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1承办单位名称:
************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1.1.2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1.1.3经营范围:冷轧带钢、焊管加工销售、钢材经销。
1.1.4项目法定代表人:******
1.1.5项目负责人:*****
1.1.2.3单位概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由******博盛冷轧带钢有限公司出资筹建,该公司是集冷轧带钢、拔丝、焊管加工、销售;废旧钢材回收、销售等为一体的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初步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该公司拥有1000多名员工,资产总额近3亿元,大中型专用设备300多台(套),可生产全规格自行车、童车用焊管,是************钢材加工行业目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规格品种最齐全,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曾荣获“******名牌产品”称号。主要焊管产品多年保持国内畅销不衰。
1.1.3编制依据
1、国家、******省、******市、******县现代工业发展规划;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7、《钢管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
8、《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
9、《焊管工艺设计规范》(GB50468-2008);
10、《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06-2008);
11、《轧钢安全规程》(AQ2003);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
1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甲方提供的相关技术文件。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年产5万吨直缝焊管项目
1.2.2建设地点:************经济开发区******东侧。
1.2.3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项目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56620平方米。其中建设生产车间一14000平方米,生产车间二15000平方米,机修车间1座5000平方米,原料仓库8000平方米,成品仓库9000平方米,职工宿舍楼2000平方米,办公楼1800平方米,职工食堂浴室500平方米,警卫室、值班室120平方米,配电室、车库及其他配套设施等1200平方米。项目购置安装主要设备325台(套、个)。
1.2.4建设期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建设期24个月。
1.2.5产品方案:
年产50万吨直缝焊管,具体如下:
产品尺寸规格
数量
(万根)
年产量
(万吨)
管线用管
φ16mm×3mm×6000mm
340
2
φ32mm×3.5mm×6000mm
50
1
φ20mm×2.8mm×6000mm
300
3
φ25mm×3mm×6000mm
350
5
给排水、童车用管
φ40mm×3.5mm×6000mm
120
3
φ50mm×3.8mm×6000mm
120
4
φ54mm×5mm×6000mm
110
4
φ60mm×4mm×12000mm
75
5
φ60mm×5mm×12000mm
48
4
结构、自行车用管
φ57mm×5.5mm×6000mm
60
2.5
φ57mm×6mm×6000mm
55
2.5
φ60mm×6mm×12000mm
60
6
φ60mm×9mm×12000mm
60
8
合 计
1748
50
即:
生产φ16×3×6型直缝焊管340万根,约2万吨;
生产φ20×2.8×6型直缝焊管300万根,约3万吨;
生产φ25×3×6型直缝焊管350万根,约万5万吨;
生产φ32×3.5×6型直缝焊管50万根,约1万吨;
生产φ40×3.5×6型直缝焊管120万根,约3万吨;
生产φ50×3.8×6型直缝焊管120万根,约4万吨;
生产φ54×5×6型直缝焊管110万根,约4万吨;
生产φ57×5.5×6型直缝焊管60万根,约2.5万吨;
生产φ57×6×6型直缝焊管55万根,约2.5万吨;
生产φ60×4×6型直缝焊管75万根,约5万吨;
生产φ60×5×6型直缝焊管48万根,约4万吨;
生产φ60×6×6型直缝焊管60万根,约6万吨;
生产φ60×9×6型直缝焊管60万根,约8万吨。
产品执行标准: 执行《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标准和《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21835-2008)标准。
1.2.6主要生产工艺及设备方案:
生产工艺流程为:拆卷→矫直→切头→剪焊→超级活套→修边→板边或板体超声波探伤→成型→高频焊机电磁感应焊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焊后退火(正火)→空冷→水冷→定径→飞剪→水冲洗→切管→压扁实验→矫直→平头→水压试验→超声波探伤→管端超声波探伤→外观尺寸检查→测长、称重→标志→涂覆→管端保护环→捆扎→发运→入库。
项目购置安装主要设备325台(套、个)。
1.2.7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666.0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333.92万元,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2.8能源消耗情况:年消耗能源折合标煤3570.87吨,综合节能率为2.67%。
1.2.9主要建设条件
