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9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
院长
:
总工程师
:
设计总工程师
:
专业总工程师
:
校核
:
编写
:
参加人员
:
9 概述
9.1 工程概况
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XX枢纽位于海南省西部东方市和XX县境内,是海南岛第二大河流昌化江干流三个梯级规划电站的最下游1个梯级,属XX坝灌区工程的XX配水枢纽。XX枢纽位于XX坝水电站下游27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082km2,占昌化江流域面积的80.5%。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13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5.6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54m,水库面积9.04km2,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04亿m3。电站装机容量8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01亿kW·h。
本工程是XX坝水利水电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任务是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灌区总规模101.08万亩,水库正常蓄水位54m,调节库容0.36亿m3,设计灌溉面积64.55万亩,属大(2)型水利工程。每年向城镇居民和工业区供水2.208亿m3。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XX枢纽和灌溉系统的渠首建筑物等。
9.2 建设征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XX水电站坝址地处海南省昌化江下游,横跨东方市和XX县,工程所在地地处热带季风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明显,阳光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4.1℃~25.1℃,年日照数2100~2600h,年降水量902~1805.4mm。四季如春,全年无冬,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黄金区域。
工程所在地地势呈北面和东南面高,西北和西南面低的特征,属丘陵盆地,地形较为复杂。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库区东方市、XX县位于海南岛西北偏西部,濒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东方市、XX县分别地处昌化江左右两岸。
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锌、铁、铜、钨、钛、石英砂、石灰岩、水晶、大理石等。其中东方市的黄金储量大,品位高,是海南省主要黄金产地;XX县的铁矿储量为亚洲之最,同时XX县也是全国著名芒果之乡。
东方市辖10个乡(镇),181个村民委员会,全市土地总面积2266km2,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万人,占总人口的76.43%,非农业人口9万人,占总人口的23.56%。东方市有黎、苗、壮、回等少数民族人口8.1万人,占总人口的21.12%。
XX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4m方案淹没涉及东方市大田、东河2镇。2004年大田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011.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948.9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26元;东河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1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535.7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元。
XX县辖12个乡(镇),71个村民委员会,全县土地总面积1596km2,总人口2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万人,占总人口的69.8%,非农业人口6.2万人,占总人口的30.2%。XX县有少数民族19个,其人口占总人口的34.14%。
XX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4m方案淹没涉及XX县七差镇。2004年七差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36.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206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25元。
