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希腊的先哲.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967304 上传时间:2025-06-24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735.09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希腊的先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希腊的先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12/26,#,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材料二 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3,分),(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3,分),(3),据材料三,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分)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1,分),综合运用,(,1,),礼、仁、中庸之道。(,3,分),(,2,)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1,分),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宝贵的遗产。(,3,分),(,3,)原因:受汉唐文化的影响。(,1,分),史实:思想上:自汉朝以来儒家典籍传入朝鲜,朝鲜建有孔庙、文宣王庙等。制度上:实行以儒学为主的科举考试。(,2,分,启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希腊的先哲,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课程标准,一、背景: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1,、时间:,BC5,世纪至,BC4,世纪上半叶),2,、中心:,(古典文化的中心为什么会在雅典?),A,希波战争为雅典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B,雅典的民主政治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雅典的衰落,:,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雅典的兴起:,雅典,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哲学家,思想主张:,1,)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3,),认识你自己,4,)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评价:“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1,、生平小传,:,前,427,前,407,前,399,前,387,40,岁,前,347,前,336,出生,名门,师从苏各拉底,离开雅典,(,苏各拉底死,),“,哲学家王”政治理想未果,回雅典,创立柏拉图学园,逝,世,马其顿征服希腊,二、代表人物,(一)、柏拉图,3,、柏拉图的主要思想:,2,、代表作及探讨问题:,理想国,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1),哲学思想:,理念论,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觉,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唯心主义,),政治思想,理想国,请阅读教材,思考:,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正义与和谐),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三等级各尽其职),提问四:“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等级划分、财产共有、普及教育等),国家统治者,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智慧之德”,武士,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勇敢之德”,劳动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节制之德”,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理想国家:,三个等级,实现办法:,c,、,理想国终成乌托邦,评价:,a,、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b,、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比较,(,1,)相同点,时代背景,:二人都处在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都面临同样的社会问题。,根本目的,:二人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从各自所处的时代出发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思想本质,:孔子希望建立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根本目标的国家,其中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身的道德去感化人民,柏拉图希望建立“哲学王”统治的止义国家,要求统治者要掌握治国的方法,,二者都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了人治。,历史影响方面,:二者都未能实现各自的政治理想,但,都对以后的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东西方的先哲。,(,2,)不同点,社会背景,:孔子处在,奴隶制崩溃、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柏拉图则生活,在希腊奴隶制发展时期。,思想内容: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仁”、“礼”和中庸思想为核心,;而柏拉图则是,理念论和理想国,。,治国主张:孔子是,“贤人治国”;,而柏拉图则是“,哲学王”,治国。,政治理想:孔子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统治的国家,;而柏拉图则带有极其狭隘的城邦主义,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的统一,。,1,、生平,前,384,前,367,前,347,前,343,前,336,前,335,前,323,前,322,出 生,求学雅典,离开雅典(柏拉图死),成为亚历山大王子老师,马其顿征服希腊,重返雅典创立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逝 世,(二)、亚,里斯多德,对真理的追求,尊师而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这种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2,、亚里士多德主要思想及其评价,.,哲学思想:,.,逻辑学,:,.,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法治优于人治,中道理论,.,教育思想,:,“三育”,和谐发展教育观,我们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那么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有哪些呢?,贡献,、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他既注重实践经验,又关注理论分析,.,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探求人的本质,、政治:,人与城邦:城邦是公民的集合体,名言“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公民义务:履行城邦赋予的职责,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关于政体:倾向民主制,主张中产阶级执政,(,原因?,),。,3,、影响:,课本,P31,对比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思想家的主张,(见创新方案),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而不是理念。,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他最终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论,而确立了这种,二元论,即世界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共同组成的。,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逻辑学,。直到现在,人们公认他是逻辑学这门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康德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的逻辑学,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则所有的,C,是,A,(结论),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三个概念。,大前提是所有动物都会死,,小前提是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是所有人都会死。,大前提是凡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是苏格拉底会死。,3.,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革命和内讧的原因是什么?,结论:,最好的城邦治理方式,法治优于人治,政治学,不平等,极富者品性,“逞强放肆、至犯重罪”,极贫者品性,“懒散无赖、易犯小罪”,中产阶级品性,懂得节制,很少野心,具有大家公认的中庸美德,实际可行的最好政体,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政体,法制应该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法律受到普遍地服从,这就是守法,这是实现法治的关键;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这是实现法治的前提。,他和柏拉图的区别就在于:,柏拉图强调人治,,,即哲人统治,只是在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他才提出法治的观点,但他忽视了法律的性质,只强调了应该守法,而忽视了如果法律本身就是恶法,那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而,亚里士多德,则一方面强调了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要守法,另一方面还强调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良好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治,。,所谓“中道”,意即中庸,他认为宇宙间万物过了不好,不及也不好,在过与不及之间就是最好。,比如他说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勇敢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有些该怕的东西就应该怕,不怕就是鲁莽,太怕就是怯懦,都不好,,它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应该以“理性”为行为准则,4.,伦理思想:,“中道理论”,想一想,:,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这难道是巧合吗?两者的中道学说有何联系与共同点,又有何区别呢?,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顺应灵魂三个部分提出三种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他认为体、德、智三者象物质和形式的不可分离,互相联系,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证,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在教育史上,他最先按照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顺序来确定教育年龄分期。,“,体育应先于智育,”,“,躯体之注意应先于心灵之注意”。对道德品质教育,他把重点放,在,道德习惯,的形成上,注意培养勇敢的品质。,Aristotle,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