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填空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124173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填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填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练习题 1.从东西半球来看,亚洲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亚洲位于 半球。 2.亚洲是 面积最大 、 、 的一个大洲。 3.亚洲地跨(温度带) 、 、 。亚洲气候具有 , 显著和 分布广的特点。 4.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 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 ,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 。所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发生 灾害,这是典型的 季风 气候。 5.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 。北京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属于 气候。 6.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 ,夏季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7.亚洲的地形特点是:中部地势 ,四周地势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 流向海洋。 8. 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 , , 9.以白色织物裹盖全身的民族,应是居住在太阳辐射极为强烈的 西亚 地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应是居住在十分寒冷的 地区。 10.由于过去长期 遭受殖民 统治, 工业基础 薄弱,亚洲经济发展总体较落后,大部分国家属于 发展中国家 ,少数国家属于 发达国家 。沙特阿拉伯因为 大量出口石油资源 ,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11.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________,第二产业是______,第三产业是______________。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 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森林水力资源丰富。 2. 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资源小国,对外依赖严重,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3. 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4.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5.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6.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7. 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作物有橡胶、油棕、蕉麻、椰子。 8. 中南半岛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9. 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各国首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10. 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11.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2. 印度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13. 印度实行“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使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小麦和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14. 印度的工业多分布在原料产地,属于资源型,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另外,印度的核技术、软件产业、航天卫星技术较发达。 15.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16. 俄罗斯交通发达,铁路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17.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18.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摩尔曼斯克,太平洋沿岸港口苻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大西洋沿岸港口圣彼得堡。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1、长期以来 中东 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其焦点问题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丰富的石油、匮乏的水资源、文化的差异。 2、中东处在联系 亚、非、欧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的枢纽地位。自古以来,就是 东西方交通的 要道。 3、中东是目前世界上 石油 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 石油 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 西欧 、 美国 、 日本 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中东的 水 资源匮乏。 5、中东的人种主要是 白种人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 耶路撒冷 看作是圣城。 6、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这里人口 稠密 、国家众多,是 发达国家 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 欧盟 。 7、欧盟成员国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货物流通方便、可在任何国家学习工作旅游退休、统一货币、可在任何国家购买出售房产、可在任何国家享受医疗保健。 8、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农业中畜牧业发达。 9、欧洲西部有多样的自然条件、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风土人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旅游业收入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它又有“黑非洲”之称。在这里,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热带雨林、一望无际的热带草原。 11、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 经济”。 12、一直困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大问题是人口、粮食、环境。 13、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具有古老、原始的特点,因此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4、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牧业产品是羊毛、小麦、牛肉。 15、澳大利亚的美称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 1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是堪培拉,最大城市是悉尼,第二大城市是墨尔本。 17、目前,澳大利亚的旅游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1、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大的山系,它绵延于 南、北美 洲的 西 部。 2、密西西比河仅次于非洲的 尼罗河、南美洲的 亚马孙 河和中国的 长江 ,是世界第四长河。 3、从东西半球分析,美国位于 西 半球;从南北半球分析,美国位于 北 半球。 4、从海陆位置分析,美国本土东临 大西 洋,西临 太平 洋,东南临 墨西哥 湾;北部与 加拿大 接壤,南部与 墨西哥 接壤;是属于 北美 洲的国家。 5、美国领土中临北冰洋的是 阿拉斯加 州;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是 夏威夷 州。 6、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本土处于 北温带 (热量带)的中南部,东、西和东南三面临海,光热和水分条件好。②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 。③ 密西西比河 和五大湖 为灌溉和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专业 化、生产过程和环节的 机械 化和 专业 化, 效率 高, 产量 大。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农业大国。 8、美国拥有完整的 工业部门 体系。工业产品 种类 齐全, 产量 大, 技术 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9、美国是世界 高新技术产业 的基地,其最大的产业中心位于 旧金山 。 10、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其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 全球资源 和破坏 地球环境 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 资源消耗 国和 废物排放 国。 11、将下列词汇填入表格的正确位置:煤炭、铁矿石、石油、木材、废气、废水、废物、发达的经济、高额的消费。 发达的经济 高额的消费 煤炭 铁矿石 石油 木材 废物 废水 废气 大量进口 大量排放 12、巴西是拉丁美洲 面积 最大、 人口 最多的国家。 13、巴西 铁矿 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钢铁 、 造船 、 汽车 、 飞机制造 等工业部门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14、巴西的农产品中, 咖啡 、 甘蔗 、 柑橘 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 蔗糖 、 橘汁 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15、热带雨林的作用:①提供木材、②调节全球气候、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⑤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16、巴西将首都从 里约热内卢 迁至 巴西利亚 的目的是:①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②缩小城市的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 位于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地区分别是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他们的纬度位置是(南纬66.5°)度和(北纬66.5°)度到极点之间,前者的海陆分布以(陆地)为主,后者以(海洋)为主. 2、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3、 世界的最低温出现在(南极)地区,全年严寒的气候给他带来“(冰雪高原)”的称谓。 4、南极洲是世界上第(五)大洲,他的面积大于(欧洲)和(大洋洲)。 5、南极洲被(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 6、我国在南极洲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 7、南极洲最有特色的鸟类是(企鹅),周围海域内有富含蛋白质的水生生物(磷虾),北极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 8、南极洲地跨(东)半球和(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 9、北极圈穿过(亚)洲、(欧)洲、(北美)洲。 10、北冰洋和太平洋的狭窄通道是(白令海峡)。 11、去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 )。 12、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1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 14、世界上海拔最高、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南极洲)。 15、地球表面唯一没有被工业污染的大陆是(南极洲)。 16、站在北极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南),站在南极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北)。 17、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8、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和平)的目的。(1959)年,澳大利、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