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系统解剖第一次辅导课题解完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963488 上传时间:2025-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2.42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第一次辅导课题解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系统解剖第一次辅导课题解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第一次辅导课题解完成 1. 三大唾液腺的名称和导管开口 a. 腮腺,腮腺乳头。(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的颊粘膜) b. 下颌下腺,舌下阜。 c. 舌下腺,舌下粘膜表面。 2. 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位置: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形态:基本呈曲颈瓶状 a. 两壁——前壁、后壁 b. 两弯——胃小弯、胃大弯 c. 两口——贲门为入口、幽门接十二指肠 d. 一切迹:角切迹 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胃窦),后者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 3. 肝的形态、分叶和位置 不规则楔形。肝右缘钝圆,左缘锐利。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 分左右叶,胆囊窝位于肝右叶 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左季肋区。 4. 结肠和盲肠的特征 盲肠: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向下通升结肠,向下通阑尾。是大肠的起始部。以回盲瓣及升结肠、回肠为界,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 结肠:介于盲肠及直肠之间的一段大肠,整体呈“”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为肿瘤、憩室好发部位。 5. 胆囊的形态和位置,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 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 胆囊结石常在胆囊颈逗留。 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及右肋弓交点附近。 6. 肝外胆道的组成 胆囊、肝管、肝总管、胆总管 7. 喉软骨的组成和喉腔分部和最窄的部位 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 喉腔:喉口、喉前庭、喉中间腔、声下门腔(易发水肿) 最窄部位: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底及声带突之间裂隙) 8. 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 .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输尿管壁内部 .上、中、下狭窄 9. 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a. 肺尖 b. 肺底 c. 三面:肋面、纵隔面、膈面 d. 三缘:前、后、下缘 位于膈肌上方、纵膈两侧 右叶透过斜裂、水平裂分为上中下叶。左叶由斜裂分为上下叶。左叶前缘有心切迹。 10. 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交叉关系 沿【盆腔侧壁】下行,进入【子宫阔韧带】底部之两层腹膜之间,在【子宫颈】外侧处从【输尿管】的前方跨过并及之交叉,再沿【子宫侧缘纡曲】上升至【子宫底】。 11. 肾的位置和被膜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为腹膜外器官。 左肾在第胸椎体下缘,腰椎椎间盘之间。 右肾在第胸椎体上缘至第腰椎体上缘之间。 被膜:由内至外为【纤维膜】>【脂肪膜】>【肾筋膜】。 12. 胸膜腔的概念和壁胸膜的分部 壁胸膜:肋胸膜、膈胸膜、纵膈胸膜、胸膜顶 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移行,两者之间围成一个封闭的胸膜间隙。内有少许浆液,减少摩擦。 13. 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 14. 男尿道的分部、狭窄以及弯曲 分部: 狭窄: 弯曲: a. 前列腺部 .尿道内口 .耻骨下弯 b. 膜部 .尿道膜部 .耻骨前弯 c. 海绵体部 .尿道外口 15. 子宫的位置(姿势)和韧带的名称和作用 位置: a. 小骨盆中央,膀胱直肠之间。下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 b. 未妊娠时子宫底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朝向前上方 c. 子宫长轴及阴道长轴之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略大于度——前倾 d. 子宫体及子宫颈不在一条直线上,形成向前开放的度钝角——前屈 韧带名称: 子宫阔韧带;防止子宫往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脱垂 子宫骶韧带;辅助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 16. 输卵管的分部和临床意义 子宫部:直径最细,(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 峡部:结扎手术多于此进行。短直,血管少 壶腹部:卵子多在此处受精 漏斗部:卵巢排出的卵子由此进入输卵管。漏斗末端有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17. 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内部结构 右心房: 1. 固有心房 2. 腔静脉窦 右心室: 1. 右心室流入道 2. 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 18. 大隐静脉的行径要点 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面、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处穿【隐静脉裂孔】(阔筋膜的),注入【股静脉】。 19. 肝门静脉属支、静脉血收集范围以及门腔静脉系的吻合点 a. 肝门静脉属支: 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幽门前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口诀: 脾肠上下胃左右 幽门前,胆囊附脐 b. 静脉血收集范围 腹盆部消化道、脾、胰、胆囊之静脉血 c. (建议跳过)   ①通过食管下段粘膜下层内的食管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属支及上腔静脉系中奇静脉的属支间相互吻合交通。   ②通过直肠下段粘膜下层内的直肠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肠系膜下静脉属支及下腔静脉系髂内静脉的属支之间相互吻合交通。   ③通过脐周围皮下组织内的脐周围静脉网使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及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和胸腹壁静脉间相吻合;或者及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和腹壁浅静脉间相吻合。 20. 胸导管的起始及收集范围 a. 乳糜池 b. 全身部位的淋巴。下肢、腹部、盆部、左上肢、左胸部、左头颈、的淋巴 21. 眼球外膜的组成和特点 角膜 :无色,无血管,富有感觉神经末梢,屈光作用。角膜溃疡影响视觉。 巩膜 :乳白色,保护眼球内容物,维持眼球形态。巩膜静脉窦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22. 房水的产生部位和回流 【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产生房水。 睫状体 > 眼后房 > 眼前房 > 巩膜静脉窦 > 眼上、下静脉 23. 外、中、内耳的组成 24. 