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语大全:形容人很多的成语.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130591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98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大全:形容人很多的成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语大全:形容人很多的成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大全:形容人很多的成语   宾客如云 拼音: bīn kè rú yún 简拼: bkry 近义词: 宾客盈门 解释: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腹有鳞甲 拼音: fù yǒu lín jiǎ 简拼: fylj 近义词: 居心叵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解释: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比肩接踵 拼音: bǐ jiān jiē zhǒng 简拼: bjjz 近义词: 比肩继踵 反义词:  解释: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出处: 清·戴名世《小学论选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挨三顶五 拼音: āi sān dǐng wǔ 简拼: asdw 近义词: 捱三顶四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形容人多 解释: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例子: 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的进店安歇。  屦贱踊贵 拼音: jù jiàn yǒng guì 简拼: jjyg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刑罚既重又滥 解释: 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  七手八脚 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简拼: qsbj 近义词: 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反义词: 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解释: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例子: 众人~将他扛抬了出来。 谒后语: 螃蟹过河 谜语: 三个半人抓螃蟹 杀人如麻 拼音: shā rén rú má 简拼: srrm 近义词: 嗜血成性、斩尽杀绝 反义词: 救死扶伤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出处: 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例子: 儿自幼随父出征,~,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  摩肩接踵 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简拼: mjjz 近义词: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反义词: 地广人稀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解释: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例子: 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 摩肩接毂 拼音: mó jiān jiē gǔ 简拼: mjjg 近义词: 挨肩搭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解释: 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伊阙摩肩接毂,为楚豫大道。”.  比肩叠迹 拼音: bǐ jiān dié jì 简拼: bjdj 近义词: 比肩叠踵 反义词: 人迹罕至、人烟稀少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解释: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出处: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 . 人多势众 拼音: rén duō shì zhòng 简拼: rdsz 近义词: 万众一心、众人拾柴火焰高 反义词: 势单力薄、单枪匹马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人多势力强大 解释: 人多力量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 谒后语: 一家人打死个老鼠 谜语: 从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拼音: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简拼: sydx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事物繁多,应付不及 解释: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例子: 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的感受。.  僧多粥少 拼音: sēng duō zhōu shǎo 简拼: sdzs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以一奉百 拼音: yǐ yī fèng bǎi 简拼: yyfb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比肩迭迹 拼音: bǐ jiān dié jì 简拼: bjdj  解释: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出处: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 . 人多口杂 拼音: rén duō kǒu zá 简拼: rdkz 近义词: 人多嘴杂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各种说法都有 解释: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例子: 夏衍《谈自己》:“在~的地方,我就尽可能的少作些引人注目的行为。” 言三语四 拼音: yán sān yǔ sì 简拼: ysys 近义词: 说三道四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 例子: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1回:“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的,岂不从此多事?”  袁安高卧 拼音: yuán ān gāo wò 简拼: yagw  解释: 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 “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三夫成市虎  拼音: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简拼: sfcsh   解释: 〖解释〗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出处: 〖出处〗《宋书·乐志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众喣山动  拼音: zhòng xǔ shān dòng 简拼: z唍q  解释: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出处: 〖出处〗明·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