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不是新能源的一项是( )。
A.太阳能发电
B.海浪发电
C.汽油燃烧产生热量
D.地热发电
2.2018年9月,某航班从昆明飞往北京,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飞机上脱掉了鞋子,跷着二郎腿不断地抖动。周围弥漫着一股臭脚丫子味儿,附近的人都感到难以忍受,男子却不以为意。这名男子( )。
①对他人不尊重
②法律意识淡薄
③不讲文明礼仪
④不懂得宽容他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宽容可以使我们( )。
A.对他人经常不满
B.“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C.更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
4.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各地市民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5.各种文化都是( )的。
A.相同
B.平等
C.积极
6.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不包括( )。
A.金砖国家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上海合作组织
7.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海啸造成人员失踪
B.台风摧毁房屋
C.车祸造成人员伤亡
8.下列关于“多彩的世界文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建筑,建筑仅仅是住所,与文化无关。
B.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礼仪,也是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舞蹈也体现绚丽多姿的文化。
9.以下谁提出的“进化论” 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
A.达伽马
B.伽利略
C.达尔文
D.麦哲伦
10.下列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
A.小明:父母值得我们尊重
B.小刚:一个修鞋子的有什么了不起啊
C.小红:我尊重我自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
1.反思( )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 )。
2.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 )等正以惊人的速度(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因过度( )而面临( )。
3.在( ),人们双手合十做祈祷,头向前微倾。
4.( )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 )的重要基础。
5.反思作为( )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 )、( )和总结过去。如果( ),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 )。
6.地球约(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 )%。
7.19世纪初,( )提出了“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8.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 )和( )的尊重。
9.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它位于( )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
10.当发生冲突时,打击( )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
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当得到尊重。( )
3.反思很有必要。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将反思暂时搁置一边。( )
4.我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5.生态环境恶化只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 )
6.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
7.洒水车工人洒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到了一位路人的身上,这位路人破口大骂。( )
8.地球上有七大洋四大洲。( )
9.16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10.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
1.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作了规定,共分为四级,请你用线连出对应的等级。
2.将下列这些环境问题与其危害连起来。
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资源短缺
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态破坏
沙漠在悄然扩大
五.简答题(共3题,共22分)
1.某市图书馆允许进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我国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坚持什么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
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补出故事中“……”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
(3)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飞机圆满首飞、国产航母闪亮登场、天舟发出首单“太空快递”、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厉害了,我的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2)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有一个人去商店买衣服,他对售货员说:“喂,喂!把那件衣服拿来我看看。”售货员没理他,他又嚷道:“说你呢,听见没?”售货员也没给他好气。最后衣服没买成,他气呼呼地走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B
7.C
8.A
9.C
10.B
二.填空题
1.时时;必要
2.湿地;减少;不可再生;开采;枯竭
3.泰国
4.宽容;美好生活
5.内心;回顾;分析;主动反思;未来
6.71;29
7.达尔文
8.隐私;权利
9.亚马逊;南美洲
10.报复;法律责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2.如图:
五.简答题
1.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六.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七.材料题
1.(1)答案一:我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我对那位老人不礼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气,所以没有告诉我去张村的路的远近。答案二: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2)答:“请问老爷爷,去张村该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要说:“谢谢!”
(3)答: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
(2)我们青少年从小要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多参加“五小”活动,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平时在生活、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八.综合题
1.在生活中他不懂得尊重他人,他那不尊重的语言让他人觉得不舒服、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不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