库区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番薯、玉米、甘蔗、芝麻、花生等,热带经济作物有芒果、菠萝、香蕉、剑麻、橡胶等。
橡胶园主要分布在广坝、红泉、红林3个国营农场,3个农场均是以橡胶生产为主的国有中型一类企业。
9.3 规划设计过程
005年1月,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海南省昌化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XX水电站勘测设计工作,并签订了《海南省昌化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XX水电站设计工作合同》。
2004年12月初,我院测绘专业人员进入库区,开展水库淹没区1∶2000地类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整个工作于2005年2月初完成。
2005年2月21日,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东方市主持召开了XX水电站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动员会议,与会部门有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东方市和XX县人民政府、国营农场、中南院等相关部门。
2005年2月下旬,我院水库专业人员会同东方市和XX县人民政府、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库区乡镇的工作人员及各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持库区1∶2000地类地形图对XX水电站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和坝区工程占地实物指标进行了全面调查。
2005年4月上旬,我院与XX水电站库区2市(县)、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了移民生产安置规划及专项迁建规划外业工作,整个规划过程得到了当地村、乡(镇)等相关部门的认可,整个工作于4月下旬结束。
2005年5月下旬,我院经过内业资料整理和规划设计,提出了《海南省昌化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中的”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篇章。
9.4 主要实物指标及规划设计成果
9.4.1 实物指标
水库正常蓄水位54m时,水库淹没涉及海南省2个市县(东方市、XX县)、3个国营农场(红泉、红林、广坝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霸王岭林业局),其中涉及东方市2个镇的6个行政村,XX县1个镇的3个行政村,国营红泉农场的1个队,国营广坝农场的4个队,国营红林农场的2个队。淹没耕地面积896.7亩,园地面积1518.8亩,林地面积5062.1亩。
淹没影响房屋建筑面积2054.2m2(其中正房848.4m2;杂房1205.8m2)。水库淹没的主要专项设施有:机耕道4km,提灌站2个,供水站1个,深水井2口,拦水坝1座,10kV电力线路2.1km,水文站1处,小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为800kW。
工程占地区涉及东方市大田镇XX村、红泉农场1队和红林农场18队。工程占地总面积1506.0亩,其中陆地面积1027.9亩,水域面积478.0亩。工程永久性占地234.2亩(耕地32.8亩,园地76.5亩,林地19.7亩),临时用地1271.8亩(耕地154.2亩,园地428.6亩,林地190.6亩);工程占地区涉及人口34人,其中农业人口6人,非农业人口28人。
9.4.2 移民安置及专业项目复建规划
XX库区2008年生产安置人口为278人,规划全部通过大农业安置。库区无搬迁人口。
XX枢纽计划2005年10月开工建设,工程永久占地区不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经计算涉及生产安置人口6人,规划通过大农业安置。搬迁人口为34人(其中农业人口6人,非农业人口28人)。
库区规划复建机耕道10.6km,复建10kV线路2.5km;工程占地区规划复建10kV线路0.4km。
9.4.3 补偿投资
经计算,XX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总投资为11842.4万元,其中水库征地移民补偿投资为10276.1万元(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7074.5万元,专业项目恢复改建费291.7万元,库底清理费30.1万元,其他费用590.1万元,基本预备费798.6万元,有关税费1491.1万元),工程占地移民补偿投资为1566.3万元(其中: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为864.9万元,专业项目恢复改建补偿费402.4万元,场地清理费34.6万元,其他费用为72.0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37.4万元,有关费税55.0万元)。
9.5 水库淹没影响范围
9.5.1 淹没对象设计洪水标准
根据SL 290-200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XX水库淹没处理标准确定为:
农村居民、房屋及附属设施、小水电站、10kV输(变)电设施等,考虑风浪爬高及其它因素,按正常蓄水位加1m接建库后超过此水位的20年一遇洪水回水外包线确定淹没界限;
