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级BIM设计交付标准.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963306 上传时间:2025-06-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级BIM设计交付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企业级BIM设计交付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级BIM设计交付标准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具有丰富语义信息的三维模型成为了设计信息的主要载体,这对于以图纸、表格和文档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二维交付形式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影响和变化的根源在于,三维模型所承载的设计信息是统一和关联的,它的交付不仅是模型交付,还包括由模型所产生的的模拟仿真结果交付、分析结果交付和量价计算结果交付等一系列交付成果,同时还可以直接生成及模型相关的二维视图。而传统的交付中图纸、表格和文档所承载的信息往往是孤立和离散的,所形成的设计交付结果是单一和有限的,这及BIM设计交付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异。 随着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的引入和参数化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应用,以BIM模型为主要载体的信息表达方式将会发挥重要的信息传递和信息表达作用,并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因此,通过分析和判断可以得出,以二维图纸信息为主要载体的交付体系,将逐渐过渡到以BIM模型为主,并关联生成其他相关设计交付物的交付体系和方式,最终实现产业链间数字化移交的根本目的。 BIM设计交付物是指在建筑设计各阶段工作中应用BIM技术按照一定设计流程所产生的设计成果。它包括建筑、结构、机电,以及综合协调、模拟分析、可视化等多种模型和及之自动关联的二维视图、表格和相关文档。 依据BIM设计交付的要求和对象,交付物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并以商业合同为依据生成的BIM设计交付物; (2) 满足建筑审批管理要求,并以政府审批报件为依据形成的BIM设计交付物; (3) 满足企业知识资产形成的要求,并以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为依据形成的BIM设计交付物。 BIM交付物 BIM模型是BIM技术中工程数据信息的载体,它并不是BIM交付的目的。 1 方案设计阶段的BIM交付物的内容 (1) BIM方案设计模型:应提供经建筑分析及方案优化后的BIM方案设计模型,也可同时提供用于多方案比选的各BIM方案设计模型。 (2) 建筑分析模型及报告:应提供必要的初步能量分析模型及生成的分析报告。对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复杂造型项目,还应进行空间分析、结构力学分析、声学分析、能耗分析及彩光分析等,并提供分析报告。 (3) BIM浏览模型:应提供由BIM设计模型创建的带有必要工程数据信息的BIM浏览模型。此模型文件体量小,对计算机配置要求不高,可以用于模型审查、批注、浏览漫游、测量打印等,但不能修改。BIM浏览模型不仅可以满足项目设计校对审核过程和项目协调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保证原始设计模型的数据安全。查看浏览模型一般只需安装对用的BIM模型浏览器即可,并可以在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快速预览,实现高效、实时的协同。 (4) 可视化模型及生成的文件:应提交基于BIM模型的表示真实尺寸的可视化展示模型,及其生成的室内外效果图、场景漫游、交互式实时漫游虚拟现实系统、对应的展示视频文件等可视化成果。 (5) 有BIM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由BIM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可直接用于方案评审,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立面图、主要剖面图、透视图等。 2 初步设计阶段的交付物内容 (1) BIM各专业设计模型:应提供各专业BIM初步设计模型。 (2) BIM综合协调模型:应提供综合协调模型,重点应用于进行专业间的综合协调及完成优化分析工作。 (3) BIM浏览模型:及方案设计阶段类似,应提供由BIM设计模型穿件的带有必要工程数据信息的BIM浏览模型。 (4) 建筑分析模型及报告:应提供能量分析模型、照明分析模型及生成的分析报告,并根据需要及业主要求提供其他分析模型及分析报告。 (5) 可视化模型及生成文件:应提交基于BIM设计模型的表示真实尺寸的可视化展示模型,及其创建的室内外效果图、场景漫游、交互式实时漫游虚拟现实系统、对应的展示视频文件等可视化成果。 (6) 由BIM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该阶段有BIM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的重点应是通过二维方式绘制的比较复杂的剖面图、立面图等视图,对于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等建议由BIM模型直接生成。 3 施工图交付阶段的交付物内容 (1) BIM专业设计模型:应提供最终各专业BIM设计模型。 (2) BIM综合协调模型:应提供综合协调模型,重点应用于进行各专业间的综合协调,及检查是否在因为设计错误造成无法施工等情况。 (3) BIM浏览模型:及方案设计阶段类似,应提供由BIM设计模型创建的带有必要工程数据信息的BIM浏览模型。 (4) BIM分析模型及报告:应提供最终的能量分析模型、最终照明分析模型、成本分析计算模型及生成的分析报告,并依据需要及业主要求提供其他分析模型及分析报告等。 (5) 可视化模型及生成文件:应提交基于BIM设计模型的表示真实尺寸的可视化展示模型,及其穿件的室内外效果图、场景漫游、交互式实时漫游虚拟现实系统、对应的展示视频文件等可视化成果。 (6) 由BIM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在经过碰撞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可根据需要通过BIM模型声称或更新所需的二维视图,如剖面图、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等。对于最终的交付图纸,本阶段可将视图导出到二维环境中再次进行图面处理,其中局部详图可不作为BIM交付物,在二维环境中直接绘制,或在BIM软件中进行二维绘制。 BIM模型交付深度 模型交付物深度规范应遵循“适度”的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模型造型精度、模型信息含量、合理的构件范围,同时,在能够满足BIM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模型。适度创建模型非常重要,模型过于简单,将不能支持BIM的相关应用需求;模型构建得过于精细,超出应用需求,不仅带来无效劳动,还会出现因模型庞大而造成软件运行效率下降等问题。 建筑专业的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 场 地 1、 场地平面布局:场地功能分区,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 2、 场地道路交通:场地道路、广场、停车场布置、场地出入口及及周边道路的连接。 1、 保留的地形、地物 2、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层数、建筑间距 3、 拟建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包括位置、尺寸和层数 4、 道理、广场的位置,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物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5、 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图 6、 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高度关系 7、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外设计高度 8、 场地的地面坡度及护坡、挡土、排水沟 1、 保留的地形、地物 2、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层数、建筑间距 3、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维护、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的布置 4、 拟建建筑物的、构筑物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应包括形状、位置、尺寸和层数 5、 场地内的综合管线布置 建筑 1、 首层各出入口位置及梯段、坡道 2、 功能分区及主要分区布置:各层主要功能区、主要房间的位置及面积 3、 电梯井及电梯基坑的布置 4、 水平和垂直交通的关系:楼梯、电梯及水平走道的布置及相互关系 