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葡萄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953218 上传时间:2025-06-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4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葡萄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葡萄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旗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XX旗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XX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 - 10 -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 第二章 项目背景 - 3 -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5 - 3.1 自然条件优越 - 5 - 3.2技术娴熟、品种优良 - 5 - 3.3经济效益较高,群众认可 - 7 - 3.4山葡萄酒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7 -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生产建设条件 - 8 - 4.1项目选址 - 8 - 4.2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 - 8 - 4.3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 8 - 第五章 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 - 9 - 5.1建设目标 - 9 - 5.2项目建设期限、进度 - 9 - 5.3建设方案 - 9 -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 10 - 6.1投资概算 - 10 - 6.2资金筹措 - 11 - 第七章 组织管理形式和措施 - 12 - 7.1组织管理形式 - 12 - 7.2项目管理措施 - 13 - 第八章 效益分析 - 13 - 8.1 生态效益 - 13 - 8.2经济效益 - 14 - 8.3社会效益 - 14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 14 - 9.1结论 - 14 - 9.2建议: - 15 - 第一章 总 论 XX旗位于XX市西南部,全旗总面积457万亩,林业用地274万亩,有林地143.1万亩,灌木林地65.9万亩,森林覆被率45.8%,森林总蓄积量384万立方米。全旗辖8个乡镇、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4.6万人,2010年全旗财政收入4.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0.98万元,农村人均收入0.42万元。 本项目所指的山葡萄,是科研育种单位用山葡萄做亲本,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的“双红”、“双优”、“左优红”等酿酒葡萄品种。这些品种可在冬季不低于零下25℃地区进行露地不下架不用埋土防寒越冬栽培。 山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果树,是酿造优质红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其浆果平均含糖量11.01%,有机酸2.46%,单宁0.055%,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变化幅度为769—6819mg/L,浆果果皮红色素色价在20—134之间,其平均含量是红高粱色素含量的10余倍,种子含油率为10%左右,出油率4.66%,此外,浆果还含有蛋白质、矿物质(钾、钙、磷、铁等十三种人体所需营养元素)。另据美国有关资料报道,在目前已知含有具抗衰老,防癌治癌双重医疗保健作用物质——前花色苷、白藜芦醇的植物中,以葡萄属植物含量为最高,并表现为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含量上升。而山葡萄是葡萄属植物中果皮颜色最深的品种,因而说山葡萄浆果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和前花色苷物质,具有软化心血管、抗癌治癌的作用。 我旗马鞍山羊场1987从年中国农科院吉林特产研究所引进山葡萄进行栽植,当年试栽100多亩并获得了成功,逐渐发展到1000多亩。1998年,旗委、旗政府把山葡萄作为重点扶贫项目在全旗推广种植,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旗山葡萄面积不断扩大,到2010年底,全旗山葡萄栽植面积达10000亩,其中双红3031亩,双优3039亩,其它山葡萄品种3930亩,涉及到全旗8个乡镇(场)、59个村、5000户农民种植,正常年景,山葡萄产量在8000吨以上。 2001年,蒙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本地生产的优质山葡萄,采用低温喷淋发酵,物理化学降酸,添加果胶酶提高出汁率、原酒冷冻澄清度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干型、半干、甜型、加气型四大系列“蒙野”牌山葡萄酒。2002年9月19日,产品通过了自治区级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定:“蒙野”牌系列产品在自治区属领先水平,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2003年1月又评为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质量保证产品,2006年被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中心评为有机食品,2006年12月,蒙野酒业有限公司被弘坤公司兼并重组,重组为XX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现有资产9000万元,原酒发酵存储能力5000吨,1条生产线,占地面积200亩,员工58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3人。资产负债为31%,信用等级为AAA级。主导生产蒙野牌“高级干红葡萄酒”、“蒙古红山葡萄酒”、“冰葡萄酒”、“起泡葡萄酒”等系列产品。2007年该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定,产品获XX知名商标称号。2010年产值6549万元,实现利税778万元。 第二章 项目背景 我旗从栽植山葡萄以来,所生产的山葡萄基本靠外销,山葡萄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同吉林、山东、宁夏等一些龙头企业与基地相配套的地区相比,种植户一亩山葡萄的收入就比我们高出500多元。外来客商收购时又一再压低价格,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较难,所生产的山葡萄销路没有保障,发展种植山葡萄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XX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XX旗唯一的山葡萄加工龙头企业,但因设备陈旧,加工能力不足,加之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址位于居民住宅区中心,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运作的要求,对基地不能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农户的葡萄产品不能消化,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不相匹配,这就意味着我旗的山葡萄形不成产业。企业因生产规模小,实力弱,无法开拓更多的市场,无力对经销商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持,致使产品无法大规模进入市场,仍处在市场开发阶段,最终导致利润无法实现,税源大幅流失。 XX旗旗委、旗人民政府从全旗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决定将山葡萄产业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主导产业来抓,经多方考察论证,提出了加大山葡萄基地建设,扩大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规模,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山葡萄产业化发展战略。