耕地、园地、机耕道考虑风浪爬高及其它因素,按正常蓄水位加1m接建库后超过此水位的5年一遇洪水回水外包线确定淹没界限;
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砾石地等)均按正常蓄水位确定淹没范围。
9.5.2 不同设计洪水频率回水计算及回水末端终点位置
水库回水末端的设计终点位置:耕地、园地征用线和居民迁移线是在水库洪水回水位高于同频率天然洪水水位0.3m范围内,采用水平延伸至与天然水面线相交的方法确定。
XX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54m时,建库后水库5年及20年一遇洪水回水至东河镇广坝村境内,干流回水在c.s13断面已至XX坝坝下,因此回水在此截止。该处5年一遇洪水回水位为67.08m,高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0.17m;20年一遇洪水回水位为73.81m,高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0.19m。
库区内较大的支流有东方河,5年一遇洪水回水至长安村(毛安村)境内,相应洪水回水在c.s7断面与天然水面线几乎持平,因此回水在此截止。
XX水库54m正常蓄水位方案回水成果见表9.5.2-1及表9.5.2-2。
9.5.3 浸没、塌坍、滑坡和其他影响范围的确定
根据《海南省昌化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评估:库区主要为丘陵、低山和冲洪积平原,水系发育,其地形、地貌复杂;北东、南北向构造断裂发育,构造褶皱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为复杂。XX枢纽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仅库区局部存在小~较大规模的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库区基本上无影响居民安全的浸没、塌坍、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表9.5.2-1 XX水库干流回水计算成果表
断面号
断面名称
距坝里程
(km)
洪 水 频 率
P=20%
P=5%
天然水位
回水位
天然水位
回水位
c.s1
XX新坝址
0
33.23
54.00
35.97
54.00
c.s2
XX老坝址
1.1
39.36
54.03
42.69
54.15
c.s3
DM1
2.1
42.42
54.05
45.96
54.26
c.s4
DM2
3.1
43.92
54.17
48.26
54.79
c.s5
馒头山
4.24
44.95
54.30
49.95
55.33
c.s6
东方河下
6.13
47.09
54.77
53.52
57.08
c.s7
东方河上
9.23
51.87
56.35
59.67
61.30
c.s8
尼下
12.21
55.00
57.95
63.18
64.22
c.s9
南阳河
15.19
56.87
59.10
65.25
66.04
c.s10
广坝五队
18.28
58.84
60.47
67.30
67.91
c.s11
南隆水库河
21.89
61.36
62.28
69.38
69.80
c.s12
东方电站
25.28
66.44
66.64
73.29
73.50
c.s13
出水口
25.78
66.91
67.08
73.62
73.81
表9.5.2-2 XX水库东方河支流回水计算成果表(P=20%)
断面号
距河口里程
(km)
天然水位
54m方案
c.s1
东方河口
50.49
56.04
c.s2
1
52.44
56.64
c.s3
2
53.94
57.24
c.s4
3
55.44
57.84
c.s5
4
56.94
58.44
c.s6
5
58.44
59.04
c.s7
6
59.94
59.94
353
4) 对其他设施(水井、电话、有线电视、卫视接收装置)等逐一调查登记。
c) 土地调查
参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的土地分类系统,结合XX库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水库淹没土地分类系统。
1) 耕地、园地的调查方法
根据我院测绘的1∶2000地类地形图,联合调查组在实地勾绘乡(镇)、村和村民小组(生产队)的行政界线,落实土地权属。对各村组之间的插花地,到现场落实到组(生产队)。参加现场工作的各土地权属人代表在地类地形图上签字认可。
耕地分为水田、旱地、甘蔗地等3类。园地分为香蕉园、菠萝园、芒果园和橡胶园等4类。根据我院测绘的1∶2000地类地形图,联合调查组会同县(市)、乡(镇)、村、组(生产队)各级干部在实地逐丘(块)核实土地类型、权属。
将测量和实地调查工作完成的图纸,扫描到计算机内,利用计算机量算各个图斑面积,工作人员对量算的图斑面积进行检查核对。
对量算结果逐级汇总后,首先以乡镇为单位盖章签字认可,然后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盖章签字认可。
2) 林地调查方法
库区林地有灌木林、天然林、苗圃等,联合调查组在1∶2000地类地形图上,实地勾绘乡(镇)、村的行政界线,落实土地权属,并签字认可。
在1∶2000地类地形图上,联合调查组在实地核实各类林地类型。
利用计算机量算各类林地图斑面积,对量算的图斑面积结果进行检查。
3) 其他土地的调查
对荒草地、交通用地、水域、居民点和未利用土地,持1∶2000地类地形图在现场核实地类和权属,室内计算机软件量算统计面积。
d) 专项设施调查
对受淹的机耕道、10kV输电线路等,根据1∶2000地类地形图和主管部门提供的资料,调查组现场逐项进行核实。
e) 文物及矿产调查