5、 结构受力体系中承重墙、柱网、剪力墙等的布置关系 6、 主体建筑构件:外墙、幕墙、屋顶、主要内墙、内外墙门窗 1、 承重结构的形式、定位、及尺寸以及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如内外承重墙、柱网、剪力墙 2、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地面、楼板、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夹层、平台、阳台、雨棚、地沟、地坑、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 3、 主要建筑设备、如水池、卫生器具等及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及位置 4、 其他专业需要的竖井,如电梯井、管道井等,以及楼板及承重墙上较大的洞口 1、 墙(柱)体,包括内外墙、柱的位置,墙体厚度及壁柱尺寸,墙体(主要为填充墙、承重砌体墙)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 2、 各层楼板、夹层、预留孔洞和通气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的位置及尺寸 3、 楼梯(爬梯)、电梯、自动扶梯及步道等建筑构件的位置 4、 主要建筑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中庭、天窗、地沟、地坑、重要设备或设备机座、各种平台、夹层、阳台雨棚、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的位置、尺寸 5、 主要建筑设备和固定家具,如卫生器具、雨水管、水池、台、橱、柜、隔断等的位置 6、 屋面结构,如女儿墙、檐口、天沟、屋顶、雨水口、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天窗及挡风板、屋面上的人孔、检修梯、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及其他构筑物的位置 7、 每楼层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卷帘门的位置及安全出口的位置示意。 结构专业的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 结构 1、 上部结构选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柱、框架梁、剪力墙等;钢结构的主要柱、梁 2、 结构布置:主要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 1、 基础结构,包括基础结构型和主要基础构件的尺寸及布置 2、 上部结构,承重墙、柱、梁、板的布置及主要结构构件尺寸 3、 结构主要或关键性节点、支座的位置示意图 4、 结构单元划分(结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后浇带使用特殊材质的楼板表示 的位置和宽度 5、 标准层、特殊楼层及结构转换层的结构布置及主要构件尺寸 6、 楼板、承重墙、梁上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尺寸 7、 特殊结构部位的构造 1、 基础,包括基础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及基础的埋置深度,箱基、筏基和一般地下室的地板厚度 2、 地下室及人防个部分墙体的厚度;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位置、尺寸等 3、 楼面结构,包括:梁、板、柱、剪力墙、抗震构造柱的位置及尺寸,预留孔洞及买件的位置,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及尺寸 4、 每层楼体结构形式(梁式或板式)、布置及尺寸 5、 特种结构的构筑物,如水池、水箱、烟囱、烟道、管架、地沟、挡土墙、筒仓、大型或特殊要求的设备基础、工作平台等 6、 钢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建模) 机电专业的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 供电系统 变/配电室(站)、弱电机房、电气(强电、弱点)竖井的位置、面积(只表示估算位置和面积) 变、配电系统,包括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发电机、控制屏、直流电源及信号屏等设备的体量模型及安装位置。 