1.2.9.1建设地点位置现状
******县位于******省南部黑龙港流域,******市东部。全境位于地处古黄河、漳河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微倾斜,海拔29-35米。东与威县交界,南与邯郸地区邱县接壤,西与平乡、巨鹿两县相连,北与南宫市毗邻。境域南北长50.9公里,东西宽17.3公里,总面积513平方千米。辖1镇7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8万人,社会总劳动力14.23万人。县政府驻地******镇,位于县境中部,北至首都北京400公里,西北至省会石家庄120公里,西距******52公里。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省******市******县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可利用面积广阔,并且周边没有污染严重的企业,空气清新,水源清洁,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1.2.9.2 交通条件
本项目位于************经济开发区******东侧。该地块东靠******、南临新******路,并通过这些道路沟通******市区主要道路和京广铁路******及邯黄铁路等其他火车站、******高速公路、国道107线等交通大动脉。************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东临106国道和大广高速,南临******高速,西临邯黄铁路,区内建设道路21公里,已形成“五纵六横”路网框架,项目四周路网格局基本合理,供、排、照等配套设施健全,路况良好。项目地点距******市区南部交通干线******高速******入口路约6公里,距******高速公路******市与南和出入口约40公里,距邯黄铁路******火车站约5公里。
1.2.9.3供电条件
************经济开发区电力资源丰富,现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充足,能保证开发区全天候电力供应,本项目利用开发区110/35KV变电站供电。目前,项目单位从******附近10千伏变电站引入厂区变电站,本项目所需电力可在厂区直接接入。采取高压输电线路以地埋式敷设到项目区内,经变压器变压后,将高压电源变为380/220V的低压电源,以三相五线制供给项目区,配电系统为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配电方式,电源由建筑物端部暗敷设入室内,配置SCB10-1600/10KV节能型电力变压器3台、SCB10-500/10KV节能型电力变压器1台,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1.2.9.4给排水条件
******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有老漳河、西沙河两条天然河流,34条灌渠和77条支渠,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达4.5万立方米。本项目用水水源由******县供水公司提供,从************经济开发区市政供水管网接入项目区,水质水量可满足项目需求。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经济开发区市政排水管网,生产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经济开发区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做最终处理,雨水经收集后直接排入************经济开发区市政雨水管网。
1.2.9.5天然气供应条件
本项目用热主要为职工做饭,本项目用天然气拟由******天然气公司******分公司的******的燃气管道接入厂区,******市燃气公司2012年6月已将******、威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全线贯通,******压缩天然气释放站于2012年7月5日通过评审验收,7月19日正式投入试运行,设计能力每小时1000立方。************经济开发区现已有完善的供气基础设施,本项目天然气接自经济开发区天然气主管道,天然气供应有保障。
项目冬季采暖采用中央空调,可满足项目需求。
1.2.9.6 施工条件
本项目区周围无居民区,地面没有附着物,附近路网发达,
148
夏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9%
室外风速: 冬季 1.9m/s
夏季 2.0m/s
主导风向: 冬季 NE
夏季 SE
大气压力 冬季 1017.4hpa
夏季 995.8pa
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 105天
最大冻土深度 60cm
1.2.9.8地形地质条件
场地地形地貌:
******县位于******省南部黑龙港流域,******市东部,坐标范围:
纬度值范围Y(从大到小):37.298-36.853
经度值范围X(从大到小):115.283-115.1
全境位于地处古黄河、漳河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微倾斜,海拔29-35米。
项目区地下水:
水质较好,对各种砼均无侵蚀性。
1.2.9.9地震情况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09号)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A.0.2******省中第三条第二组规定,******县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1.2.9.10周边环境。本项目位于************经济开发区,四周为工业区,厂址周围公路纵横、交通十分方便。
1.2.9.11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该项目主要原材料带钢卷、焊丝、焊剂,所需的原材料可在国内采购,所需原材料仍由公司现有供货渠道购买,原材料供应有保障。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地势平坦开阔,水源、水质供应良好,供电可靠,交通便利,符合本项目的建设条件。
