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实体检查标准
一、钻孔桩
1. 桩头处理符合要求,桩顶标高允许误差为±50mm。
2. 群桩:孔位中心偏差≤100mm;单排桩:孔位中心偏差≤50mm。
3.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下混泥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4. 桩检Ⅰ类桩应达到100%。
二、承台
1. 承台应方正平整,不空鼓。混凝土表面应无较大的错台、蜂窝、麻面、气泡现象。混凝土表面不得有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
2. 承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允许偏差:±50mm,顶面高程允许偏差:±30mm。
3.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 基坑回填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用原土回填密实平整。
三、墩台
1. 外形整体轮廓清晰,线、角基本顺直,混凝土表面平顺,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误差正负20mm,表面平整度不得大于5mm,平面扭角不得大于2度。
2. 混凝土表面色泽均匀,接缝处无较大错台、跑模现象,无蜂窝、麻面、气孔。
3. 拉筋孔设置、封堵满足设计要求。
4. 墩顶应排水流畅、不积水,支承垫石方正平整,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准确。
5.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设计保护层35mm及以上,允许误差-5mm至+10mm。
6. 混凝土表面不得有宽度大于0.2 mm裂缝。
7. 墩台号、水标尺标识清楚醒目。
8. 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等级要求。
四、台后填土、锥体及其他
1. 填土填料种类、规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 砌体选料得当、坡度基本顺直,勾缝无缺陷,砌体和反滤层不小于设计要求。
3. 台后及椎体填筑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4. 砌体坡度应补不陡于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度不大于30mm。
5. 泄水孔排水流畅。
五、支承垫石及支座
1. 支承垫石应方正平整,不空鼓。混凝土表面应无较大的错台、蜂窝、麻面、气泡现象。混凝土表面不得有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
2. 支承垫石顶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流水顺畅,不积水。
3. 支座与梁底、支座与支承垫石间应密贴,无缝隙、空鼓现象。
4. 支座外观尺寸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支座表面应无锈蚀,支座上下板螺栓应垂直安放、螺帽安装齐全,并涂上黄油,无松动现象。
6. 支座应受力均匀。
7. 支座上下座板应水平安装,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应互相对正,活动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对正。
8. 支座锚栓质量、埋置深度和螺栓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 支承垫石混泥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六、预应力混凝土T梁
1. 梁体外形尺寸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预埋件埋设埋设数量和位置应准确。
2. 梁体及封堵混凝土应表面平整、不露筋、无空洞、色泽均匀;阴阳角应线条顺直,无明显的表面缺陷。对空洞、蜂窝、漏浆、硬伤掉角等缺陷,需修整并养护到规定强度。蜂窝深度应不大于5mm,长度不大于10mm,不多于5个/m2。
3. 梁体挡碴墙、端边墙、隔板和预应力筋封端处的混凝土表面裂纹宽度应不大于0.2mm。梁体其他部位不得出现裂纹(梁体表面收缩裂纹除外)。
4.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防落梁装置应安装正确,防落梁装置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6. 封端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之间的交接缝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7. 混泥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
1. 梁体外形尺寸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泄水孔、挡碴墙预埋钢筋、综合接地装置等预埋件埋设数量和位置应准确(有防腐等特殊要求的需满足设计要求)。
2. 梁体及封堵混凝土应表面平整、不露筋、无空洞、色泽均匀;阴阳角应线条顺直,无明显的表面缺陷。对空洞、蜂窝、漏浆、硬伤掉角等缺陷,需修整并养护到规定强度。蜂窝深度应不大于5mm,长度不大于10mm,不多于5个/m2。
3. 梁体挡碴墙、端边墙、隔板、遮板、预应力筋封端处及合拢段与临近块段的混凝土表面裂纹宽度应不大于0.2mm。梁体其他部位不得出现裂纹(梁体表面收缩裂纹除外)。
4.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防落梁装置应安装正确,防落梁装置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4. 盖板混凝土表面质量良好,无蜂窝、麻面、气泡。
5. 盖板不得被污染,盖板上不得有杂物。
6. 接触网支柱基座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规定,接触网支柱基座预埋螺栓位置应准确,基座平整,外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7. 接触网支柱基座预埋钢板和螺栓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腐等处理措施。
(三)栏杆、步行板、防护墙(挡碴墙)
1. 双侧人行道栏杆内侧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2. 栏杆扶手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高度保持一致,用10m量矢度不得大于10mm。栏杆、扶手无缺陷,安装牢固,配件齐全,扶手顺直;涂装质量应符合标准。
3. 步行板铺装平稳、板面平整、线形顺直,表面无污染和明显损伤,排列均匀,嵌缝基本密实。
4. 相邻步行板高差不大于3mm。
5. 防护墙(挡碴墙)的外形、高度应符合满足设计规定,线形应顺直、顶面平顺,预留孔洞位置准确。
6. 两防护墙(挡碴墙)内侧净距及外形尺寸应满足设计规定。
7. 防护墙(挡碴墙)混凝土外观质量合格。无蜂窝、麻面、气泡现象,表面不得有宽度在0.2mm以上的裂缝。
8. 成品保护质量好,混凝土表面应无刮擦、掉快和被污染的现象。防护墙(挡碴墙)顶面应无杂物。
十、框架桥涵
1. 混凝土大面平整,色泽均匀,接茬处无较大错台、跑模现象。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误差在容许范围内。
2. 沉降缝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无漏水。
3. 端翼墙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线条基本顺直。砌体选料得当,砌面基本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
4. 护锥及出入口铺砌选料得当,砌面基本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
5. 栏杆配件齐全,栏杆、扶手无明显缺陷,预制组装构件表面平整,安装牢固,线条标准顺直,涂装符合合格标准。
6. 限界防护架结构、尺寸、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牢固,油漆质量达标,标志齐全。
十一、圆涵
1. 结构尺寸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
2. 装配式混凝土涵洞涵节内外壁表面,应光滑园顺、端面平齐,蜂窝、麻面每处不得大于3cm*3cm,深度不得大于1c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
3. 装配式混凝土涵洞涵节接缝应顺流水坡安装平顺,当壁厚不一致时,每一错台段内应调整平齐。
4. 沉降缝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无漏水。
5. 端翼墙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线条基本顺直。砌体选料得当,砌面基本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
6. 护锥及出入口铺砌选料得当,砌面基本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