文物:水库淹没范围内的文物勘察,业主已委托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进行了现场查勘。根据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关于昌化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用地是否影响文物古迹的复函》(琼文物[2005]4号):
一、昌化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用地的地面暂未发现需要实施原址保护、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不可移动文物。
二、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用地的地下已经发现并确认具有较重要研究价值的新园村遗址(渠道流经地)、大仍村遗址(淹没区)、信冲洞遗址(淹没区)等3处文物点,需进一步开展抢救性发掘;同时在渠道流经地和淹没区还有5处文物点,需进行考古勘探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发掘。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勘探和发掘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三、此次文物调查只作了地面文物踏勘,是否地下有文物埋藏(特别是墓葬)还不清楚,在今后施工中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文物管理部门。
在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的回复函中,工程建设用地已发现并确认具有较重要研究价值的新园村遗址、大仍村遗址、信冲洞遗址等3处文物点以及其它5处需勘探的文物点均未提供预算所需费用,建议下阶段进行补充,以便实施。
压覆矿产:水库淹没压覆矿产资源已由业主委托专业部门进行勘察,根据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关于XX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建设压矿有关问题的复函》:在拟建的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用地范围内,没有压覆已探明的重要矿产资源。
9.6.2 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成果
根据调查结果,XX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4m时淹没涉及海南省东方、XX2个市县3个乡镇9个村32个生产队,涉及红泉、红林、广坝3个国营农场7个队和1个国营林场(霸王岭林业局)。淹没房屋面积2054.2m2,水库未淹没涉及常住人口;淹没耕地896.7亩(其中水田66.9亩、旱地188.9亩、甘蔗地640.9亩),河滩地3.9亩,园地1518.8亩,林地5062.1亩,草地20.3亩,坑塘水面37.0亩;淹没机耕道4.0km;淹没10kV电力线路2.1km,需搬迁变压器2台;淹没供水站1处,提灌站2处,柴油抽水机3台,大型深水井2口,拦水坝1座;淹没水文站1座。
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见表9.6.2-1。
表9.6.2-1 XX水电站54m方案水库淹没实物指标汇总表
序 号
项 目
单位
合计
东方市
XX县
红泉 农场
广坝 农场
红林 农场
霸王岭 林业局
东方市 与XX县 争议地
一
水库淹没总面积
亩
13677.7
8712.4
2318.7
355.3
261.0
902.9
651.4
476.0
1
陆地面积
亩
8660.9
4403.3
2236.9
338.1
42.0
745.2
526.4
369.1
2
水域面积
亩
5016.8
4309.1
81.8
17.2
219.0
157.8
125.1
106.9
二
涉及乡镇
个
3
2
1
1
涉及村(队)
个
16
6
3
1
4
2
2
涉及生产队
个
32
18
14
三
淹没影响总人口
人
1
农业人口
人
2
非农业人口
人
四
淹没房屋总面积
m2
2054.2
1792.4
75.8
186.0
1
砖混结构
m2
694.3
694.3
2
砖瓦结构
m2
154.1
47.2
106.9
3
杂房
m2
1205.8
1050.9
75.8
79.1
五
农村部分
(一)
农村人口
人
1
农业人口
人
2
非农业人口
人
(二)
拆迁房屋
m2
2054.2
1792.4
75.8
186.0
1
砖混结构
m2
694.3
694.3
2
砖瓦结构
m2
154.1
47.2
106.9
3
杂房
m2
1205.8
1050.9
75.8
79.1
其中:私房
m2
904.4
828.6
75.8
1
杂房
m2
904.4
828.6
75.8
其中:公房
m2
1149.8
963.8
186.0
1
砖混结构
m2
694.3
694.3
2
砖瓦结构
m2
154.1
47.2
106.9
3
杂房
m2
301.4
222.3
79.1
(三)
零星果木
1
芒果
株
78
71
5
2
2
椰子
株
269
256
13
3
芭蕉
株
12
12
4
菠萝蜜
株
12
11
1
5
杂果
株
31
19
8
4
6
竹子
窝
1
1
(四)
附属建筑物
表9.6.2-1(续)
序 号
项 目
单位
合计
东方市
XX县
红泉 农场
广坝 农场
红林 农场
霸王岭 林业局
东方市 与XX县 争议地
1
围墙
m2
5.5
5.5
2
晒坪
m2
150.2
110.6
39.6
3
水池
m3
95.3
