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 )。
A.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B.燃煤电厂排放废气
C.小军总是没有拧紧关水龙头
2.蒙古袍成为蒙古族人们的传统服装,这与当地的( )有关。
A.自然环境
B.生活方式
C.生产方式
D.以上全是
3.以下哪位同学不是在反思( )。
A.张强今天迟到了,他认为是妈妈没有按时叫他起床导致的。
B.小明这次测试没考好,他回顾了学习状况,觉得自己在上网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C.莫羽今天跟妈妈吵架了,她很后悔,觉得自己态度不好。
4.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 )。
A.所以我们可以袖手旁观
B.所以我们要躲得远远的
C.但是我们可以伸出援手
D.因此我们不必出手相帮
5.下列对礼仪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礼仪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
②礼仪是约定俗成的
③不同的文化就会有不同的礼仪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6.台风来临时躲在( )比较安全。
A.树下
B.广告牌下
C.电线杆下
D.地下室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说明( )。
A.语言可以体现尊重
B.行动可以体现尊重
C.语言不能体现尊重
8.( )发明蒸汽机,使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A.瓦特
B.爱迪生
C.钱学森
D.爱默生
9.青铜器是中国( )代晚期辉煌灿烂的文明。
A.夏
B.明
C.商
10.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
A.4月22日
B.2月2日
C.6月5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64分)
1.人们在长期的( )中形成的礼仪,也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 )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 )。不同的( )会有不同的礼仪。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 ),洪涝,地震、( )、泥石流、病虫害等。
3.( )是地球上面积最大对人类生存影响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4.气节是以( )为基础的,没有( ),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5.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 )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 )。
6.( )和( )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 )与( )方式。
7.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 )、( )带来( )的变化。
8.( )和( )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北成为“( )”。( )流域和( )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
9.反思一开始也许有难度,一旦形成( ),做起来就非常( )了。
10.宽客不仅给我们带来了( )、( )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 )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 )得健康,愉快。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 )
2.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是联合国总统。( )
3.环卫工人不值得大家尊重。( )
4.地球并不是唯一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
5.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在街口开了十几年杂货店的周阿姨一样的人,也值得我们尊重。( )
6.地球环境破坏了没关系,科学家可以找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
7.建筑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国家、民族以及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 )
8.应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协同一心。( )
9.小学生不用理会自然灾害,因为那是大人的事。( )
1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由此可见,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 )
四.连线题(共2题,共7分)
1.连线题。
世界和平使者 蔡伦
袁隆平 蓝盔
造纸术 杂交水稻之父
2.连一连。
9月16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五.简答题(共3题,共20分)
1.怎样才能做到适度维护自己呢?
2.我国2003年暴发了非典型肺炎,17年后的今年又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据传世界上很多流行性传染病都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有关。对此,你有何看法?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由食用野生动物引发疫情的问题吗?写下来吧!
3.请你判断一下以下礼节是哪个国家的礼仪?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王灿和李乐是好朋友 ,一次考试,王灿有一道题不会做,让李乐把答案给他抄一下。李乐没有答应。王灿决定和李乐绝交 。
李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李乐怎样才能继续获得王灿的友谊?
七.材料题(共2题,共24分)
1.材料一: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她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房龙《房龙地理》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一年以后,“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
材料三:
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问题一:人类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吗?
问题二:人类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吗?
理由:
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小的善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夏天,一 名男青年乘坐火车进城。盛夏的车厢里十分燥热,这位男青年口渴难耐,买了一罐饮料。他以前从来没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不知如何打开。这时,他忽然听见坐在对面的女士对儿子说:“童童,把饮料给妈妈拿过来。”儿子说:“您不是刚喝过水吗?”“妈妈还想再喝点!”接过孩子递过来的易拉罐,女士看着拉环,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响,易拉罐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来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
多年后,男青年对此事仍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善良的女士用特殊的方式既教会了他开启易拉罐,又没有使他感到难堪。女士的善意之举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反思自己:
竞选班长失败了,我很难过,也从中( )。
五年级暑假参加夏令营,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我才发现( )。
去年跳绳比赛,我练了半个月,成绩提高很快,我明白了( )。
上美术课时,我发现自己忘带美术工具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应该(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A
6.D
7.A
8.A
9.C
10.C
二.填空题
1.生活交往;文化;约定俗成;尊重;文化
2.自然灾害;台风;滑坡
3.热带雨林
4.廉耻之心;廉耻
5.文明时代;历史画卷
6.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生产;生活
7.生产;生活;日新月异
8.黄河;长江;母亲河;黄河;长江;发祥地
9.习惯;自然
10.和谐;友善;内心;生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2.如下:
五.简答题
1.(1)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
(2)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
(3)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2.我的看法我们不应该食用野生动物,防范的总体原则是不食用、不虐待、少接触野生动物。
3.泰国;日本;印度;韩国
六.辨析题
1.李乐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理解和宽容是要讲原则的 。对原则性很强的问题要讲原则,否则就是相互包庇,相互隐瞒,而非理解宽容 。李乐可以先与王灿谈谈,告诉王灿自己真实的想法,还可以在学习上帮助王灿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七.材料题
1.人类不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
理由:运用材料三说明
人类不可以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理由:运用材料二说明
启示: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自己的家园,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即可)
2.答: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八.综合题
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后努力锻炼自己。自己有好多事情不会做,以后一定要学会自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上也要努力积累。自律,不能这么拖拖拉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