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08264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李群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张红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尊重,体现出对我国传统语文目标的扬弃;在课程实施上,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向;但是在具体内容的实施措施上略显不足。本文试从发展 严谨、教育理念辩证吸纳、课程结构创新可喜、教师培训同步发展、脚踏实地务实前行这五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和感受。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大语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呈现出语文教育的新思路,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本文试图对我国最新

2、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行解读。一、教育理念:辩证吸纳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具有许多值得现代教育吸取不尽的精华。如,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孔子创立了一套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智德双修、内外兼通、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而且在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智育与德育、内修与外学、启智与笃行、学文与学工、求是与求德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基本面貌。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在其向前发展时,自身的弊端也在从语文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影响着语文教学的程度和质量:中国传统语文教育高度的政治化、伦理化倾向,使语文教育逐步蜕变为经学的附属,从而排斥其他思想内

3、容和社会内容,最终割断语文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联系;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在实践中实质上是教育与训导的结合,而训导的强化易于禁锢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领悟已知而并不能发现未知。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呼唤高质量的基础教育。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与创新精神将成为人们的追求。另外,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正在改变人类文化的传递方式,也正在改变着教育。教育突破现有的时空,实现资源的跨时空共享。这必将引起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等重大变革。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都

4、把课程改革放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上,其课程改革呈现以下趋势(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素质。(2)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与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新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3)课程实施,改变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今天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4)课程评价,发挥评价在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学生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从容面对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挑战,为了在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上,发

5、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具有语文教育的大视野,吸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成一体。普通高中教育作为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适应时代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当务之急。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普高课标为此应运而生,它的课程理念是,继续坚持全义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

6、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二、课程设计:发展严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普高课标)虽然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全义课标)相衔接,但是参照全义课标,明显的感觉到普高课标更加务实、严谨、精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用词更加严谨1.封面在全义课标用的是“实验稿”三个字;而在普高课标中将“稿”字去掉,仅用“实验”二字,更加浓缩、严谨、精确。2.目录全义课标“前言”部分的第一章为

7、“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普高课标则将“与地位”删去,而为“课程的性质”。两者的内容相差无几,但在用词的精确上却有着质的飞跃。全义课标“实施建议”部分的第一章为“教材编写建议”;在普高课标中在相应位置将之改为“教科书编写建议”,显示出学术态度以及治学的严谨性。(二)在框架结构上更趋合理与全义课标相比较,可以看出,普高课标在具体的框架细节上的删改是颇费思量、经过字斟句酌的。这在“目录”部分能够得到最直观的印象,如下表所示:全义课标目录普高课标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课程性质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

8、、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四、评价建议二、评价建议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一、 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1. 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二、选修课程举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普高课标在与全义课标相衔接的编写、设计过程中,编写人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相对来说,其中第三部分和附录部分改动较大。这些改动是细微的,却又是审慎、合理、严谨、务实的,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决心、信心、恒心与细心。三、课程结构:创新可喜为了体现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使学生既能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有能为具有不同需求

9、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普高课标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要求做了整合和规划,在课程结构上,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具有较大的创新。第一,从总的结构上,普高课标将不同程度、不同领域的只是用不同模块的形式,呈现给每个学生,体现了语文内容的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体系,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主要致力于让学生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

10、面:一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了选择性,除了必学、必读、必做的内容,还有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体现了内容和要求上的弹性。二是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样做,既能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使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同模块的知识,既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又给予作为学习主体和客体的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施教时的弹性和灵活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符合当今社会学生主动发展以及有个性发展的理念。第二,课程内容的具体阐述,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在课程内容的具体目标的阐述中,不仅有传统的“积累整

11、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等要求,也有“应用拓展”“发现”等新的术语;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普高课标的大语文教育观的课程理念。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的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语文教科书不仅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同时为地方、学校留有补充地方、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

12、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四、课程资源:引导培训普高课标要靠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做出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因而,教师的培训工作就是一个关键环节。美国20世纪60年代曾发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3、强调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观念不能不说新,但实践结果却以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思维能力降低而告终,原因不在于改革思想,而失之于教师培训的不同步发展,一线教师未能很好地理解改革思路。实际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