92.9
2.4
(五)
其它设施
1
水井
口
4
3
1
2
电话
户
1
1
3
卫星接收器
套
4
3
1
(六)
耕地
亩
896.7
637.5
230.5
3.2
25.5
1
水田
亩
66.9
66.9
2
旱地
亩
188.9
81.4
90.0
3.2
14.4
3
甘蔗地
亩
640.9
489.2
140.5
11.1
(七)
河滩地
亩
3.9
2.4
1.5
(八)
园地
亩
1518.8
738.1
19.3
307.8
0.6
379.8
69.3
3.9
1
香蕉园
亩
739.2
595.4
18.3
88.7
33.0
3.9
2
菠萝园
亩
51.2
51.2
3
芒果园
亩
256.9
91.6
1.1
64.0
64.0
36.3
4
橡胶园
亩
471.5
243.8
0.6
227.2
(九)
林地
亩
5062.1
2389.2
1659.2
29.3
26.7
297.6
320.5
339.6
1
灌木林
亩
4648.9
2333.0
1622.7
29.3
26.7
297.6
339.6
2
天然林
亩
320.5
320.5
3
未成林造林地
亩
40.9
40.9
4
苗圃
亩
51.8
15.3
36.5
(十)
草地
亩
20.3
20.3
天然草地
亩
20.3
20.3
(十一)
其它农用地
亩
73.8
61.3
11.2
1.0
0.2
1
农村道路
亩
36.8
24.4
11.2
1.0
0.2
2
坑塘水面
亩
37.0
37.0
(十二)
住宅用地
亩
4.0
4.0
0.04
1
农村宅基地
亩
4.0
4.0
0.04
(十三)
水利设施用地
亩
2.9
2.9
(十四)
未利用地
亩
1078.3
547.5
315.1
14.8
67.8
133.2
1
荒草地
亩
20.7
20.7
2
裸土地
亩
164.7
73.0
89.2
2.6
3
裸岩砾
亩
892.9
453.9
225.9
12.2
67.8
133.2
(十五)
其它土地
亩
5016.8
4309.1
81.8
17.2
219.0
157.8
125.1
106.9
表9.6.2-1(续)
序 号
项 目
单位
合计
东方市
XX县
红泉 农场
广坝 农场
红林 农场
霸王岭 林业局
东方市 与XX县 争议地
1
河流水面
亩
5016.8
4309.1
81.8
17.2
219.0
157.8
125.1
106.9
六
专业项目部分
(一)
交通设施
1
机耕道
km
4
3.4
0.6
2
码头
个
1
1
3
机耕桥
座
2
1
1
4
人行桥
座
4
3
1
5
涵洞
处
1
1
(二)
电力设施
1
10kV线路
km
2.1
0.3
1.8
2
变压器搬迁
台/kVA
2/230
1/30
1/200
(三)
水利设施
1
供水站
kW
60
2×30
2
提灌站
处/kW
2/40.5
2/40.5
3
柴油抽水机台
台/kW
3/45.6
3/45.6
4
大型深水井
口
2
1
1
5
拦水坝
处/m3
1/88
1/88
(四)
其他设施
1
XX坝水文站
个
1
1
9.7 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9.7.1 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
9.7.1.1 移民安置规划的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和海南省的有关法令法规,正确处理好业主、地方、移民之间的关系,移民安置应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土地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安置移民,力争在规划水平年使移民达到或超过搬迁前的水平,并为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9.7.1.2 移民安置规划的方针和原则
a) 贯彻开发性移民的方针,移民的生产恢复和生活设施配套应全面论证,统筹规划,逐步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b) 顾全大局,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坚持国家扶持、政策优惠、各方支援、自力更生的原则。
c) 移民安置规划只对因土地受淹而造成的农村移民进行生产安置规划,对移民中的非农业人口与临时居住人口,只作房屋搬迁规划,不进行生产安置。
d) 水库淹没涉及的国营农场、林场属国有企业单位,有其统一的生产布局,故本次规划只考虑其生产的恢复能力,不作详细的生产开发项目的规划。
e) 移民安置规划要与库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和脱贫致富相结合,珍惜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f) 移民居民点要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和确保安全的原则,安置点要合理规划布局,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做到经济可行,优化配置其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
g) 移民安置规划要重视淹没与搬迁对环境的影响,重视库周和安置区的环境建设,促进库区生态与环境良性循环。
h) 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进度,要与枢纽工程进度相衔接。