1.3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3.1项目提出的背景
1.3.1.1行业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钢管在钢材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管材生产基本上分两大类,一为无缝管, 主要以轧制,挤压和拉拨方式生产。另一类为焊管,主要以高频焊接方式生产。和无缝管相比较,焊管生产具有连续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加之其原料带材生产的迅速发展,焊管在整个管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焊管产量已占到钢管总产量的75%,随着电焊管焊缝质量和无损探伤可靠性的提高, 焊管的用途日益扩大,可以在越来越多的部门和用途上代替无缝钢管, 焊管的增长速度高于无缝管,这是发展的总趋势。******市是我国钢铁生产大户之一,钢铁资源丰富。延伸产品链,调整不合理的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为创办焊管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基础。
焊管主要用于公路、机动车制造、桥梁、围墙护栏、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闭式暖气片、灯箱、桌椅、自行车部件、房屋装修以及国外一些房屋框架等。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以及国内住房改革的进一步加快,使焊管的需求量迅速增大,建筑装修业的规范化也为焊管生产提货供了契机,目前,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经有关部门对市场的调查分析,仅就************经济开发区******衡橡管业有限公司,年需钢管近2万吨,去年客户从本地采购钢管量不断增加,而本地的产量增加缓慢,缺口增大。本项目在此背景下提出,有其必然性。
我国的焊管行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国家历来重视该领域的发展,相关引导和鼓励性政策频频发布,为行业发展注入政策动力。
1.3.1.2政策背景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以及******省的钢铁行业发展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鼓励不增加冶炼能力的钢铁行业终端产品的加工。
在2009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四部委会同颁布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2009年版)》中,指出将发展行业技术。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焊管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点产品之一,是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产品,其技术水平也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程度的综合体现。我国焊管行业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装备制造等工业的支柱行业,项目的建设对于助推当地钢管工行业发展,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园区中其他企业提供原料,拉长园区的产业链,更好的落实资源消耗减量化要求,更好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发展好园区的循环经济起到积极作用。焊管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增加当地用工数量,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2.1 市场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和焊管发展的概况,产量变化见下表。
2006年—2010年6月中国钢管、焊管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1月—6月
钢管
3661
4224
4416
5281
2789.8
其中
焊管
2121
2361
2398
3102
1593.8
占钢管比例(%)
57.9
55.9
54.3
58.73
57.13
钢管表观消费量
3170
3443
3532
4773
2503.37
其中
焊管
1812
1922
2068
2877
1471.13
钢管自给率(%)
115.49
122.69
125.03
109.6
110.2
其中
焊管(%)
117.06
122.84
115.96
107.2
107.7
钢管市场占有率(%)
96.94
97.77
96.92
98.8
99.18
其中
焊管(%)
98.4
98.76
97.56
99.2
99.99
进出口量变化见下表
中国钢管、焊管进出口量变化表(2006—2010.6) 单位:万吨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1月—6月
其中
焊管
337
463
380
253
133
无缝钢管
251
395
609.5
317
176.91
钢管进口量
97
77
108.82
62
23.48
其中
焊管
28
24
50.4
27
10.88
无缝钢管
69
53
58.42
35
12.6
钢管净出量
491
781
883.7
508
286.43
其中
焊管
309
439
330
226
122.67
无缝钢管
182
342
553.7
282
163.76
从表1可见,我国“十一五”期间,5年来钢管实际产量创新高,达到20371.8x104t,。“十一五”期间,我过焊管发展特点如下:
