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管理学原理,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课程介绍,管理学的使命,正确地做正确的事,2,课程教学目标,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管理基本思想、基本的管理方法,培养管理知识、技能、态度、素质。,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3,授课大纲和教材,各章主要内容,多媒体讲义、教材,课外阅读材料,教材内容,管理实践和故事以支持对关键概念的理解,情景案例分析,思考题和题库练习,教师答疑和师生间信息交流,网上互动和,Office Time,课程内容基本框架,4,管理学原理,为南昌理工学院精品课程,1,课件从,2007,年,3,月直到现在都在不断使用和完善,2,本课件共分,12,章,3,管理学原理,课件介绍,5,第一章 管理概论,第二章 管理理论,第三章,管理环境与管理道德,第四章 决策,第五章 计划,第六章 组织设计,第七章 人员配备,第八章 领导,第九章 激励,第十章 沟通,第十一章 控制,第十二章 创新,6,课件内容结构,1,每一章开头引入导入话题,并附管理启示,2,每一章都列示了学习目标、知识点和技能点,3,每一章都列示了重点、难点和课时安排,4,每一章都安排了互动话题,、,实训项目,5,每一章结束后,都附思考题和推荐参考资料,6,每一章结束后都配备了链接,便于回到章目录,7,第一章,管 理 概 论,Management,8,导入话题,趣味阅读,:,求 道,有一个年轻人经过千山万水跋涉来到森林中的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住持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跟责任。”,“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你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洗菜,的工作。”,“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的。”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句话,就悻悻然离开了寺院。,9,管理启示,正道不是高不可攀或莫测高深的理论,它隐藏在日常的工作琐事及生活细节中;同样的,管理的道理,随处可得,只要认真去从事,用心去体验,工作过程中自可深刻体悟管理的奥妙及意义,。,10,1,、理解管理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认识作为管理者角色承担的职能,3,、理解管理的二重性,4,、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目标,知识点:,技能点:,有意识地培养作为管理者的技能,11,重点:,难点:,管理的性质,课时安排:,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管,理者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论,4,课时 实践,2,课时,12,本章内容,管理涵义和特征,第一节,管理的性质与职能,第二节,管理对象和管理者,第三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四节,13,第一节管理涵义和特征,管 理 定 义,一,管理的特征,二,14,一、管理定义,泰罗、法约尔、西蒙、孔茨的观点。,本书认为组织为了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合理协调、配置相关资源的活动过程。,15,管理定义的进一步解释:,载体,组织,本质,协调,对象,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16,二、管理的特征,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科学性,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选择的技巧性,反对模式论。,艺术性,17,管理的性质,一,管理职能,二,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18,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一、管理的性质,9,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社会化生产中的协作活动需要管理,,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社会制度无关。,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19,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生,产,活,动,统,一,性,管理的二重性,20,二、,管理职能,基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发展生产关系,具体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1,生产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管 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发展生产关系,基本职能,具体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2,管理对象,一,管理者,二,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三,第三节 管理对象和管理者,23,一、管理对象,指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对象,即组织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时,间,资,源,24,二、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人际方面的角色,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管理者的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25,互动话题,你认为高中低层管理者在能力要求上,各有什么侧重点,26,三、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性技能,技术性技能,27,管理基本原理,一,管理的基本方法,二,第四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8,一、管理基本原理,(一),系统原理,(二),人本原理,(三),能级原理,(四),弹性原理,(五),效益原理,29,(一)系统原理,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部分或要素组成,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0,(二)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它要求将组织内的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31,(三)能级原理,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32,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如,:,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例子,33,(四)弹性原理,管理要保持充分 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各种可能的变化,34,充分发挥组织的职能作用,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效益原理,35,二、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36,(一)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规和组织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1,、涵义,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司法和仲裁。,2,、形式,37,(二)行政方法,含义,是指依靠行政权威,借助行政手段,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的方法,形式,命令、指令,规定、指示,决议、通知,38,形式,奖罚,价格,信贷,利润,工资,税收,(三)管理的经济方法,含义,是指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和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39,(四)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含义,指借助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运用教 育、激励、沟通等手段,通过满足管理 对象社会心理需要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的方法,形式,宣传教育、思想沟通、激励,40,实训:调查与访问,了解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调查与访问,了解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1.,与企业家双向交流,2.,了解管理的职责与素质,目 标,41,1.,课下与同学一起参观本课程实训基地企业,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6-8,人。在调查访问之前,每组需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经过讨论制定调查访问的主题,并把具体步骤和主要问题计划好。,2.,具体问题可参考下列问题:企业中主要有哪些管理工作,属于那种管理层次的?这些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利。做好这些管理工作多需要哪些素质?如何培养?,3.,调查访问结束后,组织一次交流与讨论。,要 求,42,思考题:案例分析,案例一:管理有大小事之吗,案例二:百年老院的现代管理启蒙,实施形式与要求,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2.,班级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3.,教师评分之后存档。,43,1,、,美,S,罗宾斯著,,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美,德鲁克 著,闾佳 译管理前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美,彼得,德鲁克 著,许是祥 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周三多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杂志:,中国企业家,、,管理科学,管理世界,参考资料,4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