9.7.2 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 国务院74号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c) SL 290-200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
d) 国土资发(2001)355号文《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
e)《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
f)《海南省市县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汇编》;
g) 库区1∶2000地类地形图;
h) 水库淹没处理涉及各专业项目的国家现行标准与行业规范;
i) 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和规定;
j) 本次调查的水库淹没实物指标。
9.7.3 设计水平年
根据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划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开工后第3.5年下闸蓄水发电,拟定的设计基准年为2006年,设计水平年为2009年。
9.7.4 规划目标值
根据2004年的库区乡镇统计资料显示,库区9个村的加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42.36元。在总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占94.79%,外出劳务收入占5.21%;经营性收入中,以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占57.96%,牧业收入占12.52%。
9.7.4.1 收入目标
根据库区9个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现有水平,结合《海南省东方市、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计划》,确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68%,库区移民2008年人均纯收入目标为2002元/人。根据库区村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农业收入占经营性收入的57.96%,种植占总收的50.6%。而水库淹没影响主要是种植业收入,因此移民应从生产开发项目中获得的收入为1013元/人。
9.7.4.2 生产开发目标
根据水库淹没的实际情况,走开发性移民的路子,能使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确保移民达到搬迁前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并且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9.7.4.3 基础设施目标
通过规划使移民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恢复,以促进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9.7.5 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根据库区村收入状况资料分析,库区移民的生产经营水平较低,农业所占比重大,二、三产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不发达。9个村农业人口的收入中,种植业的收入来源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6%,表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高。因此,库区移民的生产安置方式应以调整耕地恢复移民原有的农业生产为主,根据库区的自然条件,调整产业结构。
考虑到耕地在水库移民中的重要性,XX水库采用人均耕地指标作为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以村组(队)为单位进行分析计算。当某村建库后的人均耕地面积大于2.0亩,则认为该组(队)的环境容量够,移民可以在本组(队)内以土地方式进行安置,否则,该组(队)环境容量不足,移民应扩大至本村内安置,若村内环境容量不足,则扩大至乡(镇)内安置。水库淹没XX村部分水田,在进行环境容量分析时,还应考虑该村水田的容量。
水库淹没共涉及到3个镇9个村32个组(队),移民生产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表明东河镇旧村的4队、9队,亚要村的1队、2队、3队、4队、5队、6队环境容量不足,需出组(队)在本村或本镇内安置;七差镇乙洞村的5队、6队、7队、8队环境容量不足,需出村在本镇内安置。其余村组(队)均可在本组(队)内安置。
9.7.6 生产安置规划
9.7.6.1 生产安置人口计算
生产安置人口是指由于水库淹没影响而失去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需要重新安排生产出路的农业人口。在计算时,首先根据各村组(队)受淹耕地面积和现有人均耕地面积,逐村组(队)求出其生产安置人口,然后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率10‰推算到设计水平年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库区实际自然增长率和市、县十五规划计划生育控制指标综合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
