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及其机制.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052464 上传时间:2025-06-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及其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及其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射生理盐水可使尿量显著增加,血压升高。 机制: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引起血容量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保持相对稳定。当血压升高超过肾血流的自身调节能力,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且血浆稀释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二者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尿生成增加,继而尿流量增大。另外,循环血量的增加可刺激容量感受器,血压升高可刺激压力感受器,二者均可使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反射性的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循环血量增多使心房扩张和摄入钠过多时还可刺激心房钠肽合成,通过抑制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促进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的扩张(以前者为主)以及抑制肾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的重吸收减少。以上两个作用也可使尿量减少。 2、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尿量减少,血压降低。 机制:迷走神经兴奋可对心脏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同时也可使部分受副交感支配的外周血舒张,从而导致动脉血压降低。动脉血压降低至超过肾血流的自身调节能力时,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有效滤过率降低,尿生成减少。另外血压降低,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的冲动减少,反射性地使ADH分泌和释放增多,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以有利于血容量和血压的恢复。 3、注射葡萄糖可使血压上升、尿量增加。 机制:注射葡萄糖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当家兔的血糖浓度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了水和Nacl的重吸收,造成尿量增多并出现糖尿。另外血压升高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且反射性抑制ADH的合成和分泌,也可使尿量增多。 4、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可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对心脏起到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但前者收缩比后者收缩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下降,尿生成减少。 5、注射速尿可使尿量大幅增加,血压变化不明显。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K+2Cl-共同转运系统可逆行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使Nacl重吸收减少,降低了肾脏的稀释功能,同时使髓质间隙渗透压降低,也降低了肾脏的浓缩功能,从而产生迅速而强大的利尿功能,排出大量等渗药。 6、垂体后叶素可使尿量减少,血压减少。 机制:垂体后叶素包括催产素和ADH,ADH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使血管收缩,但由于降压反射的作用,血压最终仍表现为下降。ADH可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通过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生成增多,最终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