(1)产量呈高速增长态势:2009年比2006年钢管增长率为44.25%,焊管增长率为46.25%;2010年上半年钢管产量比上年同期产量(2384.6 x104)增长16.99%,焊管产量比上年同期产量(1351.8 x104)增长17.9%。但是,我国焊管从2000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态势在2007年出现了重要的转折,从表1可见,与2006年相比,焊管产量同比增长11.3%,低于近7年的平均增长幅度,增幅环比降低10.1%。2008年焊管产量增速回落,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焊管产量同比增幅几乎为零,出口也呈负增长,见表2.2009年由于采取经济刺激措施,焊管产量上升,同比增幅达29.35%,但由于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出口仍然下降,负增长33.42%。
从焊管出口量的变化,最高年份为2007年463x104t,占焊管产量19.6%,对外依存度还是适中类型,详见表3。无缝钢管对外依存度最高为30%,偏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管、无缝管和焊管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单位:万吨)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1月—6月
钢管
产量
3661
4224
4416
5281
2789
出口量
588
858
989
570
309
出口量所占比例(%)
16
20
22
10
11
无缝钢管
产量
1540
1863
2018
2179
1194
出口量
251
395
609
317
176
出口量所占比例(%)
16
21
30
14.5
14.7
焊管
产量
2121
2361
2398
3102
1593
出口量
337
463
380
253
133
出口量所占比例(%)
15.8
19.6
15.8
8.1
8.3
(2)存量产能过剩和增量高水平设备重复建设同时并存
由于产量高速增长主要是受投资及出口拉动的结果,生产方式仍然是粗放型,因此,存量产能过剩和高水平设备重复建设同时并存。从表3也可以看到,焊管产量呈增长趋势,而出口量下降趋势,这也是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焊管产能目前约4000x104,产能过剩约800x104t。近年来新增产能约200x104t,这其中也包括因产品升级换代而增加的产能。
(3)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有长足的进步;企业集中度在开始提高。这五年来,除了产量快速上升外,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4) 高频直缝焊管(HFW)在产品开发方向跃上了新台阶。宝鸡钢管公司开发出亚洲第一条也是世界第三条连续油管生产线,产品为CT80长7600m,已经通过鉴定,目前已签订了10多万米的用户订单。该机组的产品范围Φ25.4—Φ88.9mm ,壁厚范围1.91—6.35mm ,HFW连续油管制造、服役的成功,为中国高频焊管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上海宝钢钢管HF
W610机组、中海油金州石油钢管HFW630机组、渤海石油扬州HFW508机组、宝鸡钢管HFW406机组、无锡法斯特HFW406机组、江苏嘉宝钢管HFW355机组、渤海石油装备大港钢管HFW219机组、张家口海特钢管公司HFW120机组等分别开发出Φ508—Φ114mm N80级石油套管,尤其是宝钢钢管HFW610机组还开发出P110级套管和海洋用管以及X70级陆上输气管线管。企业生产经营上了一个新台阶,例如宝鸡石油钢管公司2009年管线管(包括石油套管)产量达到100x104t以上,2010年市场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尽管如此,2010年努力拓宽市场,管线管产量仍然达到100x104t以上。宝钢钢管HFW610机组自2005年下半年投产至今,已超过100x104t产量,UOE机组自2007年投产以来至今已达到80x104t产量。达到年产100x104t以上以上的企业还有天津友发钢管公司等。
焊管装备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螺旋焊管引进了预精焊技术装备,推广后摆式工艺布置,强化成型设备;HFW焊管引进日本F.F.X成型,美国TBS等排辊成型设备;HFW焊管还引进了张减机技术设备;直缝埋弧焊管引进了现代UOE、JCOE技术设备,等等。企业管理在提高集中度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中石油物装总公司促成了宝鸡钢管公司牵头与四川资阳钢管、辽宁辽阳钢管、上海宝世威钢管、秦皇岛宝世顺钢管公司等重组,******青县第一机械厂钢管厂、巨龙钢管公司与天津大港油田钢管公司等重组,为焊管企业联合重组树立了一个榜样。企业管理在内部运作上宝钢实行“板管一体化”模式,以及UOE生产电子信息化管理,对钢管行业起了示范作用。焊管企业与板带厂联合开发,生产出合金成本较低的无钼或低钼的 X70—X80级热轧板卷,既提高了板卷质量,又降低成本。
2006-2011年,我国焊接钢管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势头。2010年,焊接钢管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456.63亿元;2011年前6个月,行业总产值累计达到838.12亿元。、
2006-2011年6月中国焊接钢管行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2.2市场分析
总结“十一五”期间焊管业的发展概况,“快”已不是问题,“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产量上大体保持“十一五”的水平。因此,中国焊管在“十二五”期间应当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为主旋律,以低碳经济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灵魂,推动中国焊管可持续发展。