K=S×K′/S′
式中:K—为各村民小组2004年的生产安置人口;
S—为各村民小组受淹影响的耕地面积;
S′—为各村民小组2004年现有耕地面积;
K′—为各村民小组2004年农业人口。
经计算,2004年XX水电站库区生产安置人口总数为270人,其中大田镇49人、东河镇94人、七差镇127人。推算到2008年库区生产安置人口为278人,其中大田镇50人、东河镇97人、七差镇131人。
库区生产安置人口计算结果详见表9.7.6-1。
9.7.6.2 生产安置规划思路
本次规划根据库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在充分征求地方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库区各村的环境容量分析,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应以土地安置为主,通过调剂耕地,发展种植业,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a) 粮食生产。粮食不仅是满足移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且是库区社会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库区的资源条件,采取一切措施,恢复库区的粮食生产,确保移民的粮食自给。
b) 园地开发。东方市、XX县属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黄金区域。该区域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芒果、菠萝、香蕉、剑麻、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c) 二、三产业。随着沿海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人口将日益增加,部分移民劳动力可从事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行业,以增加就业机会。
9.7.6.3 生产安置标准
依据东方市、XX县农业统计资料和地方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库区移民生产开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水平及效益,本次移民生产安置是在保证每个移民有一份基本口粮地的前提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移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达到原有水平,以确保移民达到或者超过原有生活水平。
a) 标准1:东方市大田镇XX村:0.5亩水田+2.0亩旱地+0.5亩园地。
b) 标准2:库区其它村组(队):2.0亩旱地+0.5亩园地。
9.7.6.4 移民生产开发规划
9.7.6.4.1 耕园地安置
生产安置主要以耕园地安置为主。经实地规划,本次共调耕地556亩,新开耕地164亩,共安置移民278人,占全库区生产安置人口的100%。其中大田镇调整耕地100亩,开发耕园地25亩,开发园地25亩,安置移民50人;东河镇调整耕地194亩,开发园地48.5亩,安置移民97人;七差镇调整耕地262亩,开发园地65.5亩,安置移民131人。详见表9.7.6-2。
9.7.6.4.2 二三产业规划
XX水电站库区各集镇现已有部分居民从事零售、餐饮、住宿、运输等二、三产业工作,水库建成后,将带动服务行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本次规划对各镇二三产业未考虑生产安置人口,为库区生产发展留有空间。
9.7.6.4.3 国营农场生产安置规划
国营广坝农场:水库淹没涉及4个生产队(21、26、27、28队),淹没橡胶园0.56亩,淹没影响小,基本上不影响其农业生产结构。
国营红泉农场:水库淹没涉及农场1队,淹没橡胶园243.8亩及其它园地64.0亩,为使其生产结构不受影响,根据调查并征求农场意见,该队尚有剩余土地资源可供利用,规划在本队范围馒头山东南坡(距1队住地约1.5km处)开垦荒地300亩种植橡胶,其生产可得到恢复。
国营红林农场:水库淹没涉及农场17、18队,淹没橡胶园227.2亩及其它园地152.6亩,为使其生产结构不受影响,根据调查并征求农场意见,该队尚有剩余土地资源可供利用,规划在该农场22队与2队老木桐村(距农场场部约16km、距17、18队约18km)调整400亩坡地,继续种植橡胶,可恢复其生产。
表9.7.6-1 XX水电站库区生产安置人口计算表
乡镇
村
组
2004年 基 本 情 况
淹 没 耕 地
2004年生产
安置人口
(人)
2008年生产
安置人口
(人)
人口
(人)
耕 地 (亩)
小计
水田
(亩)
旱地
(亩)
小计
水田
旱地
人均面积
合计
4956
21078.99
3615.23
17463.76
719.76
66.88
652.88
270
278
大田
840
5059.39
864.59
4194.8
280.07
66.88
213.19
49
50
XX
840
5059.39
864.59
4194.8
280.07
66.88
213.19
49
50
1
167
857.81
142.01
715.8
5.14
46.79
18.12
28.67
9
9
2
138
857.5
141.7
715.8
6.21
6.97
6.97
1
1
3
148
860.43
144.6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