1、 变、配电站,包括变压器、发动机、开关柜、控制柜、直流及信号柜、补偿柜、支架、地沟、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等的简略模型及安装位置、安装尺寸 2、 高低压供配电系统,包括配电箱、控制箱的简略模型及布置,以及高低压输电线路的连接布置 3、 竖向配电系统,以建筑物、构筑物为单位,自电源点开始至终端配电箱止,按所处的相应楼层分别布置所需的供配电设备及装置(设备及装置可以简略模型表示)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灯具、应急照明灯、配电箱(或控制箱)的体量模型及位置,不需连线 配电箱、灯具、插座、开关、线路的布置。(其中配电箱以简略模型表示,而灯具、开关、插座等小型装置用通用的模型构件示意性表示即可,不需创建详细的模型构件)鸿业的族是否有建好的族 消防及安全系统 消防及安全系统控制室,及设备的体量模型及布置,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消防控制室设备的简略模型及布置;各层消防装置及器件(探测器、报警器等)的布点、连线 2、 安保监控系统、巡更系统、传呼系统及车辆管理系统等控制室设备的简略模型及布置,监控、传感设备及器材的简略模型及布置 3、 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线、接地极、测试点、断接卡等的简略模型及布置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控制室及设备的布置,如有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扩声及会议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 电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电话、广播、会议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的机房主要设备简略模型及布置 给水排水专业的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 建筑室外给水排水 各类水专业用房(泵房、水处理机房、热交换站、水池、水箱)的位置、大致面积 1、 各类水专业泵房及水处理机房、热交换站、水池、水箱等用房的布置 2、 给谁排水管道布置 3、 给谁排水构筑物,如闸门井、消火栓井、水表井、检查井、隔油池、沉砂池、化粪池的体量模型、位置及尺寸表示 4、 消防系统、中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等设备的体量模型、布置以及主要管道布置 1、 各类水专业泵房及水处理机房内的设备简略模型及安装位置,相应的管道、阀门、管件、附件、仪表、配电、起吊设备的简略模型及其相关位置、定位尺寸 2、 给谁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简略模型及位置尺寸 3、 其他给谁排水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检查井、闸门井、消火栓井、集水井、计量设备、转换闸门井等的简略模型及定位尺寸 4、 输水管线及附属设备、闸门等的简略模型及其安装位置、尺寸 5、 个建筑物、构筑物内设备的简略模型位置、安装尺寸 6、 水塔、水池的简略模型及布置,配管布置及管径 7、 循环水构筑物(包括设备用水、冷却塔等)的设备简略模型及布置 建筑室内给水排水 1、 给谁排水底层、地下室底层、标准层、管道和设备层的管道布置,应表示室内外引入管和排出管的位置、管径 2、 各类机房及水设施,如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各类消防系统、循环水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热泵水系统、太阳能和屋面水利用系统等的设备,干管的体量模型及其布置 1、 各楼层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布置、立管布置及各用水管布置、管道穿剪力墙处的位置、预留孔洞尺寸等。 2、 底层平面英表示引入管、排出管、水泵接合器管道等及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穿建筑外墙管道的管径、位置等 3、 室内给水排水干管的水平、垂直通道 4、 所有用于排出地面水的地漏 5、 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其他用水设备的连接,消防栓箱、喷头布置 暖通专业的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 暖通系统 各类专业机房(制冷机房、锅炉房、热交换站等)的设置区域、面积及净高 1、 采暖系统的散热器、采暖干管及主要系统附件的体量模型及布置 2、 通风、空调及防烟系统主要设备的体量模型及布置,主要管道、风道所在区域和楼层的布置以及体系主要附件的体量模型及布置 3、 冷热源机房主要设备、主要管道的体量模型及布置 4、 各系统机房,包括制冷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及热交换站主要设备的体量模型及布置,主要风道及水管、干管布置,以及系统主要附件的体量模型及安装位置 