有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有三点: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增长转变需求拉动增长;二是增长方式转变,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三是经济发展目标由注重GDP转换到民生、就业等问题上。这是从宏观来说的,具体到焊管业来看,“需求拉动”就是下游用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目前我们之所以产能过剩,还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没有把脉住。焊管业同“民生”息息相关:住房、建筑、城市燃气、公交(汽车等)。城市(镇)化是我国需求的主要来源,城市(镇)化将在今后30年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
调结构究竟“调”什么?对国家来说,是指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和重点。对焊管业来说,首先要调整发展速度,发展速度不能太快,增量要适度增长,才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最佳环境。由于目前国家关于板带出口取消退税的新政,一些大型板带企业有新上焊管机组的投资冲动,也在新疆有建焊管企业的投资冲动。如果新一轮建设的机组还是照旧套路,产能过剩必将进一步加剧。其次是资产结构调整,焊管企业有1—2千家,国有资产是重点大中型企业的主体;民营资本则主要为中小企业,资产结构有待优化,国有资产的大中型企业由于行政力量的推动,比较易于兼并重组;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则由于体制不同,难于重组。三是产品结构调整。普通产品(低端产品)占多数,在三种管型中(SAWL、SAWH和HFW)都有普通产品,例如:水煤气用的镀锌焊管;管线管中属于GB/T 9711.1标准的产品;结构管中属于钢级Q235和Q345的产品;一些技术条件要求不高的产品,例如公路铁路的护栏板、打桩管、钢板桩、自行车用焊管、低压流体管,等等。权威经济学家指出:“低端产业”对我们仍是宝贵的产业。
因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目前虽然GDP总量居世界第二,按人均GDP在国际上排名104位,民生和城市(镇)化仍然需要大量的焊管低端产品;当然,目前,低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不宜重复建设,此其一;同时,要注意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重视环境保护,例如镀锌焊管,此其二;产品虽然低端,也有技术革新的潜力,着力提高生产率、成材率,此其三。要大力普及中档次焊管产品,目前中国焊管产量占钢管总量中的比例长期在55%—60%左右波动,而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占70—85%,韩国几乎占100%,这是因为他们在中档产品中大量用焊管替代了一部分无缝钢管,例如中低压锅炉管;P110、N80—Q、K55等油套管和机械结构管,等等。这为我国HFW焊管的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市场市场空间。在管线管中,HFW焊管能按GB/T9711.2标准稳定、高效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过去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这一部分空白点不少。关于发展高档产品,这是对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而言,尤其是领军企业,这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对SAW焊管,发展高钢级(≥X90)、大壁厚(≥30mm)管线管,开发抗大变形、抗HIC致裂焊管、海底管线管;开发大直径(≥Φ700mm)、大壁厚(≥40mm)高压锅炉管,等等;对HFW焊管,管线管中开发抗HIC焊管;开发海洋管;石油专用管,开发高压井、深井用油套管;开发膨胀套管,等等。
2009年以来我国焊管设备水平有了大的提升。高水平的螺旋焊管装备产能超过250x104t,直缝埋弧焊管产能超过200x104t,HFW焊管大直径输送管产能500x104t和大截面方矩形结构钢管产能200x104t。但世界一流的装备水平并不一定能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其瓶颈在于操控水平与装备水平不匹配,以HFW610机组系列为例,目前能发挥本机组性能和产能的基本上只有宝钢HFW610机组。关于焊管设备工艺流程,相当多的生产线,或是精整区不够配套,或者设备性能不到位,例如JCOE机组有的成型力或扩径力偏小,等等。至于螺旋焊管机组,多数设备的配置缺预精焊工序,主体设备强度、刚度偏低,前摆式布置较多。因此,设备结构调整由本企业产品市场定位来决定,相应操作水平要跟上。焊管实物水平要比标准高很多,才有竞争力。HFW355机组以下一般装备水平不很高,2006年中石油系统在大港油田引进日本F.F.X成型的Φ244.5机组,2010年在西安建设了Φ60.3—Φ177.3,壁厚4.83—13.72mm,钢级N80、P110以上中高端石油专用管年产30万吨生产线,首期投资12.45亿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小型HFW机组的建设作了示范效应,也是对石油专用管产品扩大焊管份额作出了结构调整的推广效应。