2009年,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200万元,在锦山镇马鞍山村的马鞍山水库附近新征地200亩新建葡萄庄园一处,庄园内新建葡萄酒厂和旅游休闲度假村,葡萄酒厂引进一条年加工10000吨葡萄酒生产线和一条现代化葡萄饮料生产线,扩大山葡萄消化能力,同时新上葡萄籽油生产线,进一步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2010年3月20日,XX旗原野有机山葡萄专业合作社与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和保护价收购山葡萄合同,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问题。 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葡萄酒庄园东、南、西三面都已经绿化,只有北面为坡耕地,为打造独具北方特色的葡萄酒庄园,扩大山葡萄基地规模,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科研基地,增加山区群众的致富门路,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拟在新建葡萄酒庄园北面的坡耕地实施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作,基地建设所需山葡萄苗及架柱架线购置由公司申请项目支持,技术服务由XX旗原野有机山葡萄专业合作社提供,所产山葡萄由公司按保护价收购,整地、栽植、经营管理由农户负责,山葡萄基地产权归农户所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山葡萄产业化模式,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1 自然条件优越 喀旗属于低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700——1000米,年平均降雨量350—550毫米,≥10℃有效积温1900——3300℃,无霜期95——145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700——2900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都能适合山葡萄生长,并且冬季不用下架防寒。特别是夏末秋初昼夜温差较大,极有利于着色和糖分积累。全国有名的山葡萄产地吉林通化地区的山葡萄糖度一般在12度左右,而XX旗地区的山葡萄度一般在18度左右,最高的达到23度,浆果品质极佳。同时,XX旗地区的山葡萄病害发病率低,不打农药,是无污染的绿色饮品。得天独厚的气候(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结构、特征)两方面的自然条件,奠定了山葡萄生长和基地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山葡萄品种,有计划、科学地建立山葡萄原料生产基地,既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为山葡萄酒的酿造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 3.2技术娴熟、品种优良 因为气候、地理位置都非常优越,经过20年的培育和栽植,XX旗山葡萄种植技术娴熟,发病率低,不打农药,是无污染绿色产品,当家品种左红、左优红是酿制干酒的主要原 3.3经济效益较高,群众认可 近年来,我旗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有机结合,水源及水利配套工程日趋完善,保证了山葡萄正常生长,正常年景,亩纯收入0.1万元以上。栽植山葡萄既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我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3.4山葡萄酒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山葡萄主要用于酿酒,其发展空间与葡萄酒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全国看,我国葡萄酒消费市场,自1989年以来,每年均呈上升趋势,自1996年始,葡萄酒的消费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截止2010年,全国年消费量已接近8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酒类消费知识方面的日趋成熟,葡萄酒养颜保健作用日益被人们认可,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就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所生产的系列产品而言,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先后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2001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创新优秀项目”,被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满意商品”,被中国第二届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名优酒”等荣誉,2010年,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蒙野牌”山葡萄酒做为XX市唯一一家酒类产品在上海世博会参加了有机食品展览。 实施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举双赢的好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增加有林面积,增加群众的致富途径,而且能保证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酿酒原料的供应。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生产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XX旗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旗锦山镇马鞍山村,项目区距离XX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6公里,东至本村的冯营子自然村南到锦山至平庄公路,北至油松林地边,整个项目区均在XX酒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新建葡萄酒庄园的可视范围之内。 4.2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 该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700-1000米,年平均降雨量350-550毫米。≥10℃有效积温1900——3300℃,无霜期95——145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700——2900小时,光能资源丰富, 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适合山葡萄生长。 4.3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马鞍山村属于山区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20户,1032口人,其中劳动力475人,全村耕地面积2355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0.2865万元。较多的坡耕地资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土地保障。锦山至平庄公路靠近项目区,田间作业路贯穿于项目区各个地块,交通条件便利,施工作业方便。项目区靠近马鞍山森林公园,林区小气候明显,正常年份下,天然降水相对较多,能保证山葡萄的正常生长。同时,项目区靠近马鞍山水库,遇到干旱年份,通过阶梯式提水,也能保证葡萄生长所需水分需求。通过宣传和组织群众到周边栽植户参观,项目区群众栽植经营山葡萄的积极性较高,当地的劳动力资源能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五章 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 5.1建设目标 在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葡萄酒庄园北面的坡耕地新建优质山葡萄基地400亩。 5.2项目建设期限、进度 2011年-2012年,2011年完成项目的申报和规划工作,XX旗原野有机山葡萄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栽植合同,秋季完成整地工作,整地按统一的规划设计由种植户完成。2012年春季完成造林工作。 5.3建设方案 整地:采用机械开沟整地,整地行距为2.0米,整地深度为0.5米,整地时每亩施有机肥10立方米。 造林:计划在2012年春季完成,苗木选择左优红品种,全部使用一级苗。