5、 风道井、水管井及竖向风道、立管干管的布置 1、 锅炉房设备、设备基础、主要连接管道和管道附件的简略模型及其安装位置和主要安装尺寸 2、 各层散热器的简略模型及其安装位置,采暖干管及立管的位置,管道阀门、放气、泄水、固定支架、伸缩器、入口装置、减压装置、疏水器、管沟及检查井的简略模型及其安装位置(须表示管道管径及标高) 通风空调系统 1、 采暖空调系统的散热器、采暖干管及主要系统附件的体量模型及布置 2、 通风、空调及排烟系统主要设备的体量模型及布置,主要管道、风道所在区域和楼层的布置以及系统主要附件的体量模型及布置 3、 冷热源机房主要设备、主要管道的体量模型及布置 4、 各系统机房,包括制冷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及热交换站主要设备的体量模型及布置,主要风道及水管干管布置,以及系统主要福建的体量模型及安装位置 5、 风道井、水管井及竖向风道、立管干管的布置 1、 通风、空调、制冷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冷热水泵、冷却水泵、通风机、消声器、水箱等)的体量模型及安装位置 2、 连接设备的风道、管道的位置、尺寸及走向,管道附件(各种仪表、阀门、柔性短管、过滤器等)的简略模型及安装位置 3、 通风、空调、排烟风道的位置尺寸,主要风道的准确位置、标高及风口尺寸,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部件的简略模型和安装位置 4、 风道、管道、风口、设备等及建筑梁、板、柱及地面的位置尺寸关系,墙体预埋件及预留洞的位置和尺寸 5、 大型设备吊装孔及通道等的位置和尺寸 用于管线综合协调的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模型深度 备注 建筑专业 各楼层的房间、设备间、管廊、墙体、门窗、幕墙、电梯、楼梯等 结构专业 1、 柱、梁、屋顶、楼板、剪力墙等 2、 如采用了某些对管线布置影响很大的特殊结构形式,需按照真实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仔细创建精确的模型,如:在地下室使用了较厚的无梁楼盖,结构柱有柱帽等 模型内容应有所侧重,最重要的是结构梁,还需注意常见的结构降板对管线综合的影响,对于不影响管线综合协调的细节和其他构件可简化处理或省略 机电专业 送风管、排风管、给水管、排水管、喷淋水管、动力桥架、照明桥架等 应按照各设备专业的施工要求分系统进行,各系统可设置不同颜色以便区分 用于建筑性能分析BIM模型交付物深度 几何信息 非几何信息 备注 建筑光环境分析 日照及遮挡分析: 1、 遮挡建筑物模型:建筑主体,建筑主体分层,阳台,屋面(包括檐口、女儿墙、坡屋顶等) 2、 被遮挡建筑物模型:建筑主体,建筑主体分层,窗体分户模型 3、 既遮挡又是被遮挡建筑模型:建筑主体,建筑主体分层,窗体分户模型,阳台,屋面(包括檐口、女儿墙、坡屋顶等) 室内照明分析 1、 各楼层的功能划分和房间 2、 房间的外窗、墙、地面(楼板)、天花板 3、 房间或分析区域内的灯具 室内照明分析 灯具的类型、数量、安装高度 日照及遮挡分析: 1、 遮挡建筑物的模型要求及实际完全相符,重点是可能产生阴影的建筑构件,如女儿墙、檐口、坡屋顶、转角阳台等 2、 被遮挡建筑只需建筑外形及窗体模型,并进行窗体分户处理,此处可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如屋面模型、阳台模型 建筑声环境分析 1、 各楼层的建筑整体模型 2、 各楼层的空间分隔,如内墙及隔断等 3、 各房间、区域的竖向构件,如墙、门、窗等 4、 个房间区域的水平构件,如地面、楼板、天花板、屋顶等 5、 建筑物的外墙及外围护结构,如外墙墙体及外围护层厚度 6、 通风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 7、 楼梯、电梯竖井等 混响  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这样,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还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   混响是指声音的空间虚拟。添加混响效果,会让人感觉出很有空间立体的感觉。混响也就是回声,混响就像是在空阔的山野大叫一下有回音。 时间分析: 建筑构件内表面的声反射系数。 噪声隔声分析: 1、 竖向构件的隔声指数 2、 竖向覆盖的改进隔声指数 3、 水平构件的隔声指数和规格化冲击声压 4、 水平覆盖的改进隔声指数和冲击声压级衰减 5、 风管的隔声指数和规格化级差 6、 面积较大构件便面的三分之一倍频带宽吸收系数 此处可省略表面积不大的梁、柱以及其他尺寸较小的构件 建筑热环境分析 1、 建筑的整体布局以及房间的空间分配模型 2、 房间和空间的边界构件,如墙、地板、楼板、天花板、屋顶、门、窗等 3、 照明、暖通空调等建筑系统 4、 影响热工分析的其他室内设备和系统 1、 构件材料的热工属性、参数值 2、 照明、暖通空调等建筑系统的热工特性数据 建筑空间必须完全封闭,构成空间边界的建筑构件间不允许存在缝隙 建筑能效性能/能耗分析 1、 建筑物的总体形状、结构形式。