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网络技术实验.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820914 上传时间:2025-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网络技术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网络技术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 最简网络互连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2、掌握路由器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 3、查看路由器系统和配置信息,掌握当前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二、实验内容 1、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 2、修改“网络实验”网卡的IP地址; 3、给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 三、实验所用仪表及设备 R1762路由器(1台)、主机(2台)、直连线(2条),拓扑如下: 四、实验步骤 1、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熟悉 在进行下面的实验之前首先预习《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熟悉基本配置命令。 必须掌握的命令: l 模式切换命令; l Show命令:show ip route, show interface, show running-config, show ip interface brief等; l IP地址配置命令:ip address; l Ping命令; l No命令。 注意:在进行下面实验之前使用no命令清除所有已存在的配置。 2、线缆连接 两个人一组,选择1台路由器,2台PC机,在配线架上找到两台PC机所对应的接口和路由器对应的接口,使用直连双绞线将两台PC机的接口和路由器的接口分别进行连接。详细记录实验拓扑结构。 3、配置路由器IP地址 配置路由器的f1/0以太网口地址为172.16.1.1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的f1/1以太网口地址为10.0.0.1 255.0.0.0; R1762> enable R1762#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端口命名及状态 R1762#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1762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切换到端口模式 R1762 (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给端口地址 R1762(config-if)# no shutdown 开启端口(默认关闭) R1762(config-if)#exit 退回一级 R1762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 R1762(config-if)# ip address 10.0.0.1 255.0.0.0 R1762(config-if)# no shutdown 4、PC机IP地址配置 右键点击PC机上“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找到“网络实验”,右键点击“属性”,选择“TCP/IP”,可配置IP地址和相应掩码。 配置PC1的“网络实验”接口地址为172.16.1.2/24,网关接口为172.16.1.1; 配置PC2的“网络实验”接口地址为10.0.0.2/8,网关接口为10.0.0.1; 记录配置是否成功和提示信息; 在PC机的命令行状态下执行ipconfig /all命令查看配置是否生效,记录本机的“网络实验”网卡的MAC地址、IP地址、掩码、网关等信息。如: MAC:00-21-97-29-43-18 IP:172.16.1.2 掩码:255.255.0.0 网关:172.16.1.1 DNS服务器:192.168.1.1 5、查看实验结果 1、在PC1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 10.0.0.2 成功,结果如下: 2、在PC2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 172.16.1.2 成功,结果如下: 6、修改(第三步)路由器的端口地址,重复后面的过程 路由器的f1/1以太网口地址修改为172.16.1.3 255.255.255.0; 并将PC2的“网络实验”接口地址修改为172.16.1.4/24,网关接口为172.16.1.3; 配置是否成功?分析原因 答:配置不成功。显示:Primary IP address conflict with “FastEthernet 0/1”. 原因:配置不成功,可能是因为此次设置与第一次成功设置后产生了冲突。 7、查看路由表 在路由器上的“router#”模式(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 在PC机命令行模式下用“route print”命令显示PC机的路由表。 8、点击桌面上的“wireshark”,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 →“option”,在interface下拉菜单中,选中“网络实验”这块网卡,相应的IP地址会显示出来,在过滤器Capture Filter栏输入arp or icmp,表明只抓取ARP和ICMP数据。点击“start”,开始抓包,在PC机的dos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ing+对方IP),观察抓到的包,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 →“stop”停止抓包。 分析抓到的一组ARP数据包,即请求(request)和应答(reply)包,记录数据链路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分析一组ICMP数据包,请求(request)和应答(reply),记录数据链路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IP协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如果抓取的只有ICMP的包,而没有ARP数据包,在命令行下输入arp -d 命令,再执行开始抓包,在命令行下输入(ping+对方IP),就会抓到两种类型的包,在实验报告中分析一下原因。 五、思考题 1.为什么在配线架上就可以使PC机和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物理连接,配线架的原理是怎样的? 答:配线架在这里面是作为PC机和路由器进行物理连接的媒介,直接用PC机连接路由器也是可以的,多台PC机的话,应用交换机来实现。如果是在实验室的话,要考虑到线的拔插问题,很容易把路由器或交换机的原插口弄坏,所以多给了个配线架。 2.在第六步中,路由器配置是否成功,有何提示信息? 答:不成功,显示Primary IP address conflict with “FastEthernet 0/1”. 3.在第五步中,ping命令执行是否成功,为什么? 答:Ping命令执行成功,两台PC机的网关接口分别设置为对方的IP地址。而且在第五步操作的截图中可以看到“lost=0”,因此PC1送出的数据都被PC2接受,因此Ping成功。 4.如果不配置PC机的网关,执行ping命令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如果不配置PC机的网关,运行ping命令,两台主机无法通过网络互联。显示time out交换机无法识别PC机的IP,导致无法连接,出现连接请求超时。 六、实验报告 1、分组及实验任务列出组长、组内成员和本人的配置任务。 2、实验环境 记录本小组实验设备连接方式, K051—(f1/0)路由器(f1/1)—K055。 3.实验过程 1.按实验步骤记录所有的配置,记录本机“网络实验”网卡的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port number(如有);配置的协议;失败的情况。 MAC: 00-21-97-29-3D-4B IP: 10.0.0.2 Subnet Mask:255.0.0.0 Default Gateway:10.0.0.1 协议:(TCP/IP) 失败情况:无 2、在第八步中截图,截图中显示172.16.1.X或10.0.0.X地址,ICMP和ARP两种类型的包。 5、实验总结 列出实验中未解决的问题,或观察到的异常现象,以及所学习到的知识、意见和建议等。 在本实验中,我学会了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PC机的IP地址,实现了数据抓包,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用以实践,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都通过自己实践一一解决,感觉非常高兴。总之,该实验让我收获很多。 建议:实验室多配备几个老师,方便详细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