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A·东郡10#楼
工程质量创优目标计划及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一、质量目标:
确保安全生产、质量合格。
二、质量实施计划:
本项目AA·东郡10#楼及二层裙房组成,拟计划2012年5中旬进场,计划在2012年6月20日左右完成10#楼筏板施工,2012年8月20日前10#楼基础结构分部工程施工完毕。并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2年10月20日前将10#楼±0.000以上非标层结构施工完成,并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2年10月20日以后施工进入标准层计划每月上4层,六个月标准层结构施工完成,主体将于2013年5月主体结构封顶。
2012年11月20日左右地下室外墙防水插入,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2年11月30日左右地下室基坑回填开始,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种质量验收好;
2013年1月开始插入砌体工程及内粉刷、刮腻子、上下给排水、电路安装。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3年5月插入外墙保温、涂料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至此,本工程合同内容全部完成,计划于2013年8月底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学习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施工蓝图、项目管理策划、施工组织设计及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使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和计划人人皆知,心中有数,团结一致,确保实施。
2、施工中按程序控制要求严把材料质量关,认真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真正做到货比三家,优中选优,签订采购合同,另外对采购的材料按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报监理后方可使用材料,确保所有材料和制品质量合格,放心使用,工地杜绝尚未合格来路不明的材料。
3、认真制定细部质量策划,包括基础、主体、屋面、装饰装修、电气、通风、给排水、智能等分部工程的细部策划。特别要重视土建、安装的后期施工策划,把工程质量创优难点变成质量创优的亮点,通过精心策划,精心施工使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工程创优夺杯的质量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4、有针对性的做好班组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工作,让所有作业人员明确高层施工安全常识及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中须重点注意的内容。对作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认真填写工程技术交底书。
5、积极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针对工程技术难点、质量通病制定课题开展活动,组织攻关措施,为质量创优目标的实观得到更进一步保证。
6、坚持样板引路,对工程主体施工中的模板、架子、钢筋、砌体以及装饰装修阶段中外粉、内粉、厨卫瓷砖、室内地砖等分项工程先做样板,经有关人员验收认可后,即可进行实际大面积施工。
7、严格质量过程检查和控制,认真做好班组三检工作,把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及时的总结施工经验,使质量运行状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
8、坚决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用经济杠杆调动班组作业人员质量创优的积极性,使质量创优工作深入人心并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9、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工程实际的“四新”推广应用计划,把科技创新贯彻于质量创优的全过程,用科技创新手段真正确保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控制措施:
1、在公司质量体系框架内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设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材料验收组、安装公司、财务部等相关机构,配备持证上岗的优秀技术员、质检员、施工员等各类施工管理人员,并明确质量责任,使全体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把质量工作落实到人,真正做都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
2、按照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各专项方案、质量策划对作业班组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高层施工安全常识及施工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注意施工难点,详细解答作业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填写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书。
3、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执行物资采购控制程序,所有材料采购前必须先进行分供方评价,列出合格分供方名单,然后按名单采购。对此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要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二要签订采购合同;三要对采购材料进场后委托有相应资质权威检测单位进行复试,经复试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及时联系厂家更换。
4、加强对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包括计划控制,项目协调控制,特殊作业过程控制,机具设备维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安全控制、变更控制、应急状态控制、工程技术问题控制、工程质量控制、质量记录控制等,使工程从开工起就受到质量保证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5、加强过程检验和复试工作,施工前认真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和试验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未经检验、试验的过程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同时要认真填写“三检记录”、“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记录”,对于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应通过整改并填写跟踪验证记录,对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品材料通知供货商退回。不合格材料、设备等等不得进场,进场复试不合格不得使用。
6、施工测量放线等工程检测仪器必须定期委托有资质权威单位进行校正并出具证明性文件,工程仪器要保证在工程中测绘、检测的正确性、准确性、可靠性。
7、认真检查监督施工工人操作及安全检查,消除产生安全质量问题的潜在因素,确保安全求生产。
(1)实行质量跟踪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质检员要按施工工序进行跟踪检查验收,实行质量否决制度,经济上认真落实优质优价政策;
(2)现场搅拌砂浆时,要用微机自动计量控制,根据砂浆的不同强度要求,正确输入配合比,确保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现场应建立标养室和同条件养护点,严格按规范规定取样留置试件测试;
(3)加强定位放线测量工作,严格按已制定的测量控制方案进行测量工作,重点控制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建筑物及电梯井的垂直度;
(4)钢筋绑扎施工时按钢筋定位新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成型钢筋的几何尺寸和纵向钢筋的位置及钢筋锚固;
