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5.北京欢迎你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有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 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理解文章陈述的内容,体会陈述词为申奥成功所表达出的情真意切和为北京而骄傲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感受爱国情怀。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 学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引言激趣、导入新课:
谁知道,2008年我国有一件什么特大的喜事?它是多少界奥运会?我国得少了多少金牌?对于奥运会知识,谁知道得最多?可是,在申奥的旅途中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今天,我们学习奥运大使杨澜在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北京奥运会中的演讲稿。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
(3)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本文通过记叙本文通过对祖国的体育传统、北京城的特点、友善的北京人,以及文化计划的介绍,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国人民对申奥的期盼与渴望;表达了北京人民正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个来北京的外国友人的热情;表达了中国人民、作为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查自学生字(听写生字)和读书。
三、再读课,理清文章的脉络: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4自然段)以南宋的“蹴鞠”游戏来说明中国拥有自己的体育传统。
第三部分:(5自然段)介绍北京是历史文化的城市,以及北京人的友善。
第四部分:(6——10自然段)讲北京的教育、文化计划和全国弘扬奥运的精神。
第五部分:(11——12自然段)总结全文。
四、作业:1.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 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 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精读课文,感悟情感。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最理想的城市?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一段讲什么?
2.读第九自然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什么叫“神奇”?课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的神奇?(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历史根源)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陈述这一方面的内容的?
(1)历史文化古城:
传统体育—蹴鞠,
有著名的名胜古迹—紫禁城等
提问:这一段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2)现代化的大都市:餐饮、购物方便等
思考:什么叫:“恭候”,说明什么?
(3)北京人友善、喜爱体育运动,开展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思考:“教育”和“交流”指什么?什么是“奥运精神”?
(4)整体感知开幕式和闭幕式及火炬接力与众不同。
(5)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部分,重点体会第七自然段“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说一说“新的局面”、“新的高度”各有什么含义?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朗读,说一说你还能展示北京的哪些优势?
二、总结:文章只是阐述了北京举办奥运会所具备的条件的一部分,大家接着展示北京的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啊,北京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城市,北京人从古自今热爱体育运动,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是最理想的奥运会举办地,北京申奥的成功,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总结课文陈述了几方面的内容。)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时,作为东道主,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了什么呢?
1.学生互相交流。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爱国情怀。
3.简单了解应用文格式
四、奥运小知识
1.(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
3.用你手中的妙笔画一个你喜欢的福娃。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