我国目前的焊管创新,是以产品为主体,而产品创新又是以钢级(强度和韧性)为先导。要适应用户新的、更高的质量要求,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低重量、高强度。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采用X80级、管径Φ1219mm ,壁厚分别为 18.4mm (SAWH), 22mm , 26.4mm , 33mm (SAWL),比原方案(X70,Φ1422mm ,壁厚24.5mm , 29.4mm , 36.7mm )重量降低34x104t。汽车、火车、轮船均要求钢管减轻重量,都要求用强度较高的焊管取代一部分无缝钢管。钢结构具有节能(为钢筋混凝土的1/5),要求焊管具有高承载、耐冲击、抗震、防腐等优点,被称为“21世界建筑文明和建筑生产力的表现”。套管扩径是创意,膨胀套管管就是创造。高抗挤是创意,高抗挤套管就是创造。要技术创新,先要有创意,然后才有创造。怎么样才能产生创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例如,HFW600机组采用“卷取卷”工艺,这就是创意;取消活套,就是创造。日、韩两国早就用了这种工艺,但我国HFW600机组对此尚心存疑虑,不敢采用。可见技术创新,首先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束缚。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在缓慢复苏,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9月6日,美国公布新一轮1000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如何观察未来的经济趋势?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对此做过精辟的分析,经济增长有一定周期性,这是由固定资产更新的周期性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可以平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但无法靠持续的扩张来消灭或跨越周期性调整。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前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逐步退出,经济发展速度会回落到可持续的增长水平。
城镇化是现阶段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高成本”(地价和房价过快上涨)是我国中长期城镇化的重要阻力,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因此,进一步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和力度会持续下去。
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对象国,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9.6%,但是遭到的反倾销的案例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例占全球的75%;遭遇到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由此,作为焊管业来看,仍然要重视外贸。一方面要平稳可持续增长;但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产品趋同化,产品趋同化的原因在于技术趋同化。目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薄弱和中端产能不足”是焊管产能现阶段的主要特征。2010年上半年我国焊管产品进口中,<Ф406.4mm的普焊管进口量达到5.67万吨,同比增长59.7%,占焊管进口量52.11%。有专家对此难以理解,其实,这些“普管“是中档产品,因为我国税号比较笼统,无法细分,统统归入“普管”系列中。
举例来说,目前国际造船要求船舶自重轻量化,韩国通通用焊管取代船用无缝钢管。可是,我国没有船用焊管标准,只得进口船用焊管,这类产品也只能归入到“普管”中去。我国钢管标准的制定跟不上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钢管标准的制定国外是行业(学会)主管,目前我国的某些方面的行政体制改革尚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待于同步进行。
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还是调整结构,着力点是技术创新,而且是核心技术创新。这一点是“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焊管业的战略方向。作为焊管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它的目标是:促进低碳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要素消耗向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和劳动力素质素质提高转变;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需求导向和利益驱动;完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课题设计是:坚持近期与长期相结合;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均兼顾,以产顶进和自主创新同并举。
企业要以市场为圆心,技术为半径确定自身的产品定位空间,以内需为主,积极经营外贸市场。低碳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焊管业的市场空间。焊管业在“十二五”期的发展方向是: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为主旋律,以适应低碳经济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灵魂,推动中国焊管平稳、可持续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我国焊接钢管产量达到3237万吨,比2009年增长4.3%;2011年上半年,我国焊接钢管产量累计达到1802.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1%。
图表 1:2006-2011年6月中国焊接钢管产量 单位:万吨
