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夸夸我自己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自我介绍》,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通过自我介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用流利、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夸夸我自己课件、图片、镜子。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以自己为例,进行自我介绍,强调用丰富的词汇描述。
(2)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其他幼儿认真倾听,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幼儿每人拿一面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特点。
(2)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画,教师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进行描述。
4. 小组活动(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互相介绍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六、板书设计
1. 夸夸我自己
外貌:眼睛、鼻子、嘴巴、发型等
性格:活泼、开朗、细心、勇敢等
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画画、运动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新本领,夸夸自己的优点。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所学知识夸夸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结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活动。
3.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的逻辑性和直观性。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例题讲解时,教师可使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丰富词汇,如“我的眼睛大大的,像黑宝石”、“我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等,让幼儿在倾听中学习并模仿。
2. 在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可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的外貌,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如“我的头发长长的,像小瀑布一样”。
3. 小组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如“我喜欢跳舞,跳舞让我快乐”。
二、教学过程解析
1. 例题讲解:
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确保幼儿能听懂。
使用丰富的词汇,让幼儿在倾听中学习。
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 随堂练习: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貌,培养观察力。
鼓励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的特点,培养创造力。
指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进行描述,提高表达能力。
3. 小组活动:
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发言机会。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培养沟通能力。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
三、板书设计解析
2. 直观性:使用简单易懂的图案、颜色和文字,让幼儿能快速抓住重点。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1. 课后反思: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的参与度如何。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性格、兴趣的幼儿进行差异化教学。
2. 拓展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等场合,用所学知识夸夸自己。
结合家庭、社区资源,开展相关活动,如家庭才艺展示、社区公益活动等,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拉近与幼儿的距离。
2. 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确保幼儿听懂。
3. 在关键环节,适当提高语调,引起幼儿注意。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注重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
4. 小组活动:10分钟,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
2.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对每个回答给予积极回应。
3. 适时进行追问,拓展幼儿思维。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夸夸我自己课件,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吸引幼儿注意力。
2.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让幼儿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但需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让幼儿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技巧。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但需反思是否针对不同性格、兴趣的幼儿进行了差异化教学。
3.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时间分配上,基本保证了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但需注意在实践环节,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达。
4.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本节课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但需反思在小组活动中,是否充分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
5.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通过课后反思,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6. 拓展延伸是否到位:在课后拓展延伸方面,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不断丰富拓展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