臂丛、腰丛、骶丛的主要分支名称 【臂丛】 {锁骨上分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分支}减价下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腰丛】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 【骶丛】 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包含胫神经、腓总神经) 25.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腓总神经在何处最易受损?损伤后将出现什么症状? 【正中神经】: . 前臂 \ 腕部。 .猿掌(腕管综合征):鱼际肌萎缩 \ 旋前肌综合征 【尺神经】: .内上髁、豌豆骨外侧、尺侧腕屈肌起点。 .爪形手:各指掌关节过伸 【桡神经】: .肱骨中段 \ 桡骨颈。 .垂腕:前臂伸肌群瘫痪 \ 伸腕无力,不能屈指 【腋神经】: .肱骨外科颈 .臂不能外展,肩部皮肤障碍。 【腓总神经】:.腓骨颈处 .马蹄足: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 26. 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节段性分布 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平面,相当于剑突平面,相当于两侧肋弓中点连线的平面,相当于脐平面,相当于脐及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平面。 27. 后十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嗅神经 感觉性 端脑 筛孔 视神经 感觉性 间脑 视神经管 动眼神经 运动性 中脑 眶上裂 滑车神经 运动性 中脑 眶上裂 三叉神经 混合性 脑桥 第支眼神经经眶上裂 第支上颌神经经圆孔 第支下神经经卵圆孔 展神经 运动性 脑桥 眶上裂 面神经 混合性 脑桥 内耳门>茎乳孔 前庭蜗神经 感觉性 脑桥 内耳门 舌咽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迷走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副神经 运动性 延髓 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 运动性 延髓 舌下神经管 28. 面神经的主干行程,面神经管内外分支名称和主要分布 面神经连于脑桥延髓沟外侧部,经内耳门、内耳道达内耳道底,穿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最后从茎乳孔出颅。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深面,分数支经腮腺前缘突出。 管内分支: 鼓索: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的味蕾,副交感纤维进入下颌下神经节。 岩大神经:泪腺以及鼻腔、腭的黏膜腺 镫骨肌神经:鼓室发出,支配镫骨肌。 颅外分支: 颞支:额肌肉、眼轮匝肌 颧支:眼轮匝肌、颧肌 颊支:颊肌、口轮匝肌 下颌缘支:下唇诸肌 颈支:颈阔肌 29. 眼和舌的神经支配 眼球外肌由第Ⅲ、Ⅳ、Ⅵ对脑神经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眼球的感觉神经有视神经和眼神经。 舌前的感觉由舌神经支配,味觉由舌神经的鼓索味觉纤维支配;舌后两侧的感觉和味觉由舌咽神经支配;舌根中部由迷走神经支配。舌的运动神经是舌下神经,舌腭肌则由迷走神经的咽支支配。 30. 三叉神经的分支名称和主要分布 【眼神经】为感觉神经,经眶上裂出颅,主要分布于泪腺、眼球、眼睑、前额皮肤和部分鼻黏膜。 【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根据其行程可分为四段: ()颅中窝段:发出脑膜中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翼腭窝段:发出颧神经、翼腭神经(包括鼻腭神经和腭前、腭中、腭后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 ()眶下管段:上颌神经进人眶下裂后改称眶下神经。发出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 ()面段:丁眶下孔处发出睑下支、鼻内侧支、鼻外侧支和上唇支。 【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三叉神经中最大的分支。经卵圆孔出颅,发出如下分支: ()脑膜支(棘孔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翼内肌神经:分布于翼内肌。 ()颞深神经:分布于颞肌。 ()咬肌神经:分布于咬肌。 ()翼外肌神经:分布丁翼外肌上下头。 ()颊神经(颊长神经):分布于下颌后牙颊侧牙龈及颊部黏膜皮肤。 ()耳颞神经:主要分布于颞下颌关节、外耳道、腮腺、颞区皮肤等。 ()舌神经:主要分布于下颌舌侧牙龈、舌前/及口底黏膜、舌下腺等。 ()下牙槽神经:主要分布于下颌牙及牙龈、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等。 31. 支配三角肌、面肌、咀嚼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神经支配 三角肌:腋神经;面肌:面神经;咀嚼肌:三叉神经;肱二头肌:肌皮神经;肱三头肌:桡神经 32. 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面 表面覆有关节软骨(多数为透明软骨),具有弹性,能承受负荷及吸收震荡。 关节囊 由外层(纤维层)和内层(清膜层)所组成。滑膜不覆盖关节软骨。 关节腔 由关节软骨和滑膜层所围成的腔隙,内含少量滑液,腔内为负压。 33. 肩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运动方式及参及的肌肉 肩关节:由肱骨头及肩胛骨关节盂构成,也称盂肱关节。 运动: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运动。 结构特点: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唇盂来加深关节窝,容纳的关节头。 参及肌肉: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胛下肌。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的关节面构成。 结构特点:①关节囊:广阔而松弛.②韧带:分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囊内韧带有膝交叉韧带,它包括前方的前交叉韧带,后方的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囊外韧带主要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由股四头股包髌骨的前方和二侧向下止于胫骨粗隆.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连于股骨内上髁及胫骨内侧髁之间.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外侧,连于股骨外上髁及腓骨头之间.③半月板:它可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而窄,呈“”字形;外侧半 月板较小而宽,近似环形,有时也呈盘状。 运动:膝关节能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还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参及肌肉:股四头肌腱 34. 上、下肢和颅骨的组成 上肢骨:锁骨、肩胛骨、桡尺骨、手骨 下肢骨:髋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颅骨: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顶骨 35. 髋关节、桡腕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式 髋关节:髋臼及股骨头构成。 运动方式:屈、伸、展、收、旋内、旋外及环转 桡腕关节:由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 运动方式:屈、伸、展、收、环转 踝关节: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滑车构成。 运动方式:背屈、跖屈 36. 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组成)、功能和临床意义 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髓核和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组成。 椎间盘坚韧、富弹性,受挤压后复原,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胸薄、颈厚、腰最厚。颈、腰前厚后薄。临床上有椎间盘脱出症。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