朝向 2、 周围关系的建筑物 3、 建筑物的外墙、幕墙及外围护 4、 建筑物的各楼层及其空间划分和房间布置 5、 各空间和房间的墙体、地面、楼板、屋顶、门、窗 6、 暖通空调通风设备 1、 建筑构件的材料信息 2、 暖通空调系统数据 1、 建筑空间必须完全封闭,构成空间边界的建筑构件间不允许存在缝隙 2、 墙体上不应留有空白开洞 3、 模型中不应包含竖井、电梯井等竖向开洞 4、 模型中无需吊顶 5、 空调通风设备可不建模,但应包含所需的参数数据 建筑消防分析 1、 各楼层的功能分区及房间布置 2、 墙、隔断、地面、楼板、天花板、屋顶等 3、 门、窗及建筑物其他开口、孔洞 4、 建筑物外墙、外围护、保温层等 5、 各楼层防火分区、防火卷帘门及安全出口 6、 楼梯、爬梯、电梯、坡道等 建筑构件的表面装饰面材料的信息 模型构件的表面可不建模,但应在模型构件属性中加入饰面的材料信息 建筑人流/疏散分析 1、 建筑物整体模型 2、 建筑物内各层的功能空间划分及房间布置 3、 水平交通,如通道、走廊、门厅 4、 垂直交通,如楼梯、爬梯、电梯、坡道 5、 建筑物内避难层、室内或室外安全区 6、 建筑物出入口 交付物数据格式 由于设计交付的目的、对象、后续用途不同,不同类型的设计模型,应规定其适合的数据格式,并保证数据的完整、一致、关联、通用、可重用、轻量化的方面寻求合理的方式。 1、 以商业合同为依据形成的设计交付物数据格式 BIM模型的交付目的,主要是作为完整的数据资源,供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使用。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应保持原有的数据格式,尽量避免数据转换造成的数据丢失,可 采用BIM建模软件专有的数据格式(RVT、RFT)。同时,为了在设计付中便于浏览、查询、综合应用,也应考虑提供其他几种通用的、轻量化的数据格式(NWD、IFC、DWF等)。 基于BIM模型所产生的其他各应用类型的交付物,一般都是最终的交付成果,强调数据格式的通用性,建议这类交付成果可提供标准的数据格式(PDF、DWF、AVI、WMV、FLV)。 2、 以政府审批报为依据形成的设计交付物数据格式 …… 3、 以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为依据形成的设计交付物数据格式 企业内部的交付的BIM模型,主要用于具体工程项目最终交付数据的审查和存档,以及通过项目形成标准模型、标准构件等具有重用价值的企业模型资源。 (1) 对于企业最终交付审查、存档的BIM模型,应保持及商业合同要求相同的交付格式; (2) 对于企业内部要求提交的模型资源的交付格式,重点考虑模型的可重用价值,提交设计中所使用BIM建模软件的专有数据格式、企业主流BIM软件专有数据格式以及可供浏览查询的通用轻量化数据格式。 基于BIM模型各类应用的交付物,主要用于具体工程项目最终交付数据的存档备查,应保持及商业合同要求相同的交付格式。 按BIM交付物的内容区分,交付数据格式包括:BIM设计模型及其导出报告文件格式、BIM协调模型及其协调报告文件格式、BIM浏览模型格式、BIM分析模型及其报告文件格式、BIM导出传统二维视图数据格式、BIM打印输出文件格式等。由于不同的BIM软件数据格式不同,此处仅以REVIT平台给出一个示例,供参考。 1 revit设计BIM模型 (1) 单体、分专业REVIT设计参数化BIM模型:一系列REVIT的.rvt格式电子版文件 (2) 全专业Revit整体BIM模型:一系列Revit的.rvt格式电子版文件 (3) 由Revit BIM模型所创建的主要构件统计表文件:a.Revit的.rvt格式电子版文件;b.带分隔符的.txt纯文本格式或OFFICE的.XLSX电子表格文件。 2 BIM图纸(PDF电子图纸及纸质图纸) (1) 有Revit打印的.pdf格式电子版图纸 (2) 用PDF电子图纸打印的纸质图纸 3 Navisworks浏览模拟BIM模型 (1) 基于单体、分专业(甚至分楼层)创建的Navisworks浏览、模拟、管线综合模型:.nwc(或.nwd、.nwf)格式电子版文件 (2) 基于全专业Revit整体模型创建的Navisworks模型:nwc(或.nwd、.nwf)格式电子版文件 (3) Navisworks创建的施工进度示意模拟展示文件:.nwd格式电子版文件,.avi视频格式文件 (4) DWF浏览BIM模型:.dwf格式电子版文件 (5) AutoCAD DWG模型:.dwg格式电子版文件 (6) BIM族库:REVIT的.rfa格式电子版文件 (7) 办公文档:a.BIM设计过程中记录2D图纸资料技术问题等日志文件:OFFICE的.docx格式电子版文件,纸质文件;b.各次工作汇报的PPT、DOC文件:OFFICE的.pptx、.docx格式电子版文件,纸质文件;c.设计变更通知单等办公类文档:OFFICE的.docx格式电子版文件,纸质文件 BIM模式下图纸的交付 模型检查 BIM商业合同的编制 25 / 2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