(5)认真做好模板设计,特别是剪力墙门窗洞口处的设计,确保剪力墙模板不胀模、门窗洞口方正不变形等;
(6)做好多水房间地面标高的控制,认真处理好地面坡度及地漏高度,防止倒坡及渗漏现象发生;认真做好灌水试验及记录。
(7)采用甩浆或刷粘结剂等工艺,认真处理好砼与粉刷屋之间的粘合强度,防止抹灰层出现空鼓、离层、脱落;
(8)制定产品保护制度,对楼梯踏步、门窗框边、卫生洁具等进行有效围护,对各类管道口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封闭保护措施,防止砂浆及垃圾进入,造成堵塞;
(9)坚持样板引路,对工程中的外粉、内粉、内墙瓷砖、楼地面花岗岩、地板砖等先做样板,经有关人员综合验收认可后方可大面积实际操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复核工作制度
一、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工序或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工序实施技术复核,是为了避免发生重大差错,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合同规定要求。
二、技术复核工作的程序及要求:
1、技术复核工作应在本工序已完成且班组自检查合格后,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
2、复核检查前主管施工员应认真填写好技术复核记录的有关栏目,通知项目质检员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为使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检查时间从接到施工员通知时起,不得超过一小时。
3、重要工序(如建筑物定位、放线等)的技术复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施工员等有关人员,并通知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共同进行检查。
4、一般工序的技术复核,由施工员、质量检查员等有关人员,并通知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共同进行检查。
5、检查结束后,项目质量检查员负责检查结果填写在技术复核结果的意见栏内,建设单位代表,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分别在签名的栏内签名认可。
6、经检查合格的工序可通知进行下道工序,否则,待整改好后再进行检查,直到合格或达到质量规定的要求。
三、技术复核记录:
1、技术复核的内容:
(1)建筑物位置线:标准水准点,标准轴线柱并应附平面示意图。
(2)基础:基础轴线,断面尺寸,标高,桩位,扩孔桩尺寸。
(3)模板:包括几何尺寸、轴线、标高、予埋件、予留孔位置,模板的牢固性和清理情况等。
(4)墙体:包括各层墙身轴线,门窗洞口线及皮数杆,楼层标高。(以伸缩缝划分,分层填写)
(5)放样尺寸检查
(6)各种予制构件的安装位置、标高、型号、类别、坐浆、垫块、或出场(脱模)强度。
2
(2)检验批工程及各工种施工完成后都必须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质量自检合格后才能提交验收。
(3)项目技术经理应及时组织施工员和专职质检员(兼职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凡未进行检查验收者,质检员有权不签字验收。凡没有质检员签署质量验收评定意见的任务书,一律不得结算工程费用,由此造成的后果由相关人员负责。
(4)所有的外包工,都必须和生产班组一样实行班组质量自检制度。
2、互检制度:
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本项目的同分项、同工种的质量互检,或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多工种的质量互检。重点抓好工种质量较好和较差二方面的互检,以达到相互促进、交流经验,吸取教训,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推进到以房号施工员定期组织有关班组参加的质量互检。
3、工序交接检查制度:
(1)由房号施工员负责组织工序交接检查,施工员在组织施工中,当完成一个检验批工程或一道工序后,在安排下道工序施工前,应及时组织有关上、下道工序施工的班长和兼职质检员参加的工序交接检,以达到复验施工质量,消除质量隐患,杜绝不合格分项的存在,以及排除不安全因素,审定该工序施工的完整正确,分清责任,及时解决之目的。
(2)当前应重点抓好对下道工序施工有直接影响的检验批工程的工序交接检查,如:测量放线定位、基础回填、现浇钢筋砼梁、柱、板的钢筋、模板、砼浇灌工序、砖墙、墙面抹灰、门窗安装、油漆刷浆、屋面、设备基础、脚手架。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必须在具有班组质量自检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当一个分项工程完工后,由项目技术经理组织施工员、专职质检员、班组长参加进行检查验收。
2、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从基础挖土方开,到工程完工,完成一个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一个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循序进行,不得抛项、漏项,严禁粗估冒算,更不得提供假数据,弄虚作假。
3、没有生产班组质量自检记录的检验批、分项工程,一律不得进行专业验收,责任由施工员和所在班长负责。
4、经检查不合格的检验批,不得进行下道工程施工,必须由所在班组负责返工或返修直到合格为止。
5、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应随时按规定填写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必须在具有完整的检验批及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当一个分部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主管、施工员、质检员、有关班组长参加进行检查验收。
2、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严格检查,所含各分项应全部质量合格,验收资料完整,并对有关分项进行实测实量,对有关安全和功能进行检验及抽样检测,观感质量达到好(或一般)。由项目质检员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列入技术档案。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公司质量部派人员参加。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单位工程全部完工后,10日内由项目部整分类理好技术资料和建筑工程质量评价表,一并上报经理部(分公司质检科),申请验收。
2、分公司在接到报验资料的2日内,由项目部技术主管组织主持,有质检、生产科、项目部生产、技术副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参加对进行单位工程质量检查。
3、公司接到经理部报验资料5日内,由总工程师组织公司的土建、安装专业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的自查验收。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所含各分部工程应全部质量合格、验收资料完整、并对有关安全和功能进行检验及抽样检测,必要时应进行实测实量抽查,观感质量达到好(或一般)。进行质量验收,其质量等级:(A、AA、AAA级)。
定期巡回质量大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由项目总工、技术主管组织,有技术员、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试验工,有关生产组长参加,组成检查小组。检查对象:本项目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检查内容:技术资料、质量验收资料、班组自检记录、实测实量记录、施工过程操作情况、成品保护等。整理出检查记录备查。于次月4日前报资料员登记归档。
中间检查制度
1、检查的范围:所有施工的单位工程都应按基础、主体、收尾三个阶段进行中间检查。每一个阶段的检查均应包括对其中几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
2、检查的内容:当时应该具备的各项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及时、准确,主要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有无不合格的分项。检查部位实测实量。
3、检查方法和权限:由经理部组织检查,公司技术质检部抽查相结合。经理部应掌握每个单位工程情况,做到施工到一个阶段,检查到一个阶段,检查结果列入技术档案,不得遗漏,并于次月七日前向公司填报“中间检查情况月报”。凡公司对工程进行不定期抽查或定期检查时,发现较严重的问题,当即提出整改意见,若再次检查仍未纠正时,要进行通报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