14、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相应地也明确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内容和方向,除了从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确立教师作为研究者、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地位、把语文教学过程真正看作是语文活动的过程、要有一个正确、合理和全面的评价观等等以上方面进行外,更应重视引导教师群体对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和对母语教育特点的审视。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其次,要

15、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校内的,如校园景观、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当地的,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语文课程内容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再者,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创设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地方或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如,河南可以围绕炎黄历史、黄河文明,山东曲阜

16、可围绕“三孔”与孔子;西安可围绕秦始皇与兵马俑;湘西可围绕东巴文化,延安可围绕这一革命圣地的文物、景观,创设地方或学校课程。在教学形式上,一定要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的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总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让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充分探寻和发展的的空间。 五、课程实施:务实前行普高课标有着不少让人欣喜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普高课标在某些方面阐述模糊,需要进一步解析。尤其是必修课模块模糊、选修课需要开发课程资源方面,如果实践起来,将会难度不小

17、。普高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而且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并言五个模块的学习可以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的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但是普高课标从头至尾没有明确说明这五个模块到底为何,可能是想把空间留给一线的教师自己去挖掘。但是,这很有可能带来一线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盲目与混乱。因为,从当今的教学要求来看,教育状况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一)从全国来看,小学和中学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

18、96.9%和87%,普通高中学历合格率为68.43%;从各地情况看,学历参差不齐,有的地方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达到当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资格。(二)一些落后地区的教师学历是达标了,但教学水平并没有同步达标,即便上本专业的课,也常常犯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三)教师普遍只关心和中考、高考有关的内容,基本上不关心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四)大部分教师很少有科研方面的训练,可能他们为了评职称想方设法写过几篇论文,但对怎样搞科研,怎样指导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基本上是一张白纸。(五)一个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由他所教的学生在中考、高考中的成绩决定,如果教师本人没有继续学习、改变自己的愿望,拒绝参加基础教

19、育的课改实验,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校长对他也无可奈何。(六)各班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校舍图书设备不敷使用。受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人们因生活水平改善而出现的对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强烈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的班额正呈日益扩大的趋势。2000年全国普通初中班数共有1,108,300个,其中超过55人的大班482,000个,比上年增加70,000个,占总班数的43.5%,超过大班的(66人以上)177,000个,占总班数的16%。2000年普通高中共有学校14,600所,比上年增加437所;招生4,726,900人,比上年增加763,700人,增长14.44%;学生与教师之

20、比为15.87:1。班级规模过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对学生关照的程度降低,教师和学生个别交往的机会和时间减少。和学生人数剧增同步发生的问题是教室紧张,设备和图书缺乏。(七)缺少全社会支持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氛围和条件。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主观上还没有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热心接纳学生,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场所的习惯和氛围;另一方面,客观上由于社会文化事业经费有限,各地图书馆、少科站、博物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数量极少,图书设备有限,接纳人数也有限,加上有的还要实行创收经营,学生更无法进入。学生走向社会,这是他们学习的另一个课堂,但是社会如果不以满腔热忱来接纳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场

21、所来服务于学生,那么这种学习活动设计得再好,也是空中楼阁。 从上述情况来看,现有的教师队伍总体上很难适合普高课标的需要,这里有观念的问题,有对这门课程不了解、不熟悉的问题,也有能力知识水平上的差距。除此以外,笔者感觉,从全义课标到普高课标,都对学生的智能开发和动手能力强调有余,而对之作为一名公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调不足,而日本、台湾的课程标准却对这部分内容是十分强调的,这不能不使人们担忧未来培养出的人才。高智商、能力强而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普高课标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以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

22、地、有个性地发展为目的的母语教学指导方针。但是美好的愿望还需要根据实际、脚踏实地、务实、严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否则只会成为镜中月、雾中花。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3 高向斌,王淑清,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科学研究2003.6.4“新课程标准”新在哪儿,扬子晚报2001.7.13. 5 陈述,孙绍振:我要革旧语文教材的命,南方都市报,2002年08月07日.6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