动;劳动者
3.发明;制造
4.习惯;美德;自身;小事;勤俭节约
5.矛盾;摩擦;欺负
6.获得;真正
7.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8.开心;美好
9.三月节
10.浪费;不尊重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唢呐技艺;开业庆典、生日祝寿活动上表演庆祝;香包制作技艺;挂在门庭或送给亲友表示祥和平安;“二人转”;丰富老百姓业余生活
2.自行车;路越修通畅,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元,出行越来越方便。轿车
六.简答题
1.(1)这两幅图反映了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
(2)学生打饭时可以少量多次;打饭的时候厨师可以多问学生,饭菜的量合适不合适;对浪费粮食的现象作出惩罚的规定。
2.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难。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小就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3.有,举例如下:张浩和同学约好周六下午去敬老院参加敬老公益活动,当同学李华约他去打球时,他拒绝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量子卫星墨子号;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中国高铁等。
5.(1)清晨,清洁工人在清扫街道。
(2)夜晚,列车调度指挥大厅内,为保证列车安全、正点,有序开行,调度员还在忙碌着。
(3)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
(4)小区里的保安叔叔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每天要24小时不间断地值班。
(5)手术台上,医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完成了一台长达六小时的手术。
(6)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台旁边连续进行了八个小时的实验。
七.辨析题
1.对于王谦的烦恼,我想提两点建议:
首先,要认识到害怕报复的想法是错误的。
其次,要把受到欺负的事告诉家长和老师,寻求他们的帮助。
2.不对。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八.材料题
1.(1)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山体滑坡;
(2)丽丽家乡的各种自然灾害是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的行为而产生的,它们密不可分。
(3)长时间的开车、开空调等产生二氧化碳,导到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
九.综合题
1.(√)同学获奖后玲玲有些不服气,她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如果参加他哪有机会赢啊?
(√)凯凯不舍得让同学替自己新买的足球,他说你们踢得太狠了。
(√)雅丽觉得新转来的同学又土又笨,从来不和他玩儿。
(√)张磊经常欺负班上弱小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