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五口通商条约》
D.《望厦条约》
2.1912年,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就任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孙中山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达到( )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围绕家庭,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尽责出力
B.家庭既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还可以满足我们感情的需要
C.所有的家庭事务都应该由爸爸做决定,这样可以使家庭生活更和谐
5.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其间烟瘾大发便抽起烟来,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管理人员走过来制止陈某吸烟,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陈某觉得自己丢了面子,闯到幕布旁砸了“请勿吸烟”的牌子。陈某的行为( )。
A.扰乱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
B.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C.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6.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孙中山成为杰出的代表,下列对其活动和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
②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
③为推动民主革命积极奔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公共利益
B.只有保障个人的利益才能维护公共利益
C.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
D.公共生活中,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
8.下面哪个城市的标志是“拓荒牛”(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9.运动会上,五(1)班取得了团体总分年级第二的优异成绩,同学们纷纷表示,如果当时男子接力棒不丢,班级完全可以拿到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这时你会说( )。
A.每位运动员都尽力为班级争光,都是好样的
B.要是接力同学不犯错该多好啊
C.就知道接力的几个同学靠不住
D.下一次不能再让他们参加了
10.我们要学习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其中孙先生的名言是( )。
A.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
1.(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 )是清代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被誉为( )。
3.每年的( )月(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我们应当( )地对待弱势群体,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 ),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 )。
6.人人有权参与( ),利用( )和( ),享受公共利益。
7.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民提供一些( )或( )。
8.加强自身的( ),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精神安慰。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 )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10.当家人意见( )时,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同时要发挥好( )的作用,和家人一起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
2.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军阀逮捕。( )
3.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
4.李大钊创办的著名刊物《新青年》,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5.《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
6.曾联松是国旗图案的设计者。( )
7.美好的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
8.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
9.清朝末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最终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
10.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用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判死刑。(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我会连。
妈妈的爱是香的 像阳光和火炉
妈妈的爱是甜的 像鲜花
妈妈的爱提清新的 像蜜糖
妈妈的爱是宁静的 像森林中草地
妈妈的爱是柔软的 像蓝天上的白云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 像清风和细雨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完善表格,再回答问题。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发现了我们公共生活的哪些特点?
六.简答题(共5题,共40分)
1.参与公益活动中的方式有哪些?
2.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请你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3.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的意义是什么?
4.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会遵守公共秩序了吗?怎样才能促进人们遵守、维护公共秩序呢?
5.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角色不同,彼此会在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请描述一下你和父母的不同。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小小辩论台。
小明说:“在没有人来和没有人坐的前提下,我是可以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的”。
八.材料题(共2题,共16分)
1.你知道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从现在起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吗?到了2035年,你大概的年龄是多少?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涵养德行。《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活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材料二:百年革命家国情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材料三:抓好家风家教,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1)什么是家风?家风主要表现是什么?
(2)你从材料中学习到了哪些好家风?(每个材料至少提炼1条)
(3)培养良好的家风,家庭、个人要怎样做?
(4)你有哪些宣传优秀家风的好创意?(至少写出2条)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请你又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说说你的办法是什么?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类似的事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C
7.B
8.A
9.A
10.A
二.填空题
1.井冈山
2.圆明园;万园之园
3.8;1
4.平等
5.正能量;新风尚
6.公共生活;公共资源;公共设施
7.公共物品;设备
8.品德修养
9.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0.不一致;润滑剂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如图:
通过表格,我发现①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③公共生活也增加了我们生活的乐趣,丰富了我们人生的意义。
六.简答题
1.①为灾区捐款。②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③照顾贫困孤寡老人。④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公益活动等。
2.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生活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3.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4.公共标志的提醒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一定会尊重公共秩序。除了提醒意外,还需要大家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遵守。另外,还可以让人提醒、监督,必要的时候可以实施一定的惩罚。
5.示例:我喜欢玩耍,游戏。父母喜爱阅读,时常去散步。(答案不唯一)
七.辨析题
1.观点是错误的。公共生活空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八.材料题
1.第一问: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问:例子:27岁;
第三问:
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②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少年时光,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从自己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③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读书。
2.(1)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家风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
(2)①勤俭节约②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③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④尊老爱幼……
(3)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每个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
(4)①家风演讲②制作宣传板报③展示优秀家训④网络传递家书……
九.综合题
1.方法:5个小球排好顺序,然后按顺序依次取出;这个小实验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生活中比方很多人出电梯,不能一涌而出,要有序进出。(答案不唯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