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使用生根粉浸根和地膜覆盖等抗旱造林技术。造林后及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为保证项目的实施,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造林时林业局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造林工作。项目资金实行“三专一封闭”的管理制度,整个工程实行报账制,按工程进度和财务管理要求拨款,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保证项目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真正发挥作用。该项目运行机制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方式。项目由XX酒业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实施前,公司与XX旗原野有机山葡萄合作社签订山葡萄保护价收购合同,落实山葡萄的销售问题;原野有机山葡萄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农户按照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栽植、经营管理,所产山葡萄销售给XX酒业有限公司。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6.1投资概算 6.11概算依据: 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涉及苗木、架柱和架线及水利工程配套、整地、栽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1、苗木价格按近三年的平均价格计算。 2、架线、架柱价格按2011年市场价格计算 3、水利配套价格按2011年同等条件水利设施投入额计算。 4、山葡萄基地整地、栽植劳动力价格按2011年平均劳动力价格计算。 6.12依据上述概算依据,项目各项投资概算: 1、山葡萄苗木:220株/亩×2.00元/株=440元,项目总投资17.6万元。 2、架柱:45根/亩×8元/根=460元,项目总投资18.4万元。 3、架线:150公斤×3.00元=450,项目总投资18万元。 4、水利工程:因项目区靠近马鞍山水库,所以该项目水利工程投资不需要打井,主要是铺设灌溉用输水管道和购买提水水泵,参考同类建设项目,每亩地需投资250元,项目总投资10万元。 5、整地:330元/亩,项目总投资13.2万元。 6、栽植:220元/亩,项目总投资8.8万元。 7、抚育:20元/亩,项目总投资0.8万元。 8、病虫害防治:10元/亩,项目总投资0.4万元。 项目总投资合计:87.2万元。 6.2资金筹措 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筹措表 单位:万元 投资构成 金额 其中财政补助 山葡萄苗木 17.60 17.60 山葡萄架柱 18.40 18.40 山葡萄架线 18.00 18.00 水利配套 10.00 6.00 整地(栽植户投工) 13.2 栽植(栽植户投工) 8.8 抚育(栽植户投工) 0.80 病虫害防治(栽植户负责) 0.40 合计 87.20 60.00 第七章 组织管理形式和措施 7.1组织管理形式 该项目由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管理模式。项目开工前,XX旗原野有机山葡萄合作社与与农户签订山葡萄栽植合同,明确栽植地点、面积、用苗数量、架柱数量、架线数量,公司按合同数量为农户提供苗木和架柱和架线。整地、栽植由项目单位统一组织实施。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XX旗原野有机山葡萄合作社签订山葡萄购销合同和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此种管理模式既解决了农户栽植山葡萄缺乏资金的问题,又能促使农户精心栽植,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管理提高山葡萄产量,同时,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原料也有了保障。 7.2项目管理措施 7.21 选择优良苗木。葡萄产量的高低和葡萄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苗木品种,所以造林时必须把好苗木关,严禁不合格的苗木用于基地造林。 7.22统一技术标准。经过20多年的经营管理,我旗已经掌握了山葡萄的最佳栽植密度,所以,栽植户必须按着规定的株行距进行栽植,按标准进行后期经营管理。 7.23定期进行培训。定期进行培训,为种植户讲解山葡萄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技术。 7.24用好项目资金。资金管理是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要依据会计法规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用好项目资金;项目财务由项目办公室统一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设立专帐、专户、专职、专用,确保资金封闭运行,保证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八章 效益分析 8.1 生态效益 山葡萄适应性强,一般的坡耕地都能很好地生长。山葡萄藤蔓生长迅速,成活后2年就能达2米多高。夏季,山葡萄枝叶繁茂,能减少雨滴直接降到地面,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冬季,山葡萄不用下架,能有效地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所以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8.2经济效益 山葡萄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0到50年,栽植成活后3年开始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虽然造林时一次性投入较大,栽植后第五年可收回全部投资,按现行价格计算,到盛果期后,每亩山葡萄每年可收入3000元,产量高的可达到4000元,对经营坡耕地的农户来说,经营一亩山葡萄的收入是耕种一般农作物收入的3到4倍。 8.3社会效益 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后,不但增加山葡萄林面积400亩,扩大了原有的山葡萄基地,而且能带动马鞍山村100多农户脱贫致富,每年为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优质酿酒原料400吨。同时,由于山葡萄种植基地位于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葡萄酒庄园的北面坡耕地,既绿化了葡萄酒庄园,又增加了葡萄酒庄园的观赏景点。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9.1结论 9.11我旗栽植经营山葡萄已经20多年,实践证明,我旗大面积的坡耕地都适合发展山葡萄,且生产的山葡萄产量高、品质好。 9.12我旗是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拥有丰富的坡耕地资源,为山葡萄基地建设提供了土地保证,该项目规模虽然较小,但辐射带动作用较大,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带动更多的地区参与山葡萄产业建设。 9.13经过20多年的生产实实践,种植户已经掌握了山葡萄的经验管理技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技术支持。 9.14基地建设具备了条件。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后,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0吨,解决了农户生产山葡萄的销售问题,有利于提高种植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山葡萄产业发展。 9.15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2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并以纳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合理,是实现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高效产业,能够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为确保项目的实施,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加大对该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保证项目尽早实施,以造福当地农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