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A.垃圾分类
B.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使用一次性筷子
2.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生物能
4.以下哪个典故中的名人不善于反思自己?( )
A.戒骄成名的柳公权
B.警枕立志的司马光
C.纸上谈兵的赵括
D.卧薪尝胆的勾践
5.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A.种类多
B.时间长
C.分布广
6.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水能
B.风能
C.煤
7.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是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峰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B.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8.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舞蹈就是这绚丽多姿多彩文化中的一个。下面的舞蹈中,( )是中国舞蹈。
A.孔雀舞
B.恰恰
C.伦巴
9.近百年以来,地球的人口在不断地( )。
A.增加
B.减少
C.反复
10.尊重自己,我不赞同( )。
A.只接受表扬,不接受批评
B.爱惜自己的名誉
C.信守自己的承诺
D.相信自己的价值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
1.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农田。他们栽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作物,把尼罗河流域建成了( )。
2.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 )时,就是在反思自己。
3.每年的2月2日是( )。每年的( )是世界地球日 。 每年的6月5日是 ( )。
4.每个人都是( )的个体,都拥有生而为人的( )。
5.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 )。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 )。
6.( )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 )的冲突,甚至被( )。
7.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 )他人。
8.气象灾害严重的预警信号是( )色。
9.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 )的( )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 )。
10.在人类防御( )的过程中,( )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反思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 )
3.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4.我们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必附和别人。( )
5.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
6.尊重自己就不能接受批评。( )
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蓝色代表紧急程度为较重。( )
8.太阳能发电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9.美国的首都是巴黎。( )
10.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将下列保护环境的节日与其对应的日期连起来。
世界湿地日 5月31日
世界地球日 2月2日
世界环境日 4月22日
世界禁烟日 6月5日
五.简答题(共6题,共51分)
1.为什么说保护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人类都为保护地球做了哪些?
2.为什么有许多国家举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的活动?
3.近几年,我国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请思考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4.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动保护地球?
5.请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航空方面的重大成就。
6.请你判断一下以下礼节是哪个国家的礼仪?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王灿和李乐是好朋友 ,一次考试,王灿有一道题不会做,让李乐把答案给他抄一下。李乐没有答应。王灿决定和李乐绝交 。
李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李乐怎样才能继续获得王灿的友谊?
七.材料题(共2题,共22分)
1.情景再现
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1)通过这件小事,我们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了一种什么美德?
(2)请写出一句有关这一美德的俗语或名言警句。
(3)说一说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材料一 2018年报道称,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数字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它已不再神秘。
材料二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闭幕。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有356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青少年生活实践。如来自乌审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格希格图针对牧区需要对很多羊羔进行人工喂奶的困境,发明了新式多功能电热自动多咀喂奶器,解决了多只羊羔同时喂奶的难题。
1.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3.你参加过哪些创新活动?说说你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4.结合这些感受,请你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几条具体建议。
八.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读“汶川地震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可能由地震引起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2)请你列举:面对地震灾害,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工作?(至少两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C
7.D
8.A
9.A
10.A
二.填空题
1.“粮仓”
2.经验或教训
3.“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
4.独一无二;尊严
5.防洪堤坝;抗灾技术
6.报复;更大;追究法律责任
7.原谅
8.橙
9.生命;蓝色;地球;和谐相处
10.自然灾害;法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答: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②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森林,把未来还给海洋,把清澈留给天空。
2.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德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对世界各国的侵略,好多国家都受到了伤害。 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速珍惜。所以很多国家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的活动。
3.(1)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
(2)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锐意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
(3)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共识。
4.(1)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意。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外太空。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火箭研制、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空间交会对接、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航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6.泰国;日本;印度;韩国
六.辨析题
1.李乐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理解和宽容是要讲原则的 。对原则性很强的问题要讲原则,否则就是相互包庇,相互隐瞒,而非理解宽容 。李乐可以先与王灿谈谈,告诉王灿自己真实的想法,还可以在学习上帮助王灿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七.材料题
1.(1)宽容。
(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
(3)宽容待人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使人相互信任、亲近;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2.1.答:创新改变了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答: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少年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今天我们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3.答:(1)手工制作创意艺术品;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2)获得了成就感、喜悦感、胜任感等;收获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
4.答:(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2)善于观察,善于研究,敢于质疑,不断探索,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勤动手,勤动脑,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八.综合题
1.(1)滑坡、泥石流;(2)加固建筑、修建物资储备中心、展开防震教育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