2011年,我国焊管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全年焊管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达到4048.7万吨,比2010年同期增长27.5%,焊管月产量和全年总产量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了 “十二五” 时期良好开局。
2012年焊接钢管产量4582.32万t,同比增长13.18%,与去年同期增速12.31%相比,增速上升0.87个百分点。
2.3市场预测
2013年直缝焊管市场行情解析:
高端直缝焊管需求正处于初步阶段,是政策红利对象。直缝焊管产业、尤其是高端特殊钢已经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之中,政策驱动作用将为直缝焊管市场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对高端特殊钢需求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13-2017年直缝焊管行业投资风险及前景咨询分析报告》显示:直缝焊管普遍应用于自来水工程、石化工业、水电站、电力工业、农业灌溉及乡村建立等范畴。作液体保送用:给水、排水;作气体保送用:煤气、蒸汽、液化石油气。从国内直缝焊管产能来看,自2012年一月份起,直缝焊管产量一直处于高位。一季度,全国直缝焊管产量12744万吨,同比增长1.4%;钢材产量14473万吨,增长2.8%。自4月份起,在国内直缝焊管连连回落的情况下,各大螺旋钢管厂纷纷放出减产或检修的消息,但产量同比2011年仍在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4月份直缝焊管产量为5291.5万吨,同比增长2.6%。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螺旋管厂减产、限产政策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减产效果并不明显。
受国际经济风暴影响,国外直缝焊管需求仍然不畅,并且由于我国直缝焊管价格偏高,使其在国际上竞争力减弱,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直缝焊管出口量。据海关最新统计:4月份出口螺旋钢管141万吨,较3月份下降26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70.5%;1-4月累计出口655万吨,同比下降59.5%。五月上旬,日均全国统调用电量降幅扩大约为4.3%。此前,4月份上中下旬用电量降幅分别为3.6%、4.3%和3.6%。由于在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国内总用电量的75%左右,用电量的减少可以说明我国经济仍未完全恢复,直缝焊管需求量仍没有想象中的好。
国内管材高频焊管市场经历了高开低走,震荡下跌的行情走势。无缝管累积跌幅达到了650元/吨,焊管跌幅也达到了500元/吨。
首先,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钢市下游行业发展缓慢,终端需求十分有限。其次,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人民币汇率波动,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钢管出口量环比下滑严重。再次,钢厂产能不断扩张,整个市场供过于求现象较为严重。展望2013年,钢管市场行情虽然难言乐观,但由于下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钢管市场将迎来较大市场的机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分析。
2.3.1基础建设工作逐步开展
2012年9月5日至今,国家发改委已累积投资逾4万个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据业内人士分析,2013年初这些项目将集中陆续上马,届时公路建设、轨道交通、水利、市政类项目等方面的钢管用量将十分可观。
按照国家规划,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新增油气管道里程将是“十一五”期间的近两倍,累计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公里数的年平均增速达4%以上,对应输送管道年需求增速拉动在10%以上。
11月8日-14日召开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中西部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目前总长度为7378公里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工程所用的钢材消耗量最大的就是钢管。同时,在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的建设中,全长526.6公里的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已于今年9月份开工,D线预计也将于明年开工。此外,我国省级区域性管网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骨干管网间的联络线建设也将加快,推动全国性油气管网进一步建成。
从未来需求看,管道市场将迎来页岩气规划的利好的出台,未来需求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2.3.2制造业平稳发展
从制造业运行情况看,受一些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或效应的减弱,以及外需不振的影响,今年以来大多数行业生产增速同比都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二季度以来也表现出缓中趋稳的积极迹象,三、四季度的制造业仍然处于缓慢上升的格局,可见2013年,家电、汽车等方面的高端管材需求将进一步获得释放。
总体来看,钢管企业要牢牢把握房地产、基础建设、制造